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玩味,准确突破——古诗词鉴赏的几个角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1

品读玩味,准确突破——古诗词鉴赏的几个角度

罗娓

罗娓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341100

最新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要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鉴赏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而在高考中也是学生不太容易得分的一个考点。

笔者认为,鉴赏古诗词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品读玩味、准确突破:

一、从作家的人生经历突破

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其诗词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可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

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壮志未酬,至死仍不忘恢复国家统一的愿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的诗今存九千三百余首,许多诗篇书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这首诗写于他时年六十有二,然而诗人被黜,赋闲在乡,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以抒发胸中郁愤之情。由此可见,学生应重视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二、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必然或多或少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因而在鉴赏诗词时,必须留心标题,注意标题所传达的信息。如:

杜牧《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标题中的“赠别”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抒发了诗人与朋友难分难舍的情怀。

三、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诗眼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句,学生可从诗眼入手透视全诗。如:

贾岛《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全诗都围绕诗眼“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幽”,闲居清幽的荒原;颔联为突出“幽”字,以响衬静;颈联从环境上着眼,处处清幽,满眼野趣;最后一联才明白地透露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一个“幽”字浓缩了全诗的意境。

四、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阅读时应抓住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然后作整体理解,把握意境。例如: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气氛。

在古诗词中,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如杨柳、长亭、南浦、酒等,一般表达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情。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重积累特殊意象,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主旨。

五、从诗词中的艺术特色突破

入选课本的诗词精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学生要学会分析诗词精妙之所在,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白描手法、李清照《声声慢》的叠字运用、李商隐《锦瑟》的用典、贺知章《咏柳》的巧妙比喻、李煜《虞美人》虚实相济的手法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构建一些鉴赏术语,包括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语言风格、创造风格。

总之,上述是我在教学中对诗词鉴赏能力提升的几点探讨。我深信,只要我们力求从知人论世出发,不就题说题,而是整体感知、局部玩味,平时再多看、多读、多练,就可以在诗词鉴赏上有所突破,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品味和修养,也可以在高考诗词鉴赏题上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