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

尹邦杰

◇尹邦杰

(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资中641200)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设计、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并采用最佳教学方式,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我在近年进行了探索:

一、多样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思想政治课包含的内容丰富,有很多对高中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只是高中政治学习的理论深度较初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加深,道理比较抽象,再加上高中生对社会了解较少,因此有一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难学,导致他们产生了厌学情绪,提不起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做到深入浅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就要重视课堂导入的作用。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采用音乐导入、故事导入、新闻导入等多种导入方式。一是音乐导入,尤其是下午上课的时候,学生状态普遍不好,情绪不高,教师可以选择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名曲,对学生状态的调整有很好的效果。二是故事导入,比如在讲授《生活与哲学》的内容时,对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探索世界的本质”以及“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这些单元的讲述可以用按图索骥、画家画牛、笨人吃饼等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导入新课。三是新闻导入。政治课同实际紧密联系,特别是同当前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紧密,教师可以运用新闻来导入新课,使书中枯燥的原理变成在生活中有用的工具,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兴趣。除此之外还有游戏导入、表演导入等方法。多样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且通俗易懂,吸引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免了政治课一开始就枯燥的局面。

二、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目前,政治课之所以成为部分学生不喜欢的学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缺乏师生情感的和谐沟通。要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教师应尊重学生,树立民主的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宽容学生的错误。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看法,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上要尽量少一些权威性、批评性的话语,多一些探讨性、鼓励性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第二,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学生在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学习的热情,诱发求知的欲望,激起创造的灵感;反之,心境忧郁寡欢,智力活动便会减弱,对课堂信息的接受自然变得迟钝。这就要求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排除不良情绪,同时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情感素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产生“爱学”的态度、“乐学”的情感,课堂才会焕发生机与活力。第三,转变教学方式,在合作中增进师生情感。倡导教学方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它集中表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上,即由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变革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之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讨论,许多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在讲授“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时,在教师讲解课程基本内容后可组织正反双方同学辩论“青年成长关键是脚踏实地、重在积累还是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思考,运用所学知识科学地驳斥对方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点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还有助于拉近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增强亲和力。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参与到小组讨论之中,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究问题,近距离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感受到交际的愉悦,产生交流的欲望,这使那些原来不善言辞的学生也变得敢于提问、敢于质疑了。学生真情流露,课堂有了活力,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维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对他在学习中感知的敏锐性、想象的活跃性和思维的主动性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课堂教学应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图片、时政热点、漫画、案例等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比如,在讲授《经济生活》“多变的价格”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市场买卖的情境创设,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一些同学扮演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波动及时做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其他同学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可想而知,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必定会引起学生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形式上富有趣味性,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富有活力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其科学性、逻辑性很强。但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政治教材的迟滞性还会显现出来。教师如果过于依赖教材,拘泥于教材,课堂教学就会缺乏生活与时代气息。

第一,整合教材体系,扩充教材内容。整合就是不一定呆板地、一成不变地按教材顺序组织教学。适当调整教材编排体系,让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比如,在讲授《生活与哲学》关于主次矛盾关系知识时提醒学生要把握两条线索,一条是主要矛盾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引申到国家建设中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另一条线索是: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学会统筹兼顾,引申到国家建设中就是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不能忽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第二,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洋溢生活气息。新课改要求政治课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素材用到课堂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统筹城乡发展这一问题时,我以本县县情为背景来设置问题。我县是农业大县,为何不是农业强县?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要发展农业还要靠科技、靠投入,同时还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再加工,实现产业化经营。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第三、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强化时代气息。当今社会,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新知识、新信息层出不穷,为增强政治课活力提供了广阔天地。

五、丰富知识储备,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和知识更新的不断加快,如果教师仍停留在原有知识层次上,就不可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应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作为政治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更应潜心领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努力做到业务精湛、知识面广、文化积淀丰厚,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政治学科知识作为社会的产物,其时效性更强。因此,政治教师应不断吸纳新知识、新信息,更新知识结构,建立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能满足学生求知要求的新的知识结构。第三,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问题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作为政治教师应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探究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不断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并关注学科最新学术动态,及时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