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现实触摸生活的脉动——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1

走近现实触摸生活的脉动——对“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认识

李刚

李刚(淮安市楚州区马甸镇中心小学,江苏淮安223242)

一、创设情境,折射生活影子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自己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这里的现实既要包括一定的数学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充分调动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切手段,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和悬念,提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素材。

笔者在教学《统计图》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课前让学生统计本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将统计结果表现出来,结果学生用了多种表现手段,其中统计表居多。笔者在学生兴趣高昂的时候,鼓励学生:谁愿意为自己的统计表做个说明?老师也做了一个统计,和你们的统计表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回答格外精彩。

生1:我知道这是条形统计图。

师:知道的真多。

生2:我发现老师用红色直条表示男生,绿色直条表示女生。

师:观察的真仔细。

生3抢答:我发现直条的宽度都一样,同一个班表示男、女生人数的直条是靠在一起的,不同班级的直条之间有间隔。

师:越来越仔细了。

生4:我发现竖线上有6个等份,每一等份表示5人。

师:你确定每一等份表示5人吗?

生4:确定,因为我看到竖线上方注明了“单位:人”。

师:很自信,看来单位不能忽略。

生5:我觉得统计图比统计表好,它能让我一眼看出哪个班级男生多,哪个班级女生多。

……

简单的对话,带来了很多惊喜,虽然学生不知道水平射线表示横轴,垂直射线表示纵轴,但他们的回答是对条形统计图的一种直观描述,和条形统计图本身具有直观性是相吻合的。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轻松、愉快的感知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条形统计图离自己并不遥远。

创设情境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不但注重从学生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建构,而且又能提供机会让他们回到现实生活中解决部分问题。

二、跨越时空,再现生活情愫

社会发展对数学的需求范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深刻,对国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为学生提供生活和工作中所需的数学的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教师要跨越时空的限制把这些丰富的信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学习《百分数》前,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去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再以学生搜集的百分数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现实含义。学完《百分数》后,让学生对其中的一些实际状况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跨越时空并不意味着“张冠李戴”。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现实”更多地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与物;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现实”更多地意味着他们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看见、听说的事与物,一些与他们密切相关的事情。可有些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硬是“张冠李戴”,提供一些与学生年龄不符的学习素材。如在低年级的课堂上老师给学生谈一些很严肃的社会问题,似乎要催学生“早熟”,而在高年级的课堂上又见老师带着动物头饰,和学生做起“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似乎要留住学生的“童心”。这样是不能让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要真正再现生活情愫,就必须走出对数学理解的种种误区,还数学一个真实的面目,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认识数学、运用数学为自己和社会服务。

三、走出课堂,回归社会现实

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只重视智力因素对知识获得的影响,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作用的教育,让学生走出课堂,真正的做到乐学、会学,并能感受到“学能致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尽可能地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形,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并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学完《比例尺》后,让学生“设计校园平面图”、“设计自己家房屋的平面图”,和“比一比,谁是最棒的设计师”。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之中,提高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新课程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走近现实”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所需,社会所求,“触摸生活的脉动”让学生更具现实的情愫,让课堂更显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