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克罗恩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竺正艳

竺正艳(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51811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267-02

【摘要】目的讨论克罗恩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克罗恩病的治疗首选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应劝导患者大量饮水,定期尿液镜检;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检查血生化,观察消化道出血倾向。

【关键词】克罗恩病内科护理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统称炎症性肠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同时可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病程多迁延,常有反复,不易根治。我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克罗恩病患者21例,经过治疗与护理患者痊愈,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22例患者,男9例,女13例,年龄32~65岁。

1.2临床表现

1.2.1腹泻粪便呈糊状或水样,常见脓血及黏液,每日2~3次。

1.2.2腹痛呈阵发性,程度轻重不一,多位于右下腹。腹痛常于餐后明显。

1.2.3腹块有1/3病例可出现腹块,以右下腹及脐周多见。易与肠结核和腹腔肿块相混淆。

1.2.4其他表现活动期患者常有发热,一般为中度或低热。急性重症病例或伴有化脓性并发症时可有寒战、高热。病程较长者可有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1.3辅助检查

1.3.1血液化验可有贫血、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及低蛋白血症等。

1.3.2X线检查胃肠钡餐检查可见胃肠道炎症及肉芽肿病变,如鹅卵石征、假息肉征、线样征和瘘管形成等。病变呈节段性分布。

1.3.3内镜检查病变部位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跳跃式分布的纵行溃疡,周围黏膜正常或增生,呈卵石样表现,黏膜活检有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

2内科治疗

2.1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活动期应卧床休息,应用高营养低渣饮食,静脉补充水分及营养,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腹痛、腹泻明显时可适当应用解痉剂及止泻剂,如阿托品、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等。

2.2药物治疗①柳氮磺吡啶(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适用于慢性期和轻、中度活动期患者。剂量为4~6g/d,分4次服用,一般3~4周见效。②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于重症或暴发型患者。治疗剂量为泼尼松40~60mg/d,10~14天,以后可逐渐减量至5~15mg/d,维持3~6个月。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患者具有紧张、忧虑、担心、恐惧等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首先了解恐惧、忧虑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协助患者适应实际的健康状况;讲解疾病的发病特点,配合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尽量提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了解家属的想法,改变家属的消极情绪,指导家属在治疗和护理上密切配合、关心体贴患者。

3.2疼痛的护理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性发作。护理过程中,倾听患者主诉,正确评估疼痛程度,观察疼痛性质;鼓励安慰患者,向其解释疼痛的原因、规律,协助采取舒适体位;酌情采用分散注意力等非药物疼痛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痛觉;嘱患者利用疼痛间歇期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睡眠;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止痛剂,及时缓解疼痛刺激,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高热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及出汗量。退热过程中,及时为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被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鼓励患者自理,以保持口腔清洁,做好皮肤护理。物理降温欠佳时,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使体温控制在38℃左右,减轻高热给机体造成的消耗。

3.4用药护理克罗恩病的治疗首选柳氮磺胺吡啶,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在上述药物应用中,告知患者药名、剂量、用法、功效及不良反应,磺胺类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皮疹、肾功能损害,应劝导患者大量饮水,定期尿液镜检;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能诱发加重感染与溃疡、低血钾、高血压与糖尿,应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检查血生化,观察消化道出血倾向。

3.5营养支持营养障碍(低于机体需要)由慢性腹泻、饮食减退及慢性消耗等因素所致。表现为食欲下降、消瘦。病情严重者需采用胃肠外营养深静脉滴注葡萄糖、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电解质、叶酸、VitB12及必需微量元素,逐渐过渡到口服饮食为主。与营养师共同制定营养计划,一般是以高营养、低渣饮食,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和爱好,适当调整食谱以促进食欲,合理安排进餐与治疗时间,减少餐前治疗。

4健康教育

4.1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易复发的特点,强调预防复发的重要性。

4.2嘱之宜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加强营养,并告知患者维持高热量、低渣饮食的重要性,少量多餐饮食方式的重要性。

4.3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查。疾病恢复期,防止感染,观察腹部体征,如出现腹痛剧烈、腹部包块、呕血、便血应及时就诊,并留下联系电话,以便随访。

参考文献

[1]王田福主编.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4.73.

[2]邹恂.现代护理诊断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