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式透穴及排针浅刺针法治疗颜面神经麻痹

/ 1

传递式透穴及排针浅刺针法治疗颜面神经麻痹

徐卫利1崔波2

徐卫利1崔波2(1黑龙江绥滨镇卫生院156200;2黑龙江绥滨县中医院156200)

【中图分类号】R2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3-0265-02

颜面神经麻痹简称为面瘫,又称为“口眼歪斜”、“吊线风”。我们自2000年至2009年,采用传递式透穴及排针浅刺针法治疗本病2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220例病人,均系门诊随机收治者,其中男性94例,女性126例。最低年龄12岁,最高年龄73岁,以20—40岁为最多,有146例。左侧面瘫100例,右侧面瘫120例。发病最长5年,最短1天。

(二)病因本组病例多因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入,致气血阻滞,经筋失养,突然发病。主要症状为患侧表情肌纵缓不收,前额及眉间皱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迎风流泪,鼻唇沟变平,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时患侧口角漏气,咀嚼咬腮,唇颊沟积食,口角流涎。发病初期,部分患者伴有耳后、耳下或颜面部疼痛,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听力障碍等症状。该病多局限于面部,而不合并半身不遂。因此诊断时绝对不能与脑血管疾患相混淆。

治疗方法

一、选穴

(一)急性病例(病程短,在十天之内)

主穴:合谷、阳白透鱼腰、太阳透牵正、牵正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颊车透承浆

配穴:内庭、外关、足临泣、太冲

(二)慢性病例:(病程较长,3个月以上者)

主穴:合谷、眉冲透攒竹、头临泣透鱼腰、头维透丝竹空、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大迎、人中透颧廖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百会

二、方法

合谷取对侧,面部穴取患侧,其余四肢远端穴均取双侧。

急性病例采用传递式透穴进针法,首先针刺阳白穴,经皮下透针鱼腰,随即进针太阳穴,经皮下透牵正,经腮腺咬肌筋膜表面,穿过口角表情肌,透针地仓穴;进针地仓,穿插过口角表情肌,经咬肌筋膜表面透针颊车;进针颊车,经咬肌筋膜表面,穿过下唇部表情肌,透针承浆穴。每日针刺一次,快速进针,每次留针20-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忌用电针强刺激,用平补平泻手法,初期采用泻法,后期采用补法,以泻其邪,以补其正。

慢性病例,采用排针浅刺透穴法针刺。排针浅刺透穴法:额纹上排列三针,面颊部排列三针,针刺入皮下,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疗效观察

一、治疗标准

痊愈:颜面表情运动完全恢复正常,左右对称,外观动态与静态完全与健侧相同。

显效:症状与体征大部分消失,外观静态、动态与健侧基鞠嗤?进步:仅有少部分症状消失,外观静态与动态尚不如健侧。

无效:病情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二、治疗效果

该组病例共220例,痊愈167例,占75.9%,显效38例,占17.27%,进步13例,占5.91%,无效2例,占0.91%。总有效率99.09%。

典型病例

例一、于×,女,44岁,干部,患者于2002年10月12日晨起,突然感觉左侧面部麻胀,口角活动受限,左眼睑不能闭合,曾在其他医院服中、西药治疗三天无效,故来我院就诊。检查:眼睑不能闭合,裂隙0.7厘米,迎风流泪,看书也流泪,不能皱眉、抬眉、耸鼻、吹口哨、鼓腮,左额纹消失,左耳后有微痛感,耳鸣,人中沟歪向健侧,鼻唇沟平坦,食物停留在颊部,味觉减退,辨不出黄连苦味,笑时嘴向右歪显著。诊断:左周围性面瘫。治疗:按急性病例选取穴,经五次治疗后,表情肌开始恢复,针刺10次后,面肌活动恢复正常,谈笑自如,痊愈而归。

例二、周××,男,73岁,患右侧面瘫三个半月,经电针、理疗、药物等多种方法治疗,疗效欠佳,前来我院诊治,视病人右侧面肌麻痹,右眼睑闭合不全,右额纹消失,鼻唇沟浅,鼓腮漏气,不能皱眉,露齿,口角向左歪,漱口漏水,证系面瘫,由于患者多次电针刺激,以致经气疲惫,故病延多日未愈。用慢性病一组穴位,排针浅刺法,以达疏经活络,补益气血之目的,治疗十次后症状逐渐改善后,共治二十次而愈。

体会

“头为诸阳这会“,由于头面部经络密布,帮采用横刺透穴和斜刺透穴可以做到一针透多经。多经穴位透穴可以使脏腑与经络、经络与经络、腧穴与腧穴之间的经气得以沟通交融,营卫气血得以流通疏峻,增强经络之间的联系,使多经之间同时得气,扩大针刺治疗范围,提高针刺治疗效果。如地仓与牵正之间,有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等八条经脉通过。所以地仓透牵正具有一针调八经之功,从而获得速效,加速病情好转。慢性病例多在发病三个月以上,属顽固性面瘫,伴肌肉萎缩,咀嚼时流泪等后遗症状,面瘫长久不愈,邪气稽留经络,导致经络不通和局部肌肉筋脉缺乏气血的荣养,已属瘀证和虚证。即“久病入络”、“久病必虚”。治宜补法,辅以祛邪通络之法。所以治疗采用浅刺多针法。采用浅刺取意于《灵枢·官针》记载的“毛刺”、“浮刺”,适宜于病变表浅的疾病,利于导邪外出而不伤正,利于疏通经络和防治病邪窜经。我们采用排针浅刺针法,意在循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以调补气血,疏经活络,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百会共助益气养血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