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亨利到罗伯特看海明威之思想演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0-20
/ 2

从亨利到罗伯特看海明威之思想演变

赵琳1郭京英2沈莉1

(1、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2、临沂师范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人物塑造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所以比较海明威作品中人物形象能够看出作者思想演变的轨迹。从《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中主人公亨利和罗伯特的性格特点浅析海明威思想变化:从个人英雄主义到个人英雄主义同社会集体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人物;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演变;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1概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艺术追求彰显出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成为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是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从作品中主人公亨利和罗伯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海明威的影子,所以研读亨利和罗伯特我们能发现海明威的思想演变轨迹。

2突现个人主义的亨利

亨利是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正在意大利学习的美国人弗雷德里克·亨利志愿加入意大利军队当救护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亨利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利相爱。前线奥军在德军的配合下发起猛烈进攻,意军连连失利,最后全线溃逃。亨利发现意大利宪兵正逐个审问逃跑的军官,并将他们一一处死。目睹宪兵毫无理智地杀人,亨利一头扎入河中,死里逃生。上岸后亨利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了凯瑟琳。劫后重逢,两人倍加恩爱。从此他们似乎远离了战争的硝烟。可是一天深夜,酒吧招待告诉他宪兵第二天一早就要来捉他。在招待的帮助下亨利和凯瑟琳连夜逃往中立国瑞士,并在小城蒙特勒安顿下来。他们终于可以置身战争之外,享受和平美好的生活了。然而凯瑟琳在生孩子时大出血死亡,孩子也胎死腹中。亨利万念俱灰地“离开医院,冒雨走回旅馆”。亨利往何处去?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一点即他与战争永远告别了。但其余的一切都是模糊不清。[1]他成了一个失去过去,没有现在,看不到未来的人。整个世界都失去意义,他陷入无边的迷惘中。

小说在虚无与幻灭的气氛中结束,强烈暗示作品的基本思想,即战争就是死亡,一旦卷入战争即使是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和平生活也不能幸免。深刻揭露战争毁灭生命、摧残人性的本质。亨利的逃避战争是求生的本能,他把爱情视作联系生活的唯一纽带,凯瑟琳一死,纽带断了,他的精神世界也就彻底崩溃了。这正是个人主义人生哲学的悲剧,也是海明威早期世界观的悲剧和“迷惘的一代”的悲剧。[2]

3博爱、忠诚、坚毅的罗伯特·乔丹

罗伯特·乔丹是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主人公。罗伯特也是一位美国青年,原为蒙大拿州米苏拉大学西班牙语助教,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毅然辞去教职,投身到西班牙反法西斯阵营中。1937年5月的一天,他奉命前往瓜达腊马山区配合一个游击队执行炸桥任务,以阻止法西斯军队增援。在游击队驻地他爱上了西班牙姑娘玛丽娅。在准备炸桥的前夕,乔丹发现自己带的炸药和雷管被胆小怕死的游击队长巴布罗偷走丢掉,因为后者担心一旦炸了桥,游击队的行踪就会暴露,他们也就无法再此安身。乔丹只好设法用手榴弹来代替炸药。乔丹和队员消灭了守桥敌人,完成了炸桥任务。但在撤退途中,游击队受到了敌人的阻击,乔丹的坐骑被击中,跌倒时压断了他的腿。乔丹自知不能突围,便主动要求留下掩护战友。他要求玛丽娅好好地活在这个世上,因为她活着也就等于他活着。

罗伯特·乔丹已不再是“我厌倦了,我看透了”的迷惘者,而是一个有意志、有信念、有理想、有抱负的革命战士。他也追求爱情,但爱情已不是与战争对立的单纯个人幸福,因为乔丹知道他所从事的是一场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正义战争,他为人民而战。直至牺牲之前,他还在思索着这场斗争的意义:”我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已斗争了一年。我们如果在这里取得胜利,那么在其他地方也能胜利。世界是个美好的地方,值得为他而战斗,我多么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呀。“[3]《永别了武器》中的弗雷德里克·亨利中尉代表着传统价值和思想体系的幻灭,是一个失去信念,没有理想的悲剧人物,而乔丹则是一个具有坚强信念和崇高理想,并甘愿为之而献身的英雄。他的信念就是人民的自由意志:“我相信人民,相信他们完全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管理自己。”为了这一信念,乔丹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也正是为了这一信念,海明威远涉重洋,亲自拿起武器投身到西班牙反抗法西斯主义的内战中去。在书的扉页,海明威引用了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的一段话: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岛屿,能孑然孤立;每个人都应是那广阔大陆中的一小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会使我蒙受损失,因为我包孕与人类之中共成一体;因而无论何时你都不要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是为你而鸣。[4]正如邓所说,海明威笔下的英雄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将自己与全人类的事业融为一体,他认识到一国一地的解放和自由是与全世界、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密不可分的。人类共为一体,四海皆为兄弟,丧钟为任何人的死亡而鸣。海明威凭一颗博爱、忠诚、坚毅之心展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东西。“完成了人类至高精神的升华。”[5]

4海明威思想演变的历史根源

海明威从一次大战中模糊的、非直接的反战倾向发展到拥护反法西斯战争、自觉的参加这场战争,是他在生活的教育下思想认识提高的结果,体现在亨利和罗伯特身上就是从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演变到个人英雄主义同社会集体的紧密结合。假如说《永别了,武器》代表海明威第一个创作时期的思想,那么《丧钟为谁而鸣》就成了他第二个创作时期思想转变的产物,这个转变的契机就是西班牙内战。如果说海明威和他那一代人是在一战的阴影下成长起来的,那么他们的政治态度则是在西班牙战争的熔炉中铸成的。在当时的人看来,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是欧洲事务中即将爆发的自由和专制的冲突的预兆。海明威参加了这次战争,这一经历使他认识到了他所信仰的事业的意义,这是他许久以来一直寻觅的东西。亲身经历使海明威学到了许多东西,他不得不作出明确的选择:人类在面对法西斯进攻的时候,只有一条路—“战斗,为人类高尚的生存权利而战斗。”[6]

5结论

《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思想发展的高潮,是他人生观和艺术探索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是对英勇献身的共和主义者的讴歌,是歌颂民主,谴责法西斯主义的杰作;他以严肃的现实主义手法、凝练的叙事手段和激动人心的感情描绘为这场举世瞩目的战争留下了光辉的文学篇章,正如他自己在写完小说的最后一页时所发出的呻吟:“我写进书中的不是西班牙内战……写的是我18年来所了解的美好感情吧,那似真非真的犹如美丽的神话,但在浪漫气氛中又有一股使人坚信和受到鼓舞的力量,这正是对生活、幸福和爱的追求。”[7]

与其说海明威的作品是在揭露战争的恐怖,暗示人生的残酷,不如说是在激励活着的人们永不言败,坚守信念,在“下沉,下沉的世界里上升,上升”。为了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事业,牺牲个人生命和爱情,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极不平常,令人敬佩,显示了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海明威难能可贵的崇高精神境界。正如我国海明威研究学者杨仁敬先生所说:“海明威像莎士比亚一样,是属于世界的,他给读者精神上的影响是永恒的。”[8]

参考文献

[1]詹志和.海明威[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148.

[2]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80.

[3]程中瑞.丧钟为谁而鸣[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392.

[4]董衡巽.海明威画传[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167.

[5]杨仁敬.海明威在中国,2004:46.

[6]董蘅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286-289.

[7]董蘅巽.海明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73).

[8]杨仁敬,海明威在中国,200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