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 3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伍临莉凌凤彩

伍临莉凌凤彩

[摘要]作为现代教育的前沿——高等院校,更应该加快以科学研究为指导的改革实践,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首任,坚定不移的坚持社会主义政策,培养出四化建设所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教学理论体系现代教育理念

一、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主要体现在课堂多媒体的组合教学,广播、电视远距离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个别化交互学习及网络远程教育教学等方面,对传统教学已形成新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教师的教育理念、知识层面和教学方法都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知识的前沿高等院校,我们就更加应该紧跟步伐加快教育改革,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现状分析

多年来,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对于知识的前言,大学教育也是要不断的发展进步的。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的失业不断的加剧,学生和社会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攻击。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高校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那些方面需要改进那?笔者就针对现有的大学教学模式做以下分析:

(一)一些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需求相脱离,教学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大纲、培养方案不合理,很多大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相同专业相同模式,从东家抄到西家,不管是师范院校、工科院校、艺术院校,只要是同一专业、层次相同的学生培养模式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没有本学校的教学特色;课程体系的安排不合理,有时过分的强调了理论体系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过程中不能够分清内容的主次,过分的强调了一些东西,而忽略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二)教师是文化和知识的传递和讲授者,是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传播知识的教育者。现在在很多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的强调了讲,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不管学生是不是在听,我只负责讲。对于新时期下,教师如何定位也是当代的课程讲授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其次教师总是把学生塑造成自己认为可塑性发展的方向,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因而,教学方法就采用了单一的、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授同一门课课时,不分学生的专业、层次、知识的掌握能力,按照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三)对于实践能力很强的课程,在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和社会实际相脱离,从头到尾、从学期开始到结束,始终以课本为主,造成学生和现实社会的需求相脱离。其次,过分的强调了课本的知识,造成学生以后在实际工作中无从下手。

(四)在讲授过程中,没有案例进行讲述,理论讲的过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不能理解的透彻,造成课堂的沉闷,没有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没有案例进行教学,学生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理论知识,对新学习的知识一知半解,导致在以后的学习环节上面造成很多的困惑。

(五)很多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完全照搬高中教师的讲课方式,自己讲多少,学生会多少,没有留给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把大学生仍旧当成中学生来进行授课。不能认清楚,大学的主要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当然也不是说学生可以脱离教师的教授自己学习,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探讨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六)一些地方信息化教育推广的不够,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推广信息化教育的同时,现在很多教师过分的依赖计算机和多媒体,上课常常更不不进行板书。我们说对于重点内容,重点语句,还是应该进行合理的板书的。当遇到复杂问题需要分析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讲一步板书一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七)强调了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的淡漠,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兴趣的冷淡。因为师生之间交流过少,而现在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比较脆弱,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疾病,又没有正确的渠道进行排解,从而形成一系列问题。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排解学生的心理疾病。

(八)传授的知识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1.教材的选择过于陈旧,导致知识不能更新。2.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和社会的需求相脱离,不能及时的了解社会的发展需要,总是后知后觉,造成知识的陈旧。

三、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

(一)改革的内容:1.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2.从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技能上面进行改革;3.从教师定位上面进行改革;4.引入大量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的模式;5.加快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育;6.增强实践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7.多和学生交流,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8.多留心社会上对本学科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推荐学生去相关单位实习。

(二)改革的目标: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计理论可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现代化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步骤

(一)从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1.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应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网络来帮助自己学习;3.根据本学校的特色,适当合理的安排培养计划,根据培养方案制定出适合的教学大纲;4.合理安排课程体系,对于可上可不上的课程进行删除,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课程安排的不合理不但浪费了教师的资源,也耽误了学生的时间,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5.教学内容过程中分清主次,不要不分主次什么都讲,适当留一些问题给学生分析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教师定位,教学,教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实施方法:1.转换师生角色,采用灵活教学方法1)在很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吸引学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3)分清学生的专业、层次、知识的掌握能力,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教师的合理定位,应该很清楚知道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不要老想把学生塑造成自己想塑造的模式进行培养,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

3.引入大量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的模式。1)对于基础理论比较强的课程,光是对理论进行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了学生的便于理解,要引入案例教学模式,在引入案例进行教学时,合理的选择案例也是十分重要的。过于简单的案例对以后分析难的问题没有多大帮助:过于简单的案例可能导致学生不能理解;过于陈旧的案例,浪费学生的时间,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知识更新的需要,因此,选择好的案例也是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2)借助于实际案例,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4.在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同时,对重点内容适当进行板书。1)教师不能过分的依赖计算机和多媒体,要适当进行板书。尤其是对于重点内容和知识点,更应该进行板书;2)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时,教师应该讲一步板书一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加强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适当保留和应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强调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也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教育方法。让学生适当的用笔做做练习也是必要的;上课对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也是必须的。

6.加强和学生的交流。1)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要留5到10分钟解决学生在听课中遇到问题,每隔一个月,采用无记名书写意见的方式让学生给任课教师提教学意见,教师认真阅读提出的建议,对合理的意见虚心接受,进行教学的改进,我们通常说的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一到两周要有1个小时左右的答疑时间,在答疑课上,学生和教师可以单独进行交流,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意见,也可以和教师探讨学习方法和体会;3)有意识的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在教学内容、进度等方面听取学生意见,除了学习上面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和做人的道德标准。

7.高校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时代与时俱进的新型高素质人才。这里面一个强调的是知识不能与时代发展的需要脱节;另一方面要求是强调人才在具备科学知识的同时,其个人品德也是时分重要的。针对这两个方面,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以自己为榜样,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俱进组织一些有项目的教师,带领学生,指导他们进行的实际锻炼。和一些公司定好用人协议,由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根据公司的需要培养出符合公司实际需要的人才。

8.对于工科性高校应该合理的建立现代训练基地。训练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硬环境。它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训练设施不但先进而且完善配套;二是与现代企业生产实际相挂钩,突出动手能力的实际培养;三是各项软件到位。在训练基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即锻炼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又锻炼和他们面对困难的应对能力。因此,建立现代训练基地,不仅能促进学生快速掌握现代企业技能,而且能推动理论教学向纵深发展,更是学生与社会实际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保证。

五、结论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展教学改革要吸取多方面的教育理论养分和教育教学的方法。作为高素质人才教育的前言高校,总结以往的教学改革经验是尤其必要的。作为国家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始终要走到时代的前端,因此国外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他们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而不能照搬过来使用,要结合本国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本文是根据现有的高校中的教学方式的弱点,注重综合自己的教育经验,除了书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建设适合本校学生实习的实习基地,带领学生共同实验、分析、探讨。尽可能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促进教育成果向工业化产值转移,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教育思想、内容、从而推动教育理论和社会实践相挂钩,在强调知识的同时,学生的道德的培养,心灵的教育都必须同步发展,达到真正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能力。同时还要结合本学校的特点,提出特定的培养方案,具有针对性的培育出为四化建设的需要而培养出特定合格的人才。

注:

[1]伍临莉,谌章义.怎样当好新课改革背景下的教师[J].科学管理文摘,2006,(1):33-34

[2]王小新.教师在新课改实施中的教学观念冲突及其消解[J].现代教育论丛,2009,(03):35-38

[3]封子春.论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教师的转位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民营科技,2009,(01):60

[4]廖华红.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D].华南师范大学,2003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华国栋.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2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邮编:471022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JKGHAD-0356)基于信息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