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杨圆圆叶蓉董旭南

杨圆圆叶蓉董旭南(通讯作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30054)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知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手卫生的知晓率,从而达到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方法选择易发生感染的15个科室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卫生指征认知的正确率较高,认知正确率绝大多少在90.0%以上,但对手套的使用和快速手消毒剂的正确使用的知晓率较低。结论医院应广泛宣传,营造重视手卫生的良好氛围,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手卫生意识。

【关键词】医院手卫生知晓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056-01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医院感染率和次感染率分别为7.5%和8.3%。由于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感染者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的30%,比其他传播因素的危险性更高,而规范洗手可使医院感染下降50%。所以,调查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从而达到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

1.材料和方法

选择易发生医院感染的CCU、ICU、烧伤病房、新生儿、血液科等15个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有被调查人员基本信息、当出现一些情形时是否需要执行手卫生、影响手卫生执行的主要因素等。此次共发放调查表300份,回收246份,回收率82.00%,其中有效问卷217份,有效率86.59%。

2.结果

2.1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指征中洗手情况的知晓情况

表1对手卫生指征中洗手情况的知晓情况

项目是否正确率(%)

双手有可见的污渍或被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2130100

直接接触每一位病人的身体之前204995.8

每接触一位病人完整的皮肤之后(如测量生命体征等)208597.7

执行医疗护理操作戴无菌手套之前2011294.4

脱去手套前(包括一次性和非一次性手套)1189555.4

静脉抽血或动脉抽血之前208597.7

注射之前(包括皮下、皮内、肌肉注射)210398.6

放置中心静脉、周围静脉导管或动脉插管之前210398.6

进行其他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之前(如导尿、吸痰等)2130100

接触病人的粘膜、不完整皮肤之后2130100

接触病人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伤口敷料滞后211299.1

手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至清洁部位之前210398.6

每接触一位病人周围的物体之后(包括医疗设备)1922190.1

在处理完被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被服器械设备物品后2130100

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指征中相关洗手内容知晓的正确率较高,除脱去手套前是否洗手(55.4%),其余内容知晓的准确率均在90%以上。

2.2医务人员对使用手套的认知情况

表2医务人员对使用手套的认知情况

项目是否正确率(%)

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1619792.5

戴手套前无需洗手720696.8

摘手套后无需洗手2119290.3

处理病人后要摘手套2031095.7

处理一个以上病人时要更换手套2031095.7

处理同一个病人从传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1872688.2

一次性手套可以重复使用0213100

医务人员对使用手套的认知情况较好,各项内容的准确率基本上都在90%以上。在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有16人认为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占92.5%;有21人认为摘手套后无需洗手,占90.3%;有26人认为处理同一个病人从传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不用更换手套,占88.2%,这一比例偏低。

2.3医务人员对快速消毒剂的认知情况

表3医务人员对快速消毒剂的认知情况

项目是否正确率(%)

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完全可以代替洗手4117280.6

使用时应该将产品涂抹至所有手部皮肤,揉搓至干1813284.9

必须在双手干燥情况下才可以使用1833086.0

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可以同时使用抗菌肥皂1199455.9

医务人员对快速手消毒剂的认知情况不如洗手的相关内容及使用手套的认知情况好,有80.6%的医务人员认为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完全可以代替洗手;对使用快速手消毒剂的相关要求认知不到位,正确率在80%左右;而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可以同时使用抗菌肥皂知晓的正确率仅为55.9%。

3.讨论

3.1手卫生指征认知的正确率较高,认知正确率绝大多少在90.0%以上。但是对脱去手套前是否需要洗手的认知正确率仅有55.4%,说明这项是个误区,在今后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中应重点加强对认知正确率较低内容的培训。

3.2在有关手套的使用方面,仍有7.5%的人认为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3.2%的人认为戴手套前无需洗手,4.3%的人认为处理病人后要摘手套和处理一个以上病人时要更换手套。据文献介绍乙烯手套有6%-63%,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因此不能完全保护医务人员,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因此戴手套并不能完全代替洗手。

3.3对快速手消毒剂普遍缺乏正确认知,对快速手消毒剂的具体使用方法也缺乏正确认知,特别是对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可以同时使用抗菌肥皂认知正确率特别低,只有55.9%。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第14条中明确提出:医务人员手只有在无可见污染物时,才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4.对策

4.1加强培训,提高手卫生意识

医院应有计划地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宣传培训,采取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群体洗手依从性的差异,开展目标、内容、形式不同的教育,多举办集中讲座,学习手传播疾病的重要性及洗手的意义、洗手指征及培训正确的洗手方法。将卫生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下发各科室,定期组织学习、考试,普及标准预防知识。

4.2广泛宣传,营造重视手卫生的良好氛围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手卫生知识,加强对实际工作中“手卫生行为”的警示标识,在科室醒目的地方粘贴标语,在水池旁张贴洗手步骤示意图,在公共场合张贴洗手警示图;在治疗室、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及医院保洁工人工作间张贴手卫生宣传画、制作手卫生宣传栏,设置洗手信号提示,既便于护理人员学习又起到提醒作用,形成浓厚的手卫生氛围,从而培养自觉手卫生习惯。

4.3制定有效的控制制度,加强手卫生监督、指导力度

医院应制定健全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洗手消毒制度、考核制度与奖惩措施。将终末质量监控与环节质量监控相结合,定期对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提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充分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对本科人员执行手卫生制度的监督与指导。不定期对各科室工作人员的手进行抽样监测,尤其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科、ICU、检验科等重点科室重点岗位医务人员的手,按规定每季/月采样做细菌培养,并将每次检查监测结果及时反馈至被查科室,并将其纳入职工技能考核与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评价进行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