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拔尿管方法对尿道损伤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两种拔尿管方法对尿道损伤的影响

黎武英黄少华

黎武英黄少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骨科广东广州510700)

【中图分类号】R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190-01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拔尿管的最佳方法,以减少拔管对尿道的损伤。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骨科收治因外伤致下肢骨折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病人。对照组在患者有排尿感后用20ML注射器抽空气囊内生理盐水后缓缓拔出尿管。实验组拔管前反复回抽气囊内生理盐水2~3次后将原液回注0.3~0.5ML。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在拔管时的疼痛程度、拔管后排尿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拔管时的疼痛、拔管后尿路刺激征、血尿及排尿顺畅性均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拔尿管方法简单、方便,减轻病人拔管时的痛苦及拔管后并发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拔除导尿管尿道损伤护理

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是目前临床上留置导尿最常用的导尿管,在临床中只将放置导尿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规范[1],而忽略了拔除尿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以致于部分病人拔管后出现尿道粘膜不同程度的损伤、出血、排尿困难等不适[2]。我科应用不同的拔尿管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因外伤致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男性年龄在18~50岁,平均(35.3±2.14)岁,均为需紧急手术而留置导尿管,所用导尿管均为16号的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其管径为5.3mm,置管时间2~3天。置管前患者均无尿道损伤、尿道感染、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合作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有排尿感按常规用20ML注射器抽空气囊内生理盐水后缓缓拔出尿管。实验组在常规的基础上拔管时反复回抽气囊内生理盐水2-3次后将原液回注0.3-0.5ML。

1.3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疼痛分级标准的划线记录法(visualanalogugscale,VAS法)判定,VAS法将疼痛用一线段表示,该线段分为10段,0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极度疼痛。将拔管时患者疼痛分为无痛、轻、中、重四级。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拔除尿管方法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拔管后排尿并发症的比较见表2。

表1不同拔除尿管方法疼痛程度比较例(%)

分组无痛轻度中度重度P

对照组0(0)20(40)25(50)5(10)<0.05

实验组25(50)20(40)5(10)0(0)

表2拔尿管后排尿并发症的比较

实验组在拔管过程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拔尿管后尿路刺激征、血尿、排尿困难发生率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停留尿管气囊长时间处于扩张状态,表面易积垢,抽出全部液体后气囊凹陷,拔管时不能回缩成原样,表面形成皱襞。将气囊内液体抽空后气囊表面会形成纵行皱襞粘附在气囊表面上使结晶体非常的锋利,在拔管时气囊对尿管粘膜产生的摩擦力增加,还有粘附在气囊表面结晶体,在拔管过程中,气囊的皱襞将尿道粘膜划伤,以致引起排尿时全程疼痛[3]。按常规拔管时,易擦伤尿道粘膜引起患者尿道水肿和出血[4]。

向已形成皱襞的气囊内分别注入0.3ml~0.5ml气囊直径分别为5.5mm~6.5mm,而成年男性尿道管径5-7mm,因此向气囊内回注液体量以不超过0.5ml为宜。同时反复回抽可使粘附在气囊表面上的污垢或一些尿酸盐的结晶体脱落,可减少对尿道的损伤;回注0.3-0.5ML原液可使气囊轻度充盈,使气囊表面光滑及气囊管径在5.5mm~6.5mm之间,几乎等同于成年男性尿道管径的大小,减少拔管时的摩擦力,减轻拔管时疼痛,提高了拔管的舒适度,从而达到减少尿道损伤目的。而且简便实用,不需任何的辅助药物和工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富善,袁凤华.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77-179.

[2]钟小容.拔除尿管时机对排尿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4):36-37.

[3]赵玉英,陶仁海,褚彦青,等.气囊半充盈状态下拔除双腔尿管防止尿道损伤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9):1809.

[4]黎艳,梁娟铭,杜芸,等.改良拔尿管法在神经外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1,4(9):8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