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体会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体会与研究

汪盛勇1谢士军2

汪盛勇1谢士军2(1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中心卫生院湖北五峰443408)

(2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湖北五峰443400)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5-0401-02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在临床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加强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整个医疗行业中的中医药医护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结果我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每个乡镇卫生院的所有中医药医护人员,每个村卫生室、卫生所、医疗室至少有1人以上掌握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结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是提高中医药在临床中运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医药适宜技术特色服务

近年来,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总体部署,在湖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县卫生局的精心组织布局下,经省中医院和县中医院的全力合作,给我们中医药专业人员进行了一次集中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为我们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有声有色的大舞台。在兴奋之余,也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中医药适宜技术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医药学是一个国土最大、气温带最广、人口最多、天然药源最丰富、应用天然药物防治疾病经验最丰富的中国,逐渐创立与发展的最优秀传统(人类)医药学。历经数千年,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和专业医药人员不断采集、治疗、体验与总结,终于形成了“天人一体”、“五脏一体”、“精气神一体”的科学整体观念与“全身审机论治”的综合病机诊疗,以及重视“治末病”、“治未病”与“病后调理”的防病保健理论,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即人类医学模式的奠基理论。其中有关阴阳平衡的理论,要求人体营养素需耗均衡、心态平衡、动静平衡、维持食用物和环境清洁卫生的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人类追求健康长寿的“四大平衡”科学理论。也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平衡针”、“热敏灸”、“中医经络康健仪”的理论依据。这是中医学对世界人类保健学的伟大贡献。

以人为本的医药学,需要中西医药学优势互补。实践已经证明,实行中西结合之后,中医药又开始走上健康发展大道。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更有利于学习与引进西医学先进科学成果和先进诊疗技术,以及先进的科学设备和制药设备,建立了基础实验基地与临床试验基地,编写了中医药系列工程体系专著,出版了大量具有中西医药学水平的巨著。本次培训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了专门教材《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一、二、三分册,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门编写的教材《湖北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师资培训讲义》,各县市根据各自地方性疾病又专门筛选了各自不同的地方性常见病和多发病教材。还创新了不少超过西医药疗效的新型方药。培训了专门的师资队伍,精心组织培训了各类中医药人才,进行了多媒体教学。我相信,有了先进的中医中药参加WTO竞争,我们就有机会占领较大的国际市场。

2中医药适宜技术使中医药特色服务有了新局面

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当前中医药正从容而稳步的走向世界,然而令人心痛的是事实——国内中医药却趋向萎缩,乏人,乏术的尴尬境地。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医药陷入如此窘迫的境地原因何在?(1)中医药教育弊端多多。(2)中医药现代化误导了中医药事业。(3)国家对中医药投资力度不够。(4)服务价格比使中医药陷入困境(5)中医药工作者事业心淡化等等,其主要原因是疗效普遍下降,冷静客观而面对现实,我们认为,疗效的下降不是中医本身的退化,而是源于乏人乏术,乏人乏术源于中医医、教、研、药诸多方面的严重西化。中医事业的复兴,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坚持“中西并重”,“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1]。

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具体体现。其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纠正中医西化的倾向,在中医事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挽狂澜,扶危倾,挽救于中医消亡的边缘。

中医药适宜技术,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是党关于中医工作的政策和策略的具体体现。中医药事业的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是靠政策,是能促进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的各项法律、法规,唯先有令其生存发展的政策,然后才谈得上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市场开发等。

中医药适宜技术,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简验便廉的中医药,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广大农民医疗保健的主体。不要小看几根针,一把草,恰恰是这土得掉渣儿的中医,把健康带给了广大人民群众。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医药适宜技术,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临床上的优势。是我们中医参与市场竞争的根基。我们如何恢复中医药日渐萎缩的市场,如何在日渐激烈,强劲如狼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并得到发展?我们中医药最强的竞争力,就是我们中医特色。中医药的上乘疗效,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今天才想起提高的,几千年来,原本就,几千年来,一直不断提高。现在为数不多的名老中医的高超技术,正是源于地道传统的中医特色,正是这一特色,使他们能手到病除,包括所谓的“现代病”等多种疑难病,取得了人们极高的信任度,征服了人心,赢得了市场,真正有水平的中医专家的诊费价格从几元钱上升到几百元,来求诊者还不减少,还派不上队,挂不上号,他们的年收入能从几千元上升达到十几万元,凭的不是高昂的检查费,不是昧心的药品提成,不是惊人的手术费,而是被市场所承认的真正的中医特色。

中医药适宜技术,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就能令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中医的优势和市场的强势,看到学中医学好中医的前途。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私营所有制的成分的增加,高质量的人才竞争将成为医疗市场的关键。能保持中医药特色的高水平的中医人才,在未来十几年、几十年内仍将是凤毛麟角。他们在临床上的突出疗效,必须是他们成为最抢手的竞争对象。

中医药适宜技术,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就是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医药作为一门科学,其生存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遵循其自然规律,是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借鉴其他学科的根本基础,也是我们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最基本的出发点,这已是不争的真理。

3中医药适宜技术使农村中医药工作有了新突破

纵观中医药历史,就是一部民间中医药的发展史,历史上闻名于世,流传至今的医学大家,如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无一人不是来自民间、发展于民间、成才于民间、成名于民间;再看当代的中医名家吕炳奎、董建华、何仁、彭静山等也无一不是如此,就连当今的许多重大中医药科技成果也莫不是始于民间,出自民间医生之手的,如享誉世界的治癌专家王振国,在最早研究治癌药品“天仙剂”时就是在民间。民间中医药事业是整个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搞好了,有利于振新中医药,反之则有损于中医药工作。本次培训基本上全覆盖所有村级、社区卫生室,医疗室及个体户,乡级县级中医科和康复理疗科、中医院的相关中医药人员,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适宜技术(平衡针、热敏灸、铍针),省级107项中医药适宜技术36个常见病多发病、县级10个重点疾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基本上得到了全面推广,整个中医药工作在整个农村社区得到崭新的发展。

最后,我深信通过这次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将极大的提高中医药学在整个医学界的地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找到新的奇迹,在《黄帝内经》那里是天才的直觉的东西,二十一世纪将是严格科学的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成果,因而也就确定得多、明白得多,这将是对中医的继承和对西医的超越。让我们一起共同迎接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吧!

参考文献

[1]张晓彤.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是中医药事业复兴的根本大计.

[2]王恩光.中国现代医学论文选[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