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孟详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孟详峰

孟详峰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时代进程不断加快,科应用到个领域中,学极大地推动了电网建设的智能化实现,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现阶段我国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技术来看,其主要由主站建设、配电自动化建设以及配电设备自动化建设等几个部分组成。从配电自动化的技术特点上来看,其具有智能性、交互性以及集成性等特点,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通过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配电系统的经济效益、管理收益以及社会效益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因此,加强对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成效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我国今后的电网建设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应用成效;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建设给配电自动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丰富了配电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内涵。同时,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长期使用,它的技术经验不断累积,对配电自动化工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更好的指导性作用,促进试点工程技术不断发展,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建设分析

1.1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分析

在对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结合技术应用的实际需求、配电网建设的规模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在此基础上,要对配电自动化的主站的硬件系统和软件应用进行优化配置,对系统软件的可靠性、稳定性、开放性以及拓展性进行分析和整合。除此之外,想要提升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必须要加强对配电网的生产管理力度,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持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对GIS的应用,将相关信息导入到主站系统之中,在此基础上对配电网信息系统进行构建。同时,还应该结合配电网建设的实际需求,对主站的功能性进行拓展。

1.2建立配电终端

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试点区域内的实际网架结构、设备状况及其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可以配置的配电终端。针对网架中的关键性节点,采用“三遥”配置。重要的配电室可以增加“遥视”功能。对于网架中的一般性节点,可使用“两遥”或者“一遥”配置,在相关的分支线上安装电故障指示器或用户分界开关等基础设备,以便更好地掌握配电自动化的实时信息,及时修复出现故障的地方。

1.3使用一次网架及其相关设备对试点工程实施改造

在建设试点工程时,通常会选择配电网网架结构布局稳定和供电指标在近百分百的地区。工作人员根据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应用需求和供电可靠性指标,在试点区域进行部分网架改造工作。同时,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增加线路的联络点和分段点,增强线路之间的联络和互供能力,完善网络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根据试点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对开关站、配电室以及环网柜等基础设备进行相关性改造,可以选择性安装电流或电压互感器等基础装置,以提高配电设备的整体运作水平。

2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分析

在当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而社会中无论是个人或者是企业对电力的整体需求量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提出了环保、绿色等发展要求,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人们现阶段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电力在生产过程中的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针对这一现象,我国电力行业以及相关部门在电力能源的开发以及使用过程中,开始逐渐利用一些风能、水能等新型能源。这些能源的使用不仅能够实现环保和绿色的基本理念,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满足人们对电能的个性化需求。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导致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对能源进行生产,那么配电自动化的问题就会直接对电力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影响。因此,智能电网系统在构建以及具体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同时通过传感器在其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有利于保证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以及应用成效分析

3.1FA方式多样化,重点提高故障处理能力

结合通信条件,综合配电网网架结构和一次设备的现状,合理选择FA方式:配电主站/子站与配电终端之间具备主从通信条件且开关设备具备电动操动机构的配电线路,一般采用集中型全自动方式;配电终端之间具备对等通信条件的配电线路,则采用就地型智能分布式;通信通道性能不满足遥控要求或开关设备不具备电动操动机构的配电线路,则采用集中型半自动方式;不具备通信手段或通道性能不满足遥控要求的配电线路,在配电一次网架具备双电源供电手拉手条件时,则采用就地型重合器方式。

3.2实现信息交互与业务集成

配电业务涉及多个业务环节,配电信息量大面广,因此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系统实现信息交互和业务集成。大部分试点工程都遵循国际标准,采用信息交互总线实现了多系统的信息交互与共享集成,严格遵循数据“源端维护、全局共享”的信息交互原则,通过信息交互总线,对不同应用领域的信息孤岛系统进行了有效整合,定义了标准和统一的数据交换模型,开发了系统间的规范化接口,不同程度上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关应用系统的综合性应用,为互动化、智能化的配电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3系统建设应用主体明确

在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是要与技术特点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将其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发挥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和价值。首先,需要对配电网的整体调度和生产情况进行确定,这样能够直接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主体提供有效保障。与此同时,还需要对主站系统进行确定,这样有利于保证配电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利用调控一体化的基础平台。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还能够保证配电信息覆盖面的广泛。除此之外,还要意识到配电网一些特色功能的使用,这样能够合理口之配电网调度过程中出现的“盲调”现象。因此,很多试点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会在针对主站系统进行配置时,对其规模进行综合考量,这样能够尽可能保证一步到位,避免过多的成本投入。

3.4自动化工程技术集成性特点分析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全面实现配电运行调控一体化的技术,其功能主要建立在现代网络技术基础上实现,按照技术的高低差异,可分为硬件层、操作系统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四部分内容。硬件层是第四层,主要负责接收上层级的调控指令,并利用硬件的方式,完成对子电网的控制;操作系统层是第三层,通常由不同的软件组成,也是上层系统的基础组成,可对硬件层下达调控指令;平台层是第二层,通常以模块形式存在,是配电自动化系统模块的基础组成,主要用于支持上一层的功能需求。模块则主要由下层软件组成;应用层是第一层,在实际应用中,工作人员通过应用层下达各种指令,应用层可全面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需求的控制及分析工作。

结语

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技术特点放在首要位置,同时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实践中针对网络进行优化以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网络的升级改造,对配电自动化工程项目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是推动配电自动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在保证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能够被不断积极推进的基础上,要完善智能电力网络在其中的作用,尽可能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斌生,宋庆烁.无线扩频在江南县级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7,22(4):13-15.

[2]万浩.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研究[J].通讯世界,2018,(2):107-108.

[3]沈兵兵,吴琳,王鹏,等.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36(18):27-32.

[4]黄毅标,叶凌.浅析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J].大科技,2017,(3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