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分析《非诚勿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分析《非诚勿扰》

高焱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本文主要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的理论来解释在当前媒介融合的状态下对电视节目的解读,处于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是否这一理论还适用于此,并且用三种解码的形式来看当前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编码与解码

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受到很多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影响和启迪。霍尔批判的继承了各种思想理论,才形成他独具特色的意义内涵。霍尔对编码的定义是“实践对象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以符号为载体的形式产生各种意义,他们想任何形式的传播或语言一样,在一种话语的语义链范围内通过符码的运行而组织起来。”从霍尔为编码所下的定义来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编码以符号为载体,需要了解已有信息的意义,并对这些已有的信息进行重组,并且这些重组需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运作,在运作过程中符码化。在符码的运作过程中,霍尔认为符码的意义是在随着时间和文化语境而发生改变。但在符码的形成与建构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制约,尤其是在电视节目,电影等中常常将主导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融入受众的思想之中,逐渐让社会大众接受某种框架的制约还不会导致受众对这种约束的反感。霍尔的“编码与解码”中批判了传统的大众传播研究中的线性传播方式,传统的“发送者-信息—接受者”的模式过于简单,并没有考虑到在传播过程中的发送者,传递的信息与接受者之间会存在很多问题。传递信息者即编码者在传递信息也就是在进行编码的过程中编码者的身份、价值观,所处的文化背景等不同的因素都会影响编码的整个过程,所编的码也会受到编码者的影响,而且在信息传递时也会发生扭曲,解码者同样也会像编码者一样在解读的过程中会带有个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可能会使解码者所获得的信息出现偏差,即信息对抗式的解读,也可能完全理解即是编码者对解码者霸权式的解读,还有一种可能是编码者与解码者之间相互妥协于协商。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各种新旧媒体相互融合的时代,是否霍尔“编码与解码”理论还适用于现在,很显然在这个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霍尔的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当下媒体融合时代。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同样适用于解释电视节目的传播的生产即是“编码与解码”的这一过程。霍尔借鉴了葛兰西提出的霸权理论,认为电视节目中传播的内容其中所传递的话语的权利和意识形态构成了一种主导意义的倾向,或者可以说是带有作者的偏爱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来影响受众在观看电视节目中即解码者在解释编码者所编写的符码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体现霸权的思想。可以这样说,任何社会或文化都倾向于强迫他人接受其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分类标准。这些标准构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秩序。

从2010年初起,在各大卫视掀起了婚恋交友节目的新浪潮,例如《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百里挑一》等婚恋交友的节目,并且一度成为广大观众最喜欢观看的节目,节目环节设计新颖,俊男美女更是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在《非诚勿扰》的节目中,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与婚恋观甚至更有女嘉宾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这一言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误导者观众的心理,这就会使观众在观看即在解码的过程中会得到一个与之相反的观点即一种对抗性的解读,是解码者对编码者所编写符码的意义的对立。因此,在编码者编码的过程中即传播者在传播内容时,还要考虑到解码者即受众的价值观和意见。

《非诚勿扰》中的主持人和节目中发言的心理专家,可以说是节目中最重要的编码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节目中编码过程有非常大的影响。在节目中主持人和心理专家必须要具备表现欲和感染力,主持人孟非是江苏卫视资历较深的主持人,曾经主持过新闻节目,拥有一种可以压住整场节目的气氛,而选择乐嘉,则是因为他说话特别具有感染力,在节目播出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大批量粉丝。对于婚恋类的节目,男女嘉宾可以说是这档节目最为重要的编码者,这些嘉宾的身份是不同于节目中的制片人和主持人等一些专业人士的编码,他们进行编码会带有他们自身的一些人生观,价值观的属性来呈现给观众,他们表现出来的内容更多能够直观地向观众表现他们自己。

《非诚勿扰》电视节目的观众在观看有上述这些编码者所编写的符码时会与编码者产生三种不同的解读形式,即霍尔所提到的三种解码模式。霍尔认为,“电视作品一旦完成,意义被注入电视话语后,占主导地位的便是赋予电视作品意义的语言和话语规则。此时的电视作品即变成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观众作为解码者在解码过程中会受到观众自身所处社会阶层,所受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解码的过程。观众在观看《非诚勿扰》节目时,会比较认同场上24位女嘉宾在节目中所要传达出来的观点,会比较赞同节目中所体现出的言论自由的观点,但是其中所传达出来的观点,会比较赞同节目中所体现出的言论自由的观点,但是其中所传达出的一些观念例如“结婚必须有车有房”,“绝对不找农村出身的对象”这样的言论,还是不断地深深扎入观众的脑海。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在媒介的狂轰烂炸中逐渐向着物质主义,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方向转变。

第二种解读,一般来说编码者与解码者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充满矛盾的协商过程。这些受众在进行解码的过程中,不会去挑战节目的意识形态,知识根据自己的情况获得一种适当的立场,在解码者心里永远重瞒着一种矛盾的状态。

第三种解读,对抗式解读,解码者与编码者的意图是背道而驰的,观众对节目的进行批判是的解读,显示观众即编码者的判断力和影响力,更加有利于推动媒介环境的改造与进步。这种对抗式的解读能够是解码者对编码者起到影响和冲击作用,编码者对于解码者所编写的符码并没有达到解码者所想要编写的效果。例如,韩剧大多采用的是先播一至两集让观众观看,然后根据观众想要让剧情发展的方向发展,编剧再对其内容进行编码,然后在呈现给观众。

我们能够很清楚地了解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理论,编码者与解码者在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都带有一样的。在编码解码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但是这一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对受众的研究没有深入,其次关于编码者如何在霸权之间合理权衡,继而进一步进行符码操作等的问题上,霍尔自己也认为不能说清楚,最后霍尔所描述的编码解码的图形,缺少关于解码者如何进行再生产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英)斯图尔特霍尔编.徐亮,陆兴华译.表征一一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C].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3:18.

[2]向华江.斯图亚特霍尔与文化研究的符号学路径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3]侯晓艳.斯图亚特霍尔德传播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1

[4]韩玉洁.大众文化与传媒[D]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

[5]宋远航.信息媒介受众[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0

[6]陈韵和.电影海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7]尹鸿,霍志静.《非诚勿扰》:寓情于乐[J].现代传播,年第5期

[8]张末冬.从选秀节目到相亲节目一一解析中国综艺节目的生存问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6期

[9]鲍海波,闫静静.婚恋交友节目现实困境及其人性化推进[J].东南传播,2010年第7期

[10]严英.温情理性关爱一一《非诚勿扰》改版后的新气象[J].新闻世界,2010年十月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