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张燕芬楼爱琴徐红莲

/ 2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张燕芬楼爱琴徐红莲

张燕芬楼爱琴徐红莲

张燕芬楼爱琴徐红莲(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1115)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7-0321-01

【关键词】下腔出血护理

自发性(即非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由于脑表面或实质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1]。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患者常因大量出血、再出血和并发血管痉挛而死亡,做好急性期护理对制止出血或减少复发、缓解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6年以来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8例,通过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心理疏导、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护理,患者未发生再次破裂出血,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6年12月~2010年10月共收治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经头部CT确诊,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52岁。住院期间给予患者甘露醇、速尿等脱水降颅压治疗,并给予具有抗纤溶作用的止血药物6-氨基己酸降低再出血率、静脉尼莫地平治疗[2]防治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2护理

2.1饮食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肠蠕动缓慢,食欲差,给予少食多餐,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蛋白质、清淡易消化食物并告知患者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韭菜、芹菜、香蕉),并保证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忌辛辣食物,每次饭后1~2h按摩腹部数分钟,可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消化,保持大便通畅。切忌用力排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通便药。切忌过于饱餐,增加腹内压造成颅内压增高。同时限制水的摄入量,每日入量在1500ml,以免加重脑水肿。神志清楚病人嘱进食时动作缓慢,床头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咳。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留置胃管。每日保持水电解质和热量的最低需要量。

2.2病情观察

2.2.1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记录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光反应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瞳孔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尤其对并发脑水肿患者,应每小时观察1次,注意其定向力是否正确,瞳孔是否等大,以便及时发现脑疝。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不易唤醒,两侧瞳孔不等大,应考虑到脑疝发生,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保持血压稳定,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避免血压忽高忽低、尽量减少搬动,治疗和护理相对集中,减少对病人的干扰。

2.2.2症状的观察严密观察头痛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采用放松技术及分散注意力等方法,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如发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并呈喷射状、脑膜刺激征明显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及时发现并控制抽搐发生,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躁动或谵妄时,立即寻找原因,并给予适当处理,如加用床档,给予约束带约束,或遵医嘱给药。

2.2.3药物观察由于尼莫地平具有较强的扩血管作用,可造成血压下降,一些患者可出现头痛症状,另外,尼莫地平为酒精溶剂,部分患者可有头晕、心慌等反应,甚至感觉难以耐受。因此在输液前向患者解释清楚上述副作用,以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紧张,输液过程中注意慢滴,如有条件应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并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及血压变化。

2.3心理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常有烦躁不安、精神兴奋等症状,作好心理护理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对患者耐心的解释,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减轻控制症状的方法,让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2.4功能锻炼需绝对卧床4~6周,减少头部搬动,置于头高脚低位,头部抬高15°~30°,以预防再出血的发生。每日协助患者作被动运动2次,手腕和足部置于关节功能位,避免形成关节僵直、畸形挛缩和肌肉萎缩。

2.5预防并发症

2.5.1防止肺部感染伴有意识障碍的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因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被误吸入肺部,常合并肺内感染,对呕吐频繁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呕吐物;痰多时随时吸出,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遵医嘱早期、合理、适量使用抗生素,可防止吸入性肺炎。

2.5.2防止尿路感染大便后及时清洗会阴部;尿失禁者,男病人可用尿壶接尿,女病人则应勤换尿布。对尿潴留者,必要时遵医嘱行导尿术。

2.6出院指导卧床休息1个月,适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及劳累;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加强营养,增强自体抵抗力,注意预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偏瘫患者要加强肢体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创造健康。

3体会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神经科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且有发生再次出血或血管痉挛的危险性。通过对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密切注意神志、瞳孔、血压的变化,注意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当患者出现高血压时应缓慢降压;每日保证足够的摄入量;并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家属的配合工作;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是该病治愈护理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49.

[2]韩仲岩,从志强,唐盛孟.神经病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