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物形象看陌生化理论

/ 2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人物形象看陌生化理论

宋智慧(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一词,现在是美国语言中的一个常用短语,它源于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现实主义者: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直以来大多数文学批评家从“黑色幽默”方向入手解读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但现将焦点集中于探讨作者如何应用陌生化技巧在书中塑造“反英雄”人物,使人们在一出荒诞幽默的喜剧中去悲哀、去重新感受战争的残酷、社会的黑暗。

关键词:陌生化;反英雄人物;《第二十二条军规》

“陌生化”的概念是20世纪初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来的。陌生化理论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的思想之一,是对文学本质的一个新的认识。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指出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是将人们从自动化和无意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去体验世界新颖性从而唤起人们对世界的敏锐感觉和对事物的审美体验。陌生化是运用艺术技巧使对象陌生,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也就是说在艺术创作中重要的不是陌生化的对象而是陌生化的方法。可以说,俄国形式主义不仅在文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上而且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上都为叙事学的诞生准备了土壤。

美国黑色幽默作家中好几位都有着战争的亲身经历,约瑟夫·海勒就是其中一位。海勒在战场中深受震撼,亲眼目睹战争中炮手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天。他的第一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体验下写成的,就其意义而言已超出了战争的范畴,海勒曾明确说过:“我对战争题材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官僚机构中的个人关系。”小说写作的目的在于揭示整个社会的疯狂和混乱,因此这部小说被称为“60年代的史诗”。[1]

美国叙事学家在《故事与话语》强调人物在虚构性的前提下要坚持人物是由特性构成的。他认为“特性”是“相对稳定持久的个人属性”[2]是“位于叙述联系动词之后的叙述形容词”。[2]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的分类特征,而他的分类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人物的特性。而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结构松散,没有主要的故事线索,人物众多并且以扁形人物特性出现,没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塑造,展现了一个毫无理喻的疯狂世界以及生活在这个天地之中的毫无理性的疯狂人群。小说共有四十二章,每一章主要讲述一个人物的故事,再由贯穿全书的人物约瑟连的经历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串联起来。统治着这个巨大的人物网的便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些分散的人物全都受控于它。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应用陌生化的写作手法大致描写了三类人:一是不顾士兵死活一心要向上爬的上层军官;二是大发战争横财的垄断资本家;三是像约瑟连这样的“反英雄”中的英雄人物。作者应用陌生化技巧在对书中每一种角色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书中戏剧化的人物、情节和叙事结构唤起了人们对二战时期美国社会黑暗和战争残酷的本真的原初的生动感受,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艺术效果。

首先,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冲出传统英雄人物的樊篱,极力塑造“反英雄”式的大人物,与传统小说中的那些理想人物、正面领袖人物大相径庭,他们或天真幼稚,或狂妄自大,或卑鄙无耻。航空大队的统治集团中的核心人物佩克姆和德里德尔将军的主要工作是为争夺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而相互勾心斗角,战争成了他们通向光明的政治前途的红地毯。飞行大队指挥官卡思卡特上校、科恩中校等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保护伞可以随意捉弄人、压制人甚至毁灭人。布莱克上尉为了抵制新任中队长梅杰少校,一夜之间竟然发起了一场所谓的宣誓效忠运动。所有作战的官兵到情报室领取图囊时,都要签一个忠诚誓约,到降落伞室领取防弹衣和降落伞时,要签第二个,而到了管理摩托车的鲍金顿中尉那里,还要签第三个……。这样的人物让我们感到异样,这样的故事滑稽可笑,可却都是美国政治生活的原型。

其次,米洛在资本主义这个金钱社会里可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物。一名小小的食堂管理员,以改善食堂管理和伙食为由就将这场与法西斯德国进行的正义战争变成其个人发财致富的大好时机。作为恶性膨胀的资本主义自由经营的极端化的代表人物,米洛精明到极点。他从事黑市买卖,把自己的经营扩大到全世界同时又声称在他经营的集团里“人人都有股份”。他建立了一个出色的联营机构,从将军到普通士兵都是这个机构的股东,大队所属的每一个食堂都拨出一架飞机和一个驾驶员供他使用。为了牟取暴利,他可以调动德国飞机,甚至用美国飞机去轰炸美国。米洛的性格在很多方面都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对政治的超越。小说没有告诉我们这场战争的目的,士兵们也没有认为他们是在捍卫国家的理想。这种漫画式的放大夸张增强了迈洛荒诞滑稽的程度,暗示了统治集团的首脑不过是米洛一类的骗子而已。这是一个“反英雄”式的人物,同时也是美国社会腐败现象的象征。

约翰·约瑟连无疑是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反英雄”人物中的英雄,有“众人皆醉我独醒”孤独感韵味,又有一定的自我追求。他并不是真的怕死,只是不愿再为那些军事官僚们的升官发财继续卖命,成为他们手下的牺牲品。他的特性便是“反抗”,在这一框架下,他的反英雄人物特征被不同的事件表现出来。约翰·约瑟连是个正直诚实极具爱国心和正义感的青年,他怀着为祖国作战的信念来到欧洲并战斗中表现十分勇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约瑟连目睹了各种机构中的腐败现象,终于将一切都看透领悟到这不是一场圣战。信念的迷失和死亡的威胁使约瑟连变成了一个怯懦的士兵,没有原则,失去爱国心和荣辱感,但他在观察中进行思考,终于看透事实的真相:大多数人得不到温饱和正义,然而形形色色的卡思卡特们却还在趁火打劫,正是他们把反法西斯战场变成了升官发财的交易所,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把一切高尚的理想变得荒唐可笑。正是这一清醒的认识使他由“平常人”上升到“反英雄”的高度。

我们不仅可以从心里上也可以从行动中看出这种特性,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反抗压迫、逃避飞行任务、保全生命为目的。在这个人物身上,传统程式化的英雄概念被背叛甚至被消解,生命的意识上升为主要话语。第一方案他想尽一切办法寻找他人的帮忙或利用别人。第二方案约瑟连假装患了精神分裂症,企图骗过“精神科医生桑德斯上校”送他回国,事情开始好像很顺利,可是最后约瑟连却阴差阳错送到了前线。在前两种都失败后约瑟连想方设法装病住院。他想尽一切办法想保全生命的意识,反映了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知识阶层对战争、现代工业忧虑和思考,表现出美国人层试图摆脱形而上的社会道德观念对他们的束缚做出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后的徒劳。然而作者的真实用意,并非在于塑造什么值得仿效的英雄形象,而是通过约瑟连这个“反英雄”的斗争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讽刺和暴露当时社会的阴暗、丑恶和荒谬。

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作者运用陌生化手法塑造了这样反传统的英雄人物,约瑟连绝不会在战场上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去拯救他人的生命,中队其他成员死去使他精神上饱受创伤使他的恐惧不断增加。约瑟连的反抗是徒劳的,他接连选择逃避,但同时他也意识到任何人都无法活着逃出二十二条军规逃出形而上的道德观念的束缚。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以存在主义思想为哲学基础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外部世界是偶然的、混乱的、非理性的。而人因为有自由意志和主观性,要求理性地认知世界。于是,人被抛在一个偶然的、混乱的世界里,注定是孤立无援的,只能是到处碰壁。约瑟连的境遇就典型地体现了人类这种尴尬的两难处境。但是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不同于其他“自在的存在”,因为人有选择的自由,如果人不懂进行自由选择,任由环境与命运摆布,最终逃脱不了被异化甚至灭亡的命运。

参考文献

[1]杨仁静.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论[M].山东:青岛出版社,2004.

[2]查特曼.故事与话语[M].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78.

[3]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