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3

辛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王晓芳

c-reactiveproteininpatientswith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

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97例,随机分为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49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10-20mg/日。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进行体检,并作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血脂较治疗前改善,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降低,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更低(P<0.01)。治疗组血糖、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无异常改变(P>0.05)。结论:在常规纠正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用辛伐他汀可有效调脂,改善炎症反应,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imvastatinbloodlipidsinpatientswith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theinfluenceofc-reactiveprotein.Methods:thechoiceconformstothestandardofdiagnosisof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outpatientsand97case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addsimvastatinwererandomlypidedintotreatmentgroup(treatmentgroup(49cases)andconventionaltreatmentgroup48cases(controlgroup).Controlgroupgivenarm,diuretics,betablockers,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ssuchasconventionaltreatment,treatmentgroup(thecontrolgrouptakeonthebasisofsimvastatin10-20mg/day.Respectivelybeforeand6monthsaftertreatmentforamedical,andbloodlipid,bloodglucose,liverandkidneyfunction,bloodroutine,C-reactiveproteintests.Results:6monthsaftertreatment,bloodfatwasimproved,thetreat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obviouslyimprovedaftertreatment(P<0.05).ThetreatmentgroupC-reactiveproteinwaslower,theandmorelowerthanthecontrolgroupaftertreatment(P<0.01).Treatmentgroupbloodsugar,liver,kidney,alkalinephosphataseisnoabnormalchangebeforetreatment(P>0.05).Conclusion:onthebasisofconventionalcorrectingchronicheartfailuretreatment,applicationsimvastatincaneffectivelylipid,improvetheinflammatoryresponse,lowerlevelsofc-reactiveprotein,andnoobviousadversereactionoccurred.

关键词:辛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血脂、C反应蛋白

Keywords:simvastatin,chronicheartfailure,bloodlipidsandc-reactiveprotein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或终末期的表现。虽然传统的抗心衰药物和近年推荐使用的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联合使用能够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但是,为了更有效地治疗心力衰竭,逆转心肌异常,人们仍在继续寻找新的药物。大型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凝、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多种作用,即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使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安全有效,心血管病死亡率显著下降[1]。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作用,能够成为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药物吗?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在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他汀类药物是否可同样获益目前仍存在争议,尤其是随着瑞舒伐他汀心衰研究(CORONA)和GISSI心力衰竭研究(GISSI-HF)结果的公布,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本研究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辛伐他汀对其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评价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从抗炎角度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7例,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等,符合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为Ⅱ~Ⅳ级,且有完整超声心动图资料者,其中缺血性心脏病42例,扩张性心肌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7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加用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68.10±6.52)岁,平均病程(8.7±1.5)年,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27例,Ⅲ级15例,Ⅳ级7例;对照组(48例),男24例,女24例,平均年龄(67.50±5.60)岁,平均病程(8.3±1.8)年,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26例,Ⅲ级16例,Ⅳ级6例。两组患者一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10-20mg/日,两组治疗期间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原发疾病服用药物基本相同,每月门诊随诊。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进行体检,并作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增高,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较对照组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降低,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血糖、肝、肾功能、碱性磷酸酶(LDH)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

2.2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无过敏反应。6例发生心脏事件(1例因心衰死亡,5例因心衰住院),其中治疗组2例因心衰住院,对照组1例因心衰死亡,3例因心衰住院,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或终末期的表现。在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中,神经内分泌激活最初起保护作用,随着病情进展,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对心室重塑起不良作用。最近研究显示心脏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炎症细胞因子,对调节心脏重塑起重要作用。虽然传统的抗心衰药物和近年推荐使用的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的联合使用能够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但是,为了更有效地治疗心力衰竭,逆转心肌异常,人们仍在继续寻找新的药物。

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心脏疾病是冠心病,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明显减少或延缓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而对于非冠心病原因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他汀类药物能否同样有效?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一系列独立于降脂以外的多效性作用,减轻心肌的慢性炎症反应,改善心肌代谢,因而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最近公布的心衰心脏猝死研究(SCD-HeFT)亚组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在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中均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由此更进一步支持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衰患者相似的临床益处。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处于低水平炎症反应状态,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激活和释放,可通过多种途经促使心肌收缩力下降,促使心肌肥厚、心肌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坏死,促进心力衰竭的发展。通过控制治疗炎症状态,即可延缓及减轻心力衰竭的进展。研究发现[2],他汀类药物可减弱炎性细胞向斑块内趋化和聚集,抑制巨噬细胞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降脂以外的心血管作用,尤其是抗心力衰竭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最近的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在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提示,对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为代表的炎症反应进行早期干预可取得一级预防的显著效益,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水平。饶隽[3]观察了在慢性心衰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d对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持续治疗12周,观察到治疗组血浆hs-CRP(2.27±0.85)mg/L较对照组血浆hs-CRP(4.36±1.03)mg/L,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水平。本文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CRP明显降低(P<0.01),他汀类药物有降低CRP,即抗炎作用。

本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10-20mg/日,治疗6个月,无血糖、肝、肾功能异常,碱性磷酸酶(LDH)无明显增高,无过敏反应出现,提示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总之,在常规纠正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魏丽清.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的临床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5):44-44.

[2]王亚荣,刘一.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调节国人血脂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药品评价,2013,10(8):12-22.

[3]饶隽.慢性心力衰竭他汀类药物应用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医学,2014,35(4):44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