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走好写作之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1

以学生为本,走好写作之路

段云霞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010000

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十分艰巨,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面对新的要求,不少教师对作文的教学感到更困惑了。我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对课堂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研究和探索,发现旧教材比较重视“怎么写”的问题。写作按单元分编,课文按照文体的体例编写,由记叙文到说明文再到议论文,还有一部分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在知识,如“思路和构思”、“立意和选材”等,重点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而新教材(课标)比较重视“写什么”的问题。编排上是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作训练混编,课文是按文章的性质编排,每个单元给一个主题,围绕主题给一些性质相同或相近材料,如“黄河、母亲河”,围绕这个主题,教材给了有关黄河文化的知识,也给学生搜集资料指点了方向,并且布置了作文训练题目,突出了“写什么”的问题。新课标的作文训练体现以下三个特征:1.写作训练事例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写作训练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写作训练常以补白的方式出现。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阅历较少,大都害怕作文,那么怎样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呢?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并进行得法的指导,才会使作文教学上出实效、出成绩。

一、感悟真性情,以我手写我心

我们应当让学生从凡人小事中体验生活的真实,感悟真性情。组织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体验真生活、抒写真性情的好方法。比如,清明节组织学生缅怀烈士;国庆节组织学生观看国庆阅兵,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开亲子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心灵;周末布置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学生体验亲情的伟大和生活的丰富多彩;等等。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只有当学生面对沸腾的生活、瞬息万变的世界、价值观念的变化有了直接印象,对生活有了独到的见解、深刻的领悟的时候,才能写出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

二、与名人名文对话,激溅写作浪花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大量时间都生活在学校的学生写作的材料很大一部分也要来源于阅读。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阅读的主渠道,一定要好好把握。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学生会被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爱国情感所感染,他们在这篇课文中就会受到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突然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了,书写也工整了,无疑这是学习《最后一课》的意外收获。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通过展示赵州桥、卢沟桥的画面,学生们会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所感叹。通过展示解放后中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学生就会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深深地自豪,在这节课中学生既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发奋读书的强烈兴趣。

三、养成细心观察、留意生活、勤于练笔的习惯

作文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随处留意、观察,并通过自己所思所感,随时写下来或者通过日记的形式记下来的习惯。作文的实质离不开本质生活。因此,课外练笔是将课内知识灵活运用的极好机会,是课内外互为补充的好办法。教师可以在教完一堂有新颖写法的课文时,布置一定的练笔作业,让学生仿照课文的优秀写法去进行写作练习。在生活的海洋里,有着取之不尽的素材,而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地观察这些素材,会让他们的作文因生活而闪亮,写作文再也不是头疼的事,而是快乐的、有意义的事了。生活处处有精彩,快乐的源泉也会变得流光溢彩。

四、重视过程,培养良好的习惯

可以有针对性地、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课外书籍的阅读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引导。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自拟题目的作文,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状况写下水作文,并且在学生中念诵,与学生进行“比试”。这样做,一是可以克服学生怕写作文的畏惧情绪,二是可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只要学生克服了怕的思想,对作文产生了兴趣,那就可以说教师的引导真正见了成效。同时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和写读书笔记。为学生开设了读好书的活动,教师要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读书后要指导学生练笔,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作文兴趣小组,经常开展作文竞赛,从这种活动中培养尖子,带动一般。

五、加强师生共同批阅的力度,有效地取长补短

教师批改作文可以点面结合,每学期全面地、细致地批改几次,有针对性地抽改几次,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做到对每位学生的写作水平都胸中有数。无论批改哪一类学生的作文,都要坚持一视同仁的态度,每改一本,都要注意到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层次、结构、格式、书写等方面的问题,每次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重点纠正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问题(不宜面面俱到),仔细推敲,写出具体的较为切合实际的易为学生接受的评语。对差生,只要他们有点滴长进,就要在评语中加以肯定。切忌写概念化的、空泛的评语,尽量避免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无论采用给分的方式或是评等级的方式,评语一定要写具体、写清楚,让学生能够接受,乐于修改。如果不是明显的别字、病句及其他错误,教师批改时一定要和学生商量,最好进行“面批”。在“面批”过程中,教师可挑选不同档次的作文,让学生体会、鉴别,让其感受、领会文章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