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

何丽娟

何丽娟(宁夏石嘴山市中医医院宁夏石嘴山753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198-01

【摘要】中风病以意识丧失、偏身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及时准确的病情指征观察是急性期抢救成败的关键,采用恰当的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尽早指导陪护进行康复护理,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是康复工作的重点,同时要做好心理护理,对失语患者应积极进行语言训练。

【关键词】中风康复护理

中风是中老年人致残和危及生命的重症之一。该病发病急,进展快,可使躯体运动感觉和语言障碍。据统计,约每100人中就有1人患此症[1],病死率达60—117/10万人[2],存活者中约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约占40%以上,25%至33%的患者在初次发病后3~5年内再发,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因此,积极预防,减少发病率和患病后予以合理的医疗护理及获得康复治疗是护理工作有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1护理

1.1中风患者急性期的护理

1.1.1病情观察急性期重点动态观察生命体征。意识观察、瞳孔的观察是至关重要的病情评价指标,如压眶反射消失或意识障碍加深,躁动不安,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脉搏缓慢,血压升高,提示已有脑疝发生,应及时报告,立即进行抢救。

1.1.2加强基础护理对有意识障碍的危重患者,历来强调翻身与头部侧卧位置的协调,特别是对丘脑下部和上脑干受累者,早期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采用头部侧位后仰并下颌稍向前托位是较合理的。在脑内巨大血肿时,应采取头卧于病灶侧;而小量出血性血肿时,其头部可侧卧于病灶的对侧,对重症者应同时抬高床头和行颅脑降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整个病程始终把握的中心环节,采用橡皮气道放入口腔内,既可防止舌后坠,又便于吸出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否达到预期目的,除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状态、呼吸音外,若有条件可作血气分析,以PaO212~13kPa,PaCO23~5kPa为宜。加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及口腔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发生褥疮,对有瘫痪,昏迷者若有口腔分泌物应在翻身前及时吸出或擦试后再更换卧位。合理的饮食营养至关重要,对意识不清或吞咽困难者所需营养由静脉和鼻饲合理配合供给。一旦下了胃管,除必须由静脉给药外,应尽量减少静脉输液量。初次鼻饲量以l00~200ml为宜,以后逐渐增加,以少量多次为好,每次鼻饲前先抽取胃液观察,若是咖啡色疑胃内出血,则应及时送检处理。

1.2中风患者康复期的护理

1.2.1心理康复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防止在病人面前流露优虑情绪,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信服的逻辑语言,向其解释康复的原理,耐心照顾和鼓励患者,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对情感和行为改变者,护士与陪护合作督促其按时休息,讲究卫生,注意给予合理的饮食和更好的生活环境。护士的态度要和蔼,有礼貌,治疗操作要轻、准确,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亲切感和安全保证心理。对注意力、定向力、记忆力差者,应合理地引导其恢复功能训练。

1.2.2肢体康复根据瘫痪的特点和程度,制定出正确的康复训练计划,及早注意患肢的被动括动及姿势反射训练。因该反射脱离了皮层控制,患侧无法协调括动,故先训练其消失的功能,建立和加强皮层控制能力练习。根据患者当时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使其走向个体发育的最高水平,即由躺到翻身、坐、爬、站、走的发育过程,严防急于求成,当肌力达到Ⅲ级时,要及时鼓励和协助病人进行各关节90°的屈伸练习,对提高肌力和增强肌群协调及缓解肌高张力有帮助,防止和抗挛缩的练习方法是:对上肢采取肩关节外展、外旋、上提。前臂伸展旋后和手指伸展外旋的反复练习;对下肢上提骨盆,髋关节内收内旋,膝、踝屈曲综合动作和患侧躯体伸直练习;对手部练习应取肩部外旋,手掌向上和撬拇指的同时做握手运动,并反复手部动作和腕部充分伸展练习,尽可能多做承受重力的训练,上肢常做持物、移动物体等意向控制性运动,而下肢则进行屈、蹬等支持性锻炼,让其着重练习踝关节背伸和曲膝,增强下肢肌力,逐步过渡到自扶栏杆、床架、手杖迈步。

1.2.3失语康复依其失语类型和程度提出治疗训练方案。对有严重语言障碍者,不要让其书写表达,也不要过早让其看书报杂志,在尊重患者的前提下,缓慢、耐心地同其交谈训练,同时要由少到多,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增加学习的量度,在充足的时间下多重复训练,防止急于催促病人回答,避免紧张,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

1.2.4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患者亲属对自己的亲人进行家庭护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和康复信心。在日常家庭生活活动中,让患者生活必须有规律,劳逸结合,尽量让病人生活活动自理。鼓励病人尽可能去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调解和改变自身不良习惯,认识到不正确生活方式的危害。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

参考文献

[1]焦树德.中老年要积极预防中风.中老年保健,1992,5:4.

[2]郭述苏.山东省完全性卒中流行病学调查.山东医学,1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