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献血有益健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科学献血有益健康

李彬

李彬(云南省普洱市中心血站665000)

【摘要】目的倡议无偿献血,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方法对广大健康、适龄献血者,按国家《献血法》规定,据个体体重每次科学采血200—400ml,两次采集血液间隔时间不少于6个月。结果普洱市中心血站血液工作顺利进展,无偿献血人数逐年增多,献血量逐年加大,2012年临床供血5.16吨,比去年增长28%,有效保证了医疗临床用血的供给与安全,保障了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结论科学献血有益健康。

【关键词】定期适量献血健康

无偿献血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项温暖工程,它密切关系到献血者与用血者的身体健康。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人道博爱的具体体现。输血是重要的医疗措施,能挽救患者生命,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血液被人们益为“生命之河”,正常人一刻也离不开它,外伤性出血、产后出血、严重烧伤、各种血液病以及施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就更需要靠输血来补充、救治。在目前条件下,尽管当今科学技术也如此发达,但是医疗用血仍然只能依赖人类自身提供才能解决,只有依靠广大健康、适龄公民的献血来获取。目前世界上已有110多个国家先后实行了“无偿献血、免费用血”制度。无偿献血已成为当今世界临床医疗用血的主要来源,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主席胡锦涛同志、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尼泊尔国王马享德拉和王妃、日本天皇明仁和王妃都以亲身经历来影响群众,使群众积极参加献血。我国献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以来,许多公民积极响应国家“无偿献血”的号召,积极主动参加无偿献血,用他们的爱心,挽救着无数患者的生命。但由于血液本身的特殊性,以及人们对血液的神秘感,致相当一部份人缺乏血液生理知识和献血知识,老认为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因而对献血产生种种顾虑,担心献血损伤元气,缩短人的寿命,而从不献血,其实这种担心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红细胞新生、衰老、死亡,从而保持血液的动态平衡,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红细胞的生命是120天,因此不献血红细胞照样还会衰老死亡。且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献血后人体造血功能受到刺激,加速血细胞的生成,造血机能更加旺盛,以适应机体新的需要。献血后约2周的时间各种血液成份就能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至于有个别人献血后感到疲乏、困倦,属正常反应,只要献血者,献血前后注意休息就可避免。据国外医学研究表明,定期献血的人比不献血的人更不易衰老,一旦遇到意外事故也有较强的耐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血液占人体体重的8%,一个体重50kg的人全身血液约4000ml。《献血法》明确规定献血条件:18—60周岁健康公民,体重:男性50kg,女性45kg以上者,经体检合格才能参加献血,每次采集量200—400ml,最高不得超过400ml,二次献血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其目的就是要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保证血液质量。所以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仅占全身总血量的5%—10%。据国内外专家研究和多年采血实践表明,这样的献血量对人体是安全无害的。相反,定期适量献血,据体重科学献血,有许多益处。倒如:献血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益长寿,献血可以降低血脂。

献血之所以有益长寿,是因为定期适量科学献血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还会刺激人体内髓造血器官,使其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不衰的造血状态,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曾有专家对66岁以上的332名献血者与同样条件下的339名未曾献血者比较,结果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曾献血者,献血量较大的存活年龄更长。

献血之所以提高造血功能,是因为献血后由于血细胞减少引起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系统,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定期科学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造血功能。

献血之所以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因为反复按规定献血会使血液粘滞性下降,起去脂治疗作用。因血脂长期粘附血管,使血管变硬失去弹性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或脑血栓。曾有专家对反复献血者26例,急性脑梗患者22例的血液流变学各项均值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反复献血组的全血黏度明显降低,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

献血之所以可以降低血脂,是因为经常按规定定期献血,减少体内血液粘稠度,再通过正常的饮水,补充了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之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综上所述,无偿献血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关注,无偿献血体现了“平时我为人人,急时人人为我”的社会共济的互助精神,是先进社会高度文明的象征。只有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才能保证临床用血的血液质量,有效地防止通过血液传播疾病,保证血液安全,保证被救治患者的安全。

目前,国家用血有增无减,仍然供不应求,无偿献血仍未普及,血液安全隐患仍然存在,倡议广大健康公民伸出友爱的手,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S].1998-10.

[2]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04.

[3]卫生部血站管理办法[S].2005-11.

[4]丁小萍,侯健.无偿献血就是储蓄健康.健康必读,2003-1:36.

[5]杜长明.献血其实很平常.健康必读,200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