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早产危险因素干预措施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潜在早产危险因素干预措施效果观察

杨昌华邓丽芳侯瑞丽

杨昌华邓丽芳侯瑞丽通讯作者

(富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曲靖655500)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临床潜在早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干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定期进行产检并分娩者5318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围产期保健指导,对潜在早产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结果5318例孕产妇中,合计出现150例早产,其中自发性早产63例,占11.8%,胎膜早破52例,占9.78%。非重度子痫前期8例,占0.15%。双胎妊娠10例,占0.19%。结论导致产妇早产的危险因素诸多,在临床围产期保健工作中我们要尽可能的控制这些导致产妇早产的危险因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的早产可能性,保证产妇与婴儿的安全。

【关键词】早产;围产期;危险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115-01

早产是指在妊娠满28周却不足37周的分娩者,此时分娩的新生儿为早产儿,体重为均低于2500克。早产不利于新生儿的健康生长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存活下来的早产儿通常体质、抵抗力均较差,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合并症,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智力障碍。为此,针对围产孕妇进行早产的预防干预是必不可少,本文就我院选取的5318例孕产妇进行了潜在早产危险因素干预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产检并分娩者5318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6-43岁,平均年龄(28.5±3.8)岁。

1.2潜在危险因素分析(1)不良行为:①吸烟:在不良围生期结局中,吸烟可增加很多疾病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儿生长受限等的发生率。②饮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早产与饮酒存在相关性,少量饮酒(国际定量为3~10g/d)与早产不相关,而大量饮酒与早产的发生相关。③咖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与国之间开放性贸易交流,咖啡以闲暇交流和清醒头脑的角色进入人们的生活。目前,有研究认为咖啡因对早产有影响。④性行为:妊娠早期和晚期提倡禁止性生活,而妊娠的第4~8个月认为是性生活的安全期。⑤吸毒:不仅降低母体的免疫力,还可影响胎盘的代谢,尤其是干扰胎儿的生长发育。目前有研究证明,吸毒可增加早产的风险。(2)社会因素①种族与遗传:研究表明【1】,黑种人早产的发生率较其他种族高亚洲东方和西班牙人早产发生率低。其次,既往有不良孕产史(早产史、晚期流产史及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孕妇,早产发生率明显升高。②年龄:一般认为,妊娠年龄≤18岁和≥35岁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年龄小身体发育不成熟、激素水平不稳定;而妊娠年龄越大,卵巢功能降低、母亲并发症增多,进而导致早产高发。③近期分娩史:近期有过分娩史的孕妇早产发生率相对较高,目前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母体子宫内膜及肌层的恢复、炎症的吸收、整体免疫力以及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关。④营养状态:如果进食不足或营养失衡,就会导致各种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早产、畸形、胎儿生长受限。目前认为,孕前的身高、体质量、孕期体质量获得与早产关系密切。⑤社会经济状态和保健:孕妇的经济收入、文化教育水平、职业、婚姻以及围生期保健等也影响早产的发生率。经济收入水平低、文化教育程度低、未婚先孕者早产发生率较高职业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也与早产的发生相关【2】。(3)妊娠相关因素①多胎妊娠:多胎妊娠可导致子宫张力过大,并易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因而易发生早产。②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胎盘前置和胎盘早剥可引起阴道流血,其是提前终止妊娠的危险信号;羊水过多或过少提示胎儿异常或胎盘功能降低,往往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以减少不良围生期结局的出现;妊娠合并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均是早产的危险因素【3】;既往行子宫手术、宫颈手术(如锥切、超高频电波刀手术)以及子宫、宫颈先天性发育异常等也与早产的发生密切相关。③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源来自生活事件、妊娠特有压力、职场压力等。目前认为心理压力可以引起妊娠母体和胎儿内分泌的改变,可能机制为:在压力刺激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发生改变,进而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释放增多,引起胎盘血管收缩,产力提前发动,最终导致早产。④感染:宫内感染是引起早产的重要危险因素。

1.3围产期干预措施(1)孕期指导:怀孕后,应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通过详细的检查,早期预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根据孕妇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创建合理的孕产期保健卡,及时发放有关宣传资料,产科医生应根据孕妇时间,安排健康教育讲座时间,树立孕妇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定期监护胎儿的生长情况,查看胎儿是否存在先天性缺陷,如果有先天性畸形等问题,及时劝导孕妇终止妊娠。(2)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产前检查是发现高危妊娠的关键环节。发现高危妊娠后,应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治疗性早产率,提高治疗性早产的新生儿死亡率。孕妇若为多胎妊娠,孕期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早产的发生。如发现前置胎盘,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出血而发生早产。如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以防胎盘早剥、羊水过少、早产的发生。如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应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必要时药物治疗,以预防羊水过多。(3)加强对先兆早产的监测对早产高危孕妇,应定期行风险评估。重视对有自然流产史、早产史、围产儿死亡史、本次早孕期阴道流血、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等孕妇的检查,以便及时诊治,降低早产发生。加强对孕妇有关知识的宣教,使孕妇掌握先兆早产的早期轻微症状。

1.4统计分析: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318例孕产妇中,合计出现150例早产,其中自发性早产63例,占11.8%,胎膜早破52例,占9.78%。非重度子痫前期8例,占0.15%。胎盘早剥9例,占0.17%。双胎妊娠10例,占0.19%。前置胎盘并出血4例。胆汁淤积症1例,纵膈子宫1例,试管婴儿2例。无1例产妇及新生儿死亡。

3讨论

在早期围产保健实施过程中,应仔细与孕产妇讲解早产因素,引导孕产妇参与到自我管理过程中,树立孕产妇正确的自然分娩意识,调整产妇分娩心情,同时也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通过饮食干预、运动指导等方式,尽可能避免妊娠期疾病,降低早产出现率,最大程度上保护新生儿、产妇的安全,提升新生儿整体质量早产发生的原因涉及多方面,只有掌握了早产的危险因素才能对早产的发生进行早期干预。总之,针对有早产危险因素的孕妇进行早期预测,及时发现早产群体,并给予全方面护理、检测、药物干预,同时做好围生期的保健工作,以降低早产发生率、病死率,改善围生期结局。

参考文献

[1]GoldenbergRL,CulhaneJF,JameJD,etal.Epidemiologyandcau-sesofpretermbirth[J],2008,371(9606):75-84

[2]张东峰,姜秀波,李红彩,等.早产影响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4,11(2):102-105.

[3]赵素萍.干预性早产原因构成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0,1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