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宝鸡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研究

张雷

张雷(宝鸡文理学院,宝鸡721013)

摘要:随着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产生、发展和逐渐成熟,这种体育形式的运动在基层体育组织中的地位越来越显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可以看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很切合我国现阶段国情,能有效促进群众体育发展,并大胆预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将成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领头羊。

关键词: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

中图分类号:G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9-0227-01

1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概述

1.1组织、群众组织及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概念社会学中对于“组织”这一概念的界定为:“组织是互动的个人或团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集中一定的资源,依据一定的职权关系,通过一定的结构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界限的实体”。

体育组织是为了满足大众体育需要而聚合在一起的社会群体,按照体育组织的性质,可将其划分为正式体育组织和非正式体育组织两类。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给予人们的共同爱好、利益、感情与友谊,在体育实践的基础上,不受任何外界“建制”部门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情况下自发形成,并资助管理的非正式的、结构松散的,利用公共场所进行以健身、娱乐、交际、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组织。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在整个社会组织体系中,其性质为非正式体育组织。

1.2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特点①形成的自发性与群众参与的目标一致性;②参与者的不同群体性;③活动内容的传统性;④活动场所的不确定性;⑤组织管理的非正式性。

2自发性群众体育发展概况

2.1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概况国家体育总局在1997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徐坚在研究中指出:社区自发性体育组织占各类社区体育组织的76.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研究结果显示: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点中由锻炼者自发形成的占总数的57.5%。

2.2宝鸡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现状①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项目内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体育活动项目多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由于其组织的成员大多为中老年人,项目的首选以太极拳、太极扇、木兰剑、长拳、扇子舞最为常见,对于具有一定娱乐性的健身球、中华响扇、空竹等也很受喜爱。②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活动场所及规模。早在前几年,公园未公开开放之前,我市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在人民广场、河堤公园、公园大门口、体育场周边空地等较为空旷的公共场所较为常见,自从全民健身口号吹入宝鸡,我市三大公园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之后,稍有空地的地方均可寻觅到不同规模和性质的群体组织。其规模根据场地和活动内容会有所不同,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以木兰扇、锅庄舞、健身排舞、健身操为主,人数可达到上百人,长走、门球、太极拳、扇舞等以中规模为主,人数一般在20人左右,还有空竹、毽子等由5~10人组成的几个小规模组织。③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活动时间。一般情况下会出现早、晚两个高峰期,清晨多以老年人为主,因为他们睡眠少起床早,5~7点是他们的活动高峰期。晚上则是从6点左右,各组织就开始慢慢形成,在7点到10点(冬季会早一点)会形成第二次高峰期,多以下岗、退休、下班休息的上班族为主。

3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作用

3.1继承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及丰富的娱乐功能。

3.2丰富中老年人晚年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为中老年人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可以增进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增强他们的晚年幸福感和归属感。

3.3缓解政府发展群众体育的压力在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体育中,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相对比较薄弱、滞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出现不仅极大程度地缓解了政府全面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压力,同时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4为广大群众体育需求提供有力保障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兴起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群众的体育需求,为我国广大群众的体育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形式多样、组织分布广泛,不仅满足了广大群众体育需求,同时还缓解了政府发展群众体育的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弘扬民族文化,对群众体育的发展和推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国家可根据国情,把群众体育发展的重点和突破点放在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上。这种依靠公园、广场和空地,独立发展且新兴的组织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群众体育领头羊。

4.2建议政府应积极重视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在场地和经费上适当给予一定支持。相应体育部门主动培养组织骨干,完善自身组织管理,加强组织的稳定性,并积极在群众中推广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促进使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安槐,陈萌生.体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71.

[3]孟凡强.对自群组织概念的认识[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1):29-31.

[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212-213.

[6]张细谦.健康促进与小康社会体育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