傣族居住建筑、环境艺术传播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傣族居住建筑、环境艺术传播探析

赵燕梅

赵燕梅保山学院

【摘要】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艺术传播的理解,并通过傣族居住传播出来的信息,分析其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艺术传播介质居住建筑居住环境象征和谐

【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6-0180-02

一艺术传播与“介质”

我们今天欣赏一件艺术作品,往往能感受到隐藏在作品中的创作者的个性信息。如欣赏杨丽萍的孔雀舞时,能感受到她对家乡的热爱,对舞蹈的痴迷,这是因为艺术传播的信息是一种特殊信息,其特殊性就在于这种信息的制造(创作)过程中必然要投入制造者(艺术家)的个性因素。人类对信息的获取是借助于某种媒介进行的,传播需要有一定的媒介,因为媒介往往决定了传播的形式。“传播媒介”是实现信息传递的中介,即“介质”,指一定的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信息是不会自己流动的,总是需要借助于“介质”去实现信息的“流动”,所以,介质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失去了一定的载体与中介,人类的信息传递就无法实现,甚至连最基本的思想沟通也是不可能的。而人类的文化得以产生、延续与发展,正是在对于传播介质的开发、使用与控制过程中实现的。这无疑为我们确立了一个新的认识与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

民族文化传播学中对传播介质的研究,是中国特色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的祖先与其他民族相比,具有更强的信息传播意识,创造出了一些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媒介。如在一种建筑形式中能看出当地的地域个性信息,像山西的很多民居,屋顶只有斜斜的一面,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山西雨水少,希望把雨水聚到院内再加以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晋商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聚财,不要让财散掉。

二傣族居住建筑、环境与民族文化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生成发展的。从空间的或地理的背景来看,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文化作为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深深地打上了不同自然环境的烙印,这便构成了各民族文化的地域、生态环境的特色。傣族古老的居住建筑、环境,从传播学的角度进行审视,本身就具有特殊的介质意义。傣族居住建筑和居住环境作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暗示,让人们通过这个信息源,对傣族有了更多的了解。它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居住地,也是一种精神结构,是傣族人心理、历史、文化等无形观念的有形表达。

1.居住建筑:傣族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纲领是“天人合一”,包含人与自然协调、人与天协调、天人共荣,因此人与自然是永恒的主题,居住建筑要融汇到环境中而形成整体。傣族居住地一般在炎热的坝区,依山傍水自然成为首选之地,傣族被称为水的民族,自然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干栏式建筑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把建筑与天时、地利巧妙地融为一体。傣族住房以干栏式建筑为主,干栏式建筑为古代百越住宅的建筑,《云南志略》:“金齿白夷,风土下湿上热,多起竹楼,居临江”。古代又称“南越巢居”。傣族先民创造的干栏式竹木楼具有独特的人文生态景观,其建筑高约6米,上下两层,底层无墙体,上层的墙体用竹条编制,通风条件良好,在四面种上果木、菜蔬,在晒台种上佐料植物,既解决食用所需,又美化了家居环境和村寨环境,形成林在家中、家在林中的特色。

傣族信奉南上座部佛教(即小乘佛教),建筑以佛寺和佛塔的成就最高,也最有特色。传上座部佛教的寺庙称缅寺,几乎每座傣寨至少都有一座。根据宗教戒律,每个男子都必须在少年时出家一次,在寺中学习文化。缅寺里不但进行宗教活动,还举行庆典、选举领袖、调解纠纷,寺庙已超出了纯粹宗教的意义,人们对他怀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所以缅寺与汉地佛寺和藏传佛教喇嘛庙都不同,既没有前者那么严谨庄重,也不像后者那样雄伟粗犷,而是显得更加亲切近人。以西双版纳景真寺“八角亭”为例:

景真寺建于清初(1701年),在一座小台地上。基座用砖砌成,较高,亭身也是砖砌,在四个正面开门。屋顶极其特殊,由向八个方向呈放射状层层伸出的许多两坡悬山屋顶组成,从下而上由大至小叠落10层,形成由80座小屋顶组成的状若锦鳞的屋顶群,非常复杂,与基座、亭身的较为简洁形成强烈对比。屋顶总轮廓呈凹曲线,动感很强,最后聚敛于刹盘,再通过高高的刹杆向上延伸,得到充分渲染和强化。全亭色彩十分艳丽,基座和亭身刷土红色,饰以金色和银色图案,镶砌彩色玻璃。屋面为小平瓦,装饰着小金塔和密排的琉璃火焰。全亭娇小玲珑,珠光宝气,在阳光照射下,宛如一朵初开的千瓣莲花,表现了傣族建筑匠师高度的造型才能和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居住环境:傣族和谐美满的民族性格的体现

傣族利用了气候资源的优势,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傣族居住的地方一般物产丰富,傣族人过着相对悠闲的生活。大青树下的载歌载舞,果园深处的情歌对唱,构成大自然中一幅欢乐、祥和、和谐的画面,这是傣族人民和谐美满的民族性格的真实写照。

俗话说:“傣族不上山,傈僳不下坝”,据传:远古时各族兄弟从江的源头汇聚在烈日炎炎的平坝上,兄弟几人分配居住的地方。傈僳族、德昂族、汉族弟兄说,从江源头来我们怕冷;傣族弟兄说,我们怕热离太阳远些好。最后,大家说,怕冷的上山,怕热的在坝子,怕冷的在山上离太阳近些,怕热的在坝子离太阳远、凉些,从而形成了傈僳族、德昂族、汉族居山上,傣族住平坝的格局。

傣族居住的村寨环境幽静,无论村寨大小,寨旁均有大河、小溪或湖沼鱼塘。寨内的房屋坐向排列整齐,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寨中道路宽而平坦,凡有佛寺的村寨,寺旁均有菩提树。住房四周均围着竹篱笆或木制篱笆,篱笆内种植果树、花木或薪炭林。竹楼下有一块空旷地,即院坝。走进傣家村寨,展现在眼前的是:椰树婆娑,槟榔挺拔,秀竹摆着纤细的腰肢,香蕉摇着巨大的绿叶....犹如迷人的热带山乡画,令人留连忘返。

傣族人民与河同在、与水相伴,与各族人民共享水的恩赐。傣族一代传一代有着护河爱水的传统习俗和美德。一是护河、修河,也就是现在的备耕事项之一,以河流区域划分,确定哪一天修河,寨老在寨边等着,按规定的每户人数到齐,大家就去修河(沟),如果哪家没有参加,待河(沟)修好后,就惩罚没有去的人家,杀他家一头火烧猪,大家吃掉,以示惩罚。二是河水(沟)、塘坝内不准丢脏物,如:非正常死亡动物不准丢入水中。三是不准砍沟、坝头的树木,以保持沟流水畅通;更不准在饮水源头大小便,否则水神会发怒,给人带来不幸。这些护河爱水的传统习惯和美德一直保留至今。

傣族的传统建筑及优美的环境呈现出独特的人文生态景观,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其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是傣族人民民族心理、性格的积淀,增强了傣族人民的凝聚力。保护傣族建筑风格和居住环境,就是保护傣族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曾耀农.艺术与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

[2]〔美〕詹姆斯·罗尔著.媒介、传播、文化(董洪川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

[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黄泽.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保山市少数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