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沙叶

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作为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管什么?如何管?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直接影响甚至制约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文章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政府监管的层面上提出了相关的安全管理对策和措施,包括建立安全评价体系、安全监督管理和组织方法等。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建筑安全评价体系;安全技术

安全问题于各行各业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其不仅仅是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与财务以及后勤保障等都互相关联。建筑施工安全一直是被我国政府所重视,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要求。然而,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在人员管理方面缺乏施工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形成内部安全监督机制,政府的外部监督也没有到位,行业秩序混乱,从而无法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我们需要加强施工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施工责任机制,设立安全保证机制和预警机制,并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

1引言

建筑业的生产活动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多,是事故多发行业。近几年我国建筑业的死亡率是所有工业部门中仅次于采矿业的最高的行业,损失巨大,令人痛心。虽然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强制实行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了建筑市场的准入控制,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检查力度,但伤亡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伤亡事故多主要是由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的;而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及全社会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现在需要应用科学的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做好。应认真研究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符合建筑业管理规律和项目管理特点的安全管理模式,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而努力。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兴建了更多的高层和超高层以及体系结构复杂的建筑,而且随着建筑用地资源的日趋紧张,一般的建筑施工场地都很狭小,并且工期紧迫,主体、安装和装饰交叉施工的现象较多,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出现伤亡事故的概率。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且这些因素多与管理直接相关。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1)部分施工企业将承接的工程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只收取管理费,不履行管理职责,以“包”代“管”,更有个别无资质企业违规“挂靠”,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强行施工,给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工作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2)建筑业系劳动密集型行业,现在大量民工及农村施工队伍涌入建筑市场,第一线施工多由未经专业培训的民工进行,大部分人不具备专业工人应有的起码技能,经验不足并且流动性较大,极难管理;行业工人文化素质较低,特别是安全知识水平、自我保护意识差,这也是导致事故多发的一个原因。

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的措施

1、政府部门安全管理监督对策

政府要强化监督,严格进行执法。建筑工程安全监督要从工程实际出发,重点监督工程施工现场是否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且确保工程参与各方安全责任是否落到实处,一旦发现在安全责任履行上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罚。与此同时,在法律法规上要不断的针对安全性问题进行完善,从而做到安全管理监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对策

首先,从制度上增强安全保障。在建筑工程安全保障管理过程中,仅仅只是依靠“人管人”的模式是无法真正实现有效管理的,只有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安全管理真正得以落实。具体来说,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对于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要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过程中要积极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且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操练;其次,施工单位要定期组织有关人员集中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问题。一旦发现施工设施不合格、施工作业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予以整改,并督促专职安全人员到位,才允许继续施工,而且也可通过各种奖励措施来督促安全施工;其次,提高工程管理监督人员的管理监督水平,不断更新知识。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人员要学法、懂法,切实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例如《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并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从而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再次,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培训。对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工程参与各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技能培训,且培训要落实到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从而提高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提高技工、民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3、监理单位安全监督对策

首先,分清主次,重点把关重大及危险性作业。虽然安全监理需要针对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细节,但是对于重大及危险性作业需要格外注意,因为这些项目是最容易出现特大安全隐患的,这就要求监理单位事先要对工程的施工作业进行综合分析,细分重点,有预见性的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其次,要突出“以人为本”。监理单位在安全监理过程中要与施工单位协商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避免因为疲劳作业引发操作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结语

总之,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建筑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众多。要求我们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要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水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提高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作为工程监督机构,只有与时俱进,及时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监督管理模式,就能切实做好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

参考文献:

[1]尹俊芳.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浅析[J].山西建筑,2010,(34).

[2]边寰.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现代企业教育,2010,(8).

作者简介:

沙叶,身份证号码:320103198409171776,研究方向:质量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