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0
/ 2

浅析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张芳

义煤集团河南三门峡472300

摘要:在社会保障水平目前的发展状况下,我们进一步对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进行了研究。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社会经济增长会远远落后于社会保障水平的增长,从而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近几年,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除了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增长波动性较大以外,基本上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对当前社保水平和经济发展现状加以阐述,并针对二者之间的不协调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性关系

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保障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是稳定市场经济环境、平衡社会公平、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经济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构建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更是一项重要任务.由此可见,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经济制度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制度.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分配不公,维护社会公平的前提;从经济层面来看,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保证.总而言之,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联系密切,二者只有相互协调与适应,才能达到一种良性循环的理想状态.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而言,社会保障水平与覆盖程度也在逐年上升,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加显现,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一: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现状

1.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社会保障水平对公民就业率有影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期阶段,重点解决的是公民的失业问题与养老问题。然而事实是,不论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过高或者过低,对公民的就业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最初阶段,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未能对所有公民提供保障,一旦一部分人因为某些因素失业而未能得到及时的社会救助,就会滋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会为社会埋下很多不安定因素,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社会保障水平对国家的经济收入有影响。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资金基本都由国家的财政部门提供,其水平发展越高,国家财政部门需要投入的资金支持也会相应增多,收入就会相应减少。近年来,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较为迅速,需要社会保障的群众越来越多,社会保障水平也呈日趋上升趋势,国家需要输出的资金越来越多。

2.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依然呈现着缓慢的增长并且有回落,对于我国的东南沿海经济的推动力明显减,国家对落后的中西部的扶持明显增强,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有一个明确的区域性,出现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这些因素对社会保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中国逐渐认识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农村保险三大保障体系的实施,反映了中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同时,社会保障的重点逐步由城市向农村进行转移。在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对于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加强了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在十八大召开前.国家制定并颁布了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理念的建设,通过构建"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全民共享的战略目标。对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说,比如对于新农合与新农保、相应的财政补贴等都是国家财政的大量投入,以确保这些保障项目的真实可靠运作,并且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1.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水平不协调

社会保障制度是同国家经济发展同步的,只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才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但目前而言,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之前过快的工业化发展导致如今二者之间存在落差,社会保障制度的质量有待提高。

2.人口老龄化是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一大难题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障的完善产生着较大威胁。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加之计划生育的影响,独生子女赡养老人压力加剧,我国当前社会保障水平已不再适应当前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

3.社会保障的出发点存在偏差

我国之前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的重点在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上,然而对于发展性保障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在看病、上学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无法解决保障对象的根本问题,致使对保障政策产生过度依赖,削减积极性。

三:促进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适应性的措施

1.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由于社保基金直接与每一个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当前社保基金运营过程中,需要在保证社保基金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社保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首先,可以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重视对市场化独立基金管理法人机构的培育。其次,还要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监管体制,以此来保证基金投资运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为了能够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建立健全社保基金运作的监管体系,并强化监管体制中的监管制度建设和监管机构建设,实现政府部门对社会保障基金多元化投资的有效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对基金资产的结构和比例进行有效调控。最后,还要重视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品种的丰富,积极拓展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渠道,加快开辟新的筹资渠道,构建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实现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有效补充,更好的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基金的长期和平衡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首先,要认识到社会现象的根本问题,制定有效的保障政策并合理规划支出数目。增加各个保障类别的资金投入,尤其是教育、医疗以及养老方面的支出,从根源解决贫困问题;其次,加大农村社保资金投入,加快突破地区间保障格局,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最后,还应扩大社保的覆盖面,增强社保的协调能力,并重视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的权力保障。

3.完善社保体系,构建科学支付

当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对于社会保障问题越发关注。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需要加快完善社保制度,构建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制度来支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是较为薄弱地区,因此需要加快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努力促进社会保障全国统筹的实现,更好的保障退休人员和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另外,还要构建科学的社保支付,针对于缴费能力相对较差的企业,需要适当放宽缴费政策,鼓励员工积极投保。针对于社保缴费及福利待遇体系做好统筹,使不同地区缴费额度及待遇水平保持一致。还需要建立漏保和重保的预防机制,积极扩大社保的覆盖范围。

4.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保制度相协调

要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保制度相协调,就要对社保支出做出一定调整,在此需要加大社保支出,防止经济负担加重现象发生;除此以外,还要调整社会支出结构,把医疗和教育作为支出的重点,根据国情合理安排支出比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今大环境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缺陷,仍有很大一部分人的生活未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物质前提,所以,在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水平,有利于我国当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黎明.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24).

[2]张怡恬.探究“社会保障之谜”: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关系辨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