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线损四分管理提高电网计量装置运维效能的探索徐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应用线损四分管理提高电网计量装置运维效能的探索徐娟

徐娟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本文结合线损四分的计量管理方面,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案,并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减少了计量故障对线损四分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推行计量装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以及工单流程化运作等多样化手段,并充分与计量自动化系统异常报警分析功能相结合,实现计量异常排查和计量现场检查常态化,确保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有效减少因计量差错而引起线损异常。

关键词:线损四分;计量装置;计量自动化系统;计量差错

0引言

电能计量装置是电力企业计量客户使用电能多少的设备,是供用电双方贸易结算的法律依据,其计量结果直接关系到双方贸易结算是否公平、公正、合理,切实做好电能计量装置运行检查工作,提高计量管理水平,既保证了供电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双方利益,也体现了线损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结合线损四分的计量管理方面,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案,并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减少了计量故障对线损四分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推行计量装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以及工单流程化运作等多样化手段,并充分与计量自动化系统异常报警分析功能相结合,实现计量异常排查和计量现场检查常态化,确保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有效减少因计量差错而引起线损异常。

1相关概念

1.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构成

从目前的实践应用来看,电力计量自动化即通过终端采集,数据传输、交换、保存等;并从终端数据采集装置的功能需求和自动计算。

1.2线损

线损指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电能损耗,是电力网综合电能损耗的统称,包括自然线损(又称为技术线损,是电网在电能传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电能损耗)和管理线损(偷、漏、差错等造成的误差)。

1.3线损四分管理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线损四分管理标准》的要求,线损“四分”管理是指对所管辖电网线损采取包括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等四个模式在内的综合管理方式。线损“四分”管理旨在将线损管理指标层层分解,将降损责任层层细化,最后落实到具体线路、台区甚至个人,从各个环节进行降损,实现线损管理的精细化。

2必要性分析

客户侧出现计量故障后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是电力企业在计量设备管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这是由于客户侧计量设备数量庞大,同时为了减少偷窃电风险,计量装置密封于计量箱内,日常巡检工作难以对所有客户的计量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在客户抄表计费后发现计量异常再定点排查,已造成了跨月电费追补,对电费回收及线损异常分析形成一定压力。

电力企业在计量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可能是由于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变化,或者是内部人员、技术、管理能力的变化所造成的。但无论哪种因素造成的,如果不能迅速做出反应,就会对企业的效益造成损失。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以信息为支撑,规范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同时结合线损四分分析,加强客户计量装置现场运行监控,及时发现现场计量差错,确保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把计量设备管理分为资产基础管理和日常运行排查两个阶段,在本案例中将从上述两个阶段来讲述分析。

3资产基础管理

3.1推行计量装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提高电能计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营销系统的计量子系统,完善了计量装置资产档案、检测数据档案和运行电能计量装置档案,结合管理和检定工作自动化,实现了计量装置资产从需用计划、物资入库、安装使用、运行检定、质量跟踪到淘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同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计量装置的重要程度、运行状况和工作量的大小,更加准确的制定需求计划、更加有序的安排检定以及轮换工作,保证了电能计量的可靠、准确。

3.2通过工单流程化运作,加强各环节内控管理,确保了客户计量档案准确。

以往客户计量档案数据依靠计费人员负责人工录入,复核人员再进行人工复核,工作流程过于简单,不利于工作质量控制,造成客户计量档案录入出错时有发生,甚至造成电量追补的情况。通过营销系统工单流程化运作后,在供电方案中将客户计量档案的主要参数基本确定,计量配表人员根据供电方案核实并进行计量装置的配置,仓管人员按工单进行配送,装表人员负责现场抄录现场计量信息后系统进行自动比对,最后由复核人员进行最后复核归档。客户计量档案的主要参数在供电方案制定以后,加入计量配表、计量装置领用、现场安装、复核归档等环节,确保了客户计量档案的准确。自实施工单流程化运作以来,从未发生因客户计量档案录入出错而造成电量追补的情况。

4日常运行排查

4.1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随着电力系统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机械表逐渐被多功能电子表代替,自动抄表系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为不断提高计量人员专业素质,适应技术日渐更新的工作需要,每年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的职工开展技能培训和经验交流,培训内容包含了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反窃电技能提升和现场案例分析等,从而整体提高我局计量工作队伍的技术水平。

4.2运用终端的在线监控功能,提高计量故障处理的反应速度。

由于计量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使我们对客户的负荷实现了在线监控,计量自动化系统通过远程采集终端信息,再经过综合处理可以迅速对计量异常情况作出初步分析,并发出故障告警,计量工作人员根据告警信息安排定点排查,大大提高了故障处理的反应速度和处理成功率,因此避免了因计量故障而造成的追补电量扩大。

4.3结合系统计量告警功能,对窃电客户实施准确打击。

计量自动化系统通过对终端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能及时发现负荷电量曲线发生跳变或不平衡,系统经过分析,可将其锁定为窃电嫌疑户,并自动给出告警,用检人员可以迅速组织检查,及时制止窃电、违章用电等不法用电行为;同时终端在线监控功能也可以震慑部分心存窃电想法的客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窃电行为的发生。

4.4根据线损异常统计结果,确定计量异常排查计划

根据线损管理办法的线损异常认定标准,每月都将需要安排异常处理的线路、台区进行分类,并从抄表监督、电量趋势分析等细节方法进行监控,排除由电量数据采集、基础资料对应关系、馈线转供电、馈线改造、计量装置改造等原因引起的线损异常,制定日常排查计划;并定期召开线损专题会议,结合抄核收以及相关部门的专业意见,锁定重点监察对象,列为当月计量现场检查重点。

5典型案例

以下是一宗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发现并成功追补的案例。

某变电站10千伏F9通达线在5月25日出现线损异常报警,日线损率为12.35%。

线损工作小组在26日针对该线路的线损突变进行异常分析,并结合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报警信息,初步判断为该线路的某箱变总表电压

断相。根据线损异常分析结果,用电检查人员在28日该线路进行现场排查,并发现该箱变台区总表A、B相电压导线松动,导致计量表计量异常,实际故障与线路线损异常分析反映的情况一致。在28日接上A、B相电压线后,该线路在计量自动化系统29日线损率为2.17%,线损率恢复到正常水平,报警消失。

6效益分析

6.1通过线损四分异常分析和计量管理相结合,使计量设备的日常运维工作突出重点,目标明确,现场检查人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重点检查对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因此而得到明显提高。

6.2依靠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充分利用电量、负荷在线监控、计量故障即时报警等功能,对线路异常事件做出迅速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计量故障处理不及时而对企业的效益造成损失。

6.3通过信息化系统与计量日常运维相结合,准确记录计量故障的发生时间,使我们在制定追补方案的时候更有依据、更合理、更公平。

7小结

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推行计量装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以及工单流程化运作等多样化手段,并充分与计量自动化系统异常报警分析功能相结合,实现计量异常排查和计量现场检查常态化,确保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有效减少因计量差错而引起线损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