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林永振

四川国正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它是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节,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重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管理问题。文章主要简要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管理

引言

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特性,其施工过程是建筑施工的基础过程,更是房屋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施工温度、施工材料等不同的因素导致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建筑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源头上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管理,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水平,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最终完成提供充分的保障。因此,要从源头上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管理,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水平。

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钢筋绑扎与安装。在绑扎与安装工作之前,一定要对钢筋的具体信息有一个良好的掌控,保障钢筋的尺寸正确,如果发现钢筋的尺寸出现偏差或者误差过大,一定要及时更正,以免发生更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定位筋拆除之后,一定要对钢筋结构的表面进行清洁,处理掉钢筋结构中的杂物,然后对绑扎和安装后的钢筋进行核验,保障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工作合格,避免出现过大的偏差,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绑扎与安装的工艺的关注,使用优异的绑扎与安装工艺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误差的产生,提高钢筋结构的精度,提高钢筋结构的抗震效果。

接长钢筋。接长钢筋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钢筋施工所经常碰到的问题,尤其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经常会要求在施工中进行接长,以保证钢筋的使用效果。钢筋接长的技术一般是通过机械操作来进行的,对焊、电弧焊和电渣焊是最为常用的三种接长钢筋的处理方法。

机械连接技术。机械连接技术的使用能够保障钢筋施工的稳定性,提升钢筋施工的技术质量,在进行机械连接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施工人员采用专业的施工工序进行,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安装需求进行,安装完成后,还要检验安装的质量是否合格,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更正,以免发生影响钢筋施工的现象发生,钢筋施工中的机械连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钢筋施工的质量,对建筑施工的质量同样具有促进作用。

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施工是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工程,所以不论是在原材料的选取上,还是在施工技术上都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在原材料的选取上,最重要的就是水泥的选择,比较好的一个就是矿渣硅酸盐水泥。而且在水泥的用量上也是需要严格的控制的,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

混凝土的配置。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配料是混凝土的强度形成的基础,它的施工配合比更是形成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据此,建筑施工人员通过反复实践,调配出最佳的混凝土配置材料的配合比,即砂石、灰与水的最佳配合比。为了确保能配制出高质量的混凝土,建筑施工人员对料砂、石子在特殊情况下而产生水分也要充分考虑,然后对原先的混凝土原配合比进行稍微的调整,从而配制出精确的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施工后建筑的质量实现最优化。

混凝土的搅拌。看似无需技术含量的环节,实则包含着大学问。传统的混凝土搅拌是依靠人力,不仅增加了施工工人的劳动量,而且混凝土搅拌不够均匀,从而使建筑物的质量大大降低。如今,混凝土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在对搅拌机的选择上非常重视,选择优质的搅拌机,则是对混凝土质量的保障。除此之外,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让搅拌机进行相关的工作。其间,对于材料的投放顺序、搅拌的时间、进料的体积等都要明确的规定,并且严格执行。

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四个方面:承台浇注方式、浇筑温度的控制、预埋冷却水管、表面绝热。这四道工序缺一不可。在承台浇注时应该选取自由式泵送的方式,塔吊辅助配合,避免出现冷缝,为了使其有良好的散热功能,在浇筑层的厚度上也要进行适当地控制。其次在浇筑的温度上必须要做好检测和记录工作,最适宜的温度一般是控制在6℃左右为准。表面绝热是指要降低温度下降的速度,尤其是在冬天必须让温度能够长时间的保持住,减少热量损失。

温测技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通过温测来对浇筑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温度的产生,从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温测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电阻型温度计,选定温度测量时的测温点和测温线,标注好记号并进行定要位,然后才能进行温度测量。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准性,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集中出现,测温线需要与钢筋之间保持合理的接触。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作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当大体积整体施工完成后,需要做好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主要需要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有效地降低其内外温差,确保能够满足混凝土抗力方面的相关要求。养护时需要利用塑料薄膜及草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覆盖,并适当进行浇水,使混凝土保持良好的湿润度,避免混凝土由于表面脱水而出现裂缝。另外,在对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隔热层设置,从而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3模板施工技术及控制措施

模板选型。混凝土建筑结构内,比较常见的模板材料是胶合板,胶合板可以达到基本的使用标准,实际胶合板的应用,主动吸收混凝土的水分,容易降低成型的效益,进而引起质量稳定性的问题。所以,当混凝土建筑工程,选择完胶合板后,还要设计防水策略,在胶合板的表面,涂抹防水材料,限制胶合板的吸收作用,保障模板浇筑后,能够达到成色均匀的状态。模板选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果选择的模板达不到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要求,即会影响最终的工程效果,应规划好模板选型后的配置,优化模板施工。

模板制作。模板的制造技术,属于比较复杂的工艺部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严格按照混凝土建筑的结构需求,设计好模板状态。制作模板时,采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如:切板机、钻孔机等,配合高速锯板机,对模板实行切割、钻孔等操作。模板进行机械处理时,需要处在水平的位置上,根据制作的标准,准确的制作出模板,禁止出现工艺误差。模板制成后,还要在指定的位置,涂抹保护油漆,全面模板模板制作的缺陷,检查模板制作的效果,重新制作有质量问题的模板。

模板安装。在进行模板安装的时候要注意与其他施工程序之间的相互配合,以免影响施工的进度。在模板安装之后,要对模板尺寸和位置进行再一次的校准,确保模板是符合建模标准的。在模板的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气温、振动等因素的影响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模板的使用效率。有的模板安装之后放置时间长,可能会因为天气等原因的影响而发生严重的变形,最终导致模板报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模板安装好之后要立即进行混凝土浇筑。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是比较复杂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在施工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总结,勇于应用,勇于实践,更好地提升我国钢筋混凝土技术的水平,不断增强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管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晋.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

[2]王黔贵,何林.商品混凝土现烧板的混凝土早期裂缝问题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3).

[3]魏宇.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冬季施工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防治办法[J].科技展望,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