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教育与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实习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教育与效果评价

周锋1彭继容2

周锋1彭继容2

(1成都大学中职部(成都卫校)610091;2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610091)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378-02

【摘要】目的探讨防范和降低实习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方法选2011年146名实习护士为对照组常规岗前教育;选2012年154名实习护士为实验组,实习前一周,运用“知、信、行”教育模式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系统化教育培训。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8例,低于对照组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3,P<0.05)结论加强护士岗前护理不良事件的教育,能提高护生护理安全知识水平、强化安全意识,降低实习期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实习护士(护生)护理不良事件教育

随着病人及家属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护理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日益增多,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已成为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1]。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按操作标准,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如:病人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烫伤及其他与病人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2]。为了降低和防范护生实习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1年146名护生为对照组;2012年154名护生为实验组。两组护生均为护理专业学生,中专206,大专94;女393,男性7名,年龄17~22岁平均(19±1.1)岁。两组护生性别、学历、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护生到医院的第一天,对照组给予常规岗前教育。护理部组织护生集中学习医院规章制度及实习护士职责半天,分配到科室后,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对本科室日常工作流程、常规护理操作进行说明,熟悉环境,开始实习。实验组除给予常规岗前教育外,在进医院的前一周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的系统教育,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演示、操作技术强化练习等形式学习,然后进行讨论,谈体会并写出实习安全承诺书,才开始实习。

1.2.1岗前护理不良事件教育培训具体内容

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系统培训,知:讲授护理安全知识。首先以人民卫生出版《护理法律与患者安全》一书为监本,组织并指导护生学习。解读护理技术中易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实习中容易涉及的法律纠纷,使护生掌握护理不良事件根本原因,把先进的护理安全文化,即将“安全”整合到每一个病人,注入到每一个护理操作中,将安全提升到最优先的地位[3]。然后请了医院6位护士长,选择临床经典案例,分专题讲授,①给药错误类②医院感染类③病历书写类④标本仪器类⑤护理安全意识类⑥护理服务沟通技巧类。重点讲解她们所在病区实际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后果、防范措施,如何将“别人的教训当成自己的经验”。信:树立安全的信念,培训中组织护生讨论临床案例,情景模拟演示并分享感受,写出实习安全承诺书作为警示,将安全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风尚。行:养成良好护理行为,护生因为知识缺乏、技术不熟练、医院环境陌生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建立:“一对一”实习护士指导老师负责制[4],全程对护生进行指导,帮助她们培养良好的护理行为,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指导老师主要负责:护生执行对患者治疗时核对流程“三查七对”的监督、护理操作技术的把关、病情观察、护患沟通、职业暴露防护等进行传帮带。护生有固定老师指导有归属感。如:职业暴露防护,老师先强调职业防护知识的重要性,我国乙肝艾滋病感染病例逐渐增多,护士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其次教护生在接触患者后洗手,接触患者血液时戴手套,注射后不回套针帽,不分离患都用过的注射针头,不要徒手接触针头和刀片;配置化疗药物,戴口罩,手套,穿橡皮围裙,操作后洗净手;接触传染病患者时更应注意做隔离防护,老师检查穿戴合格后方能进入隔离区操作,操作严格执行隔离技术,甚至包括垃圾分类处理;操作一旦出现锐器伤,教会护生伤口正确的处理方法,报告程序,检验追综等职业暴露防护方法。确保实习护士的职业安全,增强她们战胜困难的能力和信心。

1.2.2评价方法:

实习结束1周内,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内容的理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再根据实习医院对护生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资料的统计。从2011年8月到2012年4月;再从2012年8月到2013年4月两组护士发生的不良事件按类别进行比较。

1.2.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1,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士安全知识理论考试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见表,通过岗前护理不良事件系统教育实验组安全知识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护理发生不良事件26例次高于实验组护士的8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两组护生安全知识考核成绩及不良事件发生例次比较

不良事件相关内容理论考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例次)

组别人数考核(分,x-±s)违纪行为给药标本暴露投诉总例

对照14673.86±5.437827226

实验15481.42±6.06230308

t/X28.035.93

p值<0.01<0.05

3.讨论

3.1“知、信、行”模式对实验组护生护理不良事件教育,提高了她们安全意识,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见表)。知:是安全行为的前提,通过老师对安全知识的解读,护士长对案例分析及护理安全的现身讲授,使护生一次次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到不良事件的危害性。信:是安全行为养成的关键,通过病案讨论,谈出感享,写出实习安全承诺书,将“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增强护生维护自身与患者安全的责任感,让安全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有了信念支配,才会有预防不良事件的积极态度,自觉摒弃与不良事件相关的危险行为,让安全成为一种行为和风尚,所以实验组护生不良事件的发生得到降低。

3.2护理学院、医院应重视护生不良事件教育。护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学院护理学生的扩招,医院每年实习护士的人数急剧上升,给护理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学法律知识普及,患者对医疗期望值及维权意识日益提高,医疗纠纷逐渐增多处理的难度也在加大,一旦发生差错事故导致了患者人身伤害,一方面引发医疗纠纷或经济赔偿,另一方面对实习护士身心造成巨大影响,乃至动摇其职业信心。所以重视对护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教育,提高其对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尽快地适应医院的环境,成为合格护士;也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的重要措施之一。

3.3护理不良事件教育培训有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实施不良事件教育,减少了一些安全隐患,但在护生实习中仍有不良事件发生的现象,因此不良事件的教育力度应加大;培训方法有待改进和完善。建议:①学院应设置与护理不良事件相关课程,编写出系统权威的教材,弥补护生护理理论体系的缺陷。②学院需同医院联手,邀请临床经验丰富护理者定期到校专题讲座,并将临床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时反馈给学院,让学生了解临床医疗护理安全现状,早期培训与安全相关知识与技能。只有从源头上杜绝护理不良事件,才能切实保障临床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爱玲,彭淑华,张华苹,等.护士参与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3):221-222.

[2]杨幸、王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20.

[3]刘义兰、越先红.护理法律与患者安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王得华、甘慧贞.加强新护士护理安全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21(14):2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