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例临床分析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例临床分析

王雅君

王雅君(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北票122100)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妊娠

近年,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例逐渐增加,我院收治子宫口瘢痕处妊娠3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4月至2007年2月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患者3例,年龄28~41岁,均为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距本次妊娠时间为3~14年。

1.2临床特征有停经史及无痛性阴道不规则流血,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内诊检查:子宫颈正常大小,子宫后倾,质软,无触痛。

1.3治疗1例清宫后行子宫切除术;2例甲氨喋呤(MTX)肌肉注射,口服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成功。

例1患者42岁,14年前行剖宫产术。停经72d,阴道不规则流血28d,β-HCG最高为273851IU/L,超声提示子宫前壁下段不均匀回声光团,直径约4.8cm,超声引导下行剖宫术,出血约500ml,刮出物送病理提示可见绒毛。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给予MTX25mg,隔日肌注1次,同时给予米非司酮,每日100mg,口服治疗。用药后第4天测β-HCG为11090IU/L,同时超声提示子宫前壁光团渐增大。用药第7天包块增至9.3cm×6.6cm×6.1cm,内可见丰富血流。再次清宫术出现阴道大出血,而行急诊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呈葫芦状,峡部膨大,子宫峡部浆膜紫蓝色,无腹腔内积血。术后病理: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后切口愈合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血β-HCG正常。

例2患者34岁,剖宫产术后5年,因停经48d,阴道少量流血5d,诊为“先兆流产”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探针探查宫腔时发现有鲜血流出,急行负压吸引术,因出血过多而停止,宫腔填塞纱布压迫止血。彩色超声提示,子宫下段前壁4.8cm×3.2cm低回声区,血流丰富,测血β-HCG2500IU/L,提示子宫瘢痕处妊娠。给予MTX25mg肌注,隔日1次,口服米非司酮100mg,连服5d。同时给予止血,抗感染治疗,用药1周后测β-HCG下降至214IU/L。彩色超声提示:子宫下段2.6cm×2.3cm低回声,继续口服米非司酮,每日50mg,连用3天后血β-HCG正常。诊断为子宫瘢痕处妊娠。

例3患者28岁,3年前行新式剖宫产术。停经46d,行药物流产,妊娠囊排出同时阴道流血约400ml。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前壁下段近宫颈处不均质团状回声,约4.2mg×3.9mg大小,在超声监测下行清宫术,术后超声提示子宫前壁下段2.8cm×2.1cm×1.6cm不均匀低回声,测血β-HCG7861IU/L。术后1周复查β-HCG168IU/L,超声提示局部回声1.6cm×1.5cm×1.2cm大小,给予口服米非司酮25mg,1日2次,连用2周,3周后β-HCG降至正常,2个月后复查超声,子宫下段回声均匀。

2讨论

本病既往均有剖宫产史,发病时间与剖宫产术后年限无关。孕期限可有少量阴道流血,超声提示宫内妊娠,患者大多被诊断早孕而行吸(刮)宫术,导致术中大出血。本病鉴别诊断主要应与宫颈妊娠和子宫颈峡部妊娠鉴别,宫颈妊娠时,子宫颈膨大呈桶状。子宫峡部妊娠可无剖宫产史,可能有多次人流史,宫颈形态和长度正常,子宫下段膨大,妊娠早期阴道超声提示胚囊着床于子宫峡部前壁或后壁,宫腔上1/2空虚,有时需通过手术才能确诊。

治疗:因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少见,故大多数临床医生及超声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刮宫易导致大出血,造成严重后果。本组3例病人在术前均未做出正确诊断。术前发现子宫峡部有低回声区时需高度警惕,在具备补液输血条件时,超声监测下行清宫术,探宫腔刮宫时,即有大量鲜血涌出时考虑子宫瘢痕处妊娠,刮出胚胎组织后仍出血不止,纱布填塞宫腔,可达止血目的。如果宫腔出血量多,应行剖腹探查术,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1]。

参考文献

[1]邱芳华,沈澄洁.剖宫产切口处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J].上海医学,2002,25(4):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