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访视—术前访视的补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1

电话访视—术前访视的补充

陈水英

福建省沙县医院手术室365500

摘要:目的?增加访视的形式,弥补因患者不在病房造成的术前访视无法完成的局面,为病人提供专科护士的优质服务,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减少非疾病因素影响麻醉手术正常进行。方法?术前访视病人不在病房时,查看病历,与责任护士交流收集患者的信息及联系方式,通过电话访视完成术前的访视任务。结果?病人不在病房时也能得到了专科护士的服务,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电话访视可为术前的访视的一种补充形式。护士应具备多学科知识,加强包括专科护理、心理护理、沟通技巧、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制定术前访视流程、内容及规范化语言

关键词:手术室;术前访视;电话访视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开展,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是医院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临床护理发展的方向。术前访视是一个需要手术室护士投入爱心、责任心、耐心的过程,是人性化与个体化服务理念在手术室中的再现,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在访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访视时病人不在病房,造成访视率低。我科从2014年11月开始针对病人不在病房的现象进行电话访视,与病人或家属进行交流,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选择2014年8月到2014年10月份择期手术病人做为对照组,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择期手术病人做为观察组,两组手术病人分别为235例和229例,两组患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对照组:术前一日下午,跟据手术通知单,由巡回护士到病房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病人不在病房,无法与病人交流,视访视任务未完成。

2.2观察组;术前一日下午,跟据手术通知单,由巡回护士到病房对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病人不在病房,与责任护士进行交流,察看患者病历,获取患者电话号码,回到手术室再与患者进行电话访视,交待术前、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顶,使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知识,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承受力,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结果:

3.1对照组访视时因不在病房,有72例未能访视。采用电话访视后,观察组未能访视13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对照组因访视不到位各种原因如术晨吃了食物、高血压患者术晨未口服降压药等导致不能麻醉,手术不能按时进行的有11例。观察组因采用了电话访视,提高访视率,能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手术未能如期进行手术的有3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4.1采取多种形式的访视?术前访视是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关键环节,通过术前访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选择多种形式的访视,有利于提高访视率。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减少非疾病因素影响麻醉及手术的进行。

4.2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手术室涉及众多学科,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不仅需要本专业的知识,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科以及人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手术室护士平常与患者接触少,与人沟通交流经验不足,应针对术前访视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专科护理、心理护理、沟通技巧、法律知识等方面。一般由高年资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及电话访视。

4.3制定术前访视流程、内容及规范化语言??访视工作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流程,内容上未体现手术室专科特点。因此建立规范的术前访视流程,健全术前访视内容,不仅要体现患者的基本情况,而且要反应专科需求,要让病人有陈述的时间,说出对手术的顾虑,减少应激反应。制定规范化语言能让护士顺利与患者进行交流,全面与患者进行沟通,更快更准确地进入角色。

参考文献:

[1]梅静雯?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全科护理.2012.10(23)2185-2186

[2]李丛兰?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7)100

[3]覃鸣芝?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4.09(35)

[4]肖泽敏?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士理中的实施与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07.

[5]周彦娟?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0)1928-1929

[6]林秀华、施美蓉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2.6(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