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学生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学生成长

邵丑德

□邵丑德

〔摘要〕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抓住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契机,善于用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健康的心理师

生关系情感体验合作作文教学

当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比较普遍。由于家庭不和、长辈溺爱、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部分中学生在与人沟通、待人接物方面存在障碍,在学习、情绪、意志、个性、习惯等方面出现问题,成为心理问题学生。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已成为语文教师研究的又一新课题。

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抓住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契机,善于用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指导,以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面、学生的独立性和日益增强的成人感的需要。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地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诚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就会发现语文课本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自强不息,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如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羚羊木雕》一课,表现了朋友的珍贵,友谊的重要。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人物中去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培养自己为他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目前在校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为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不健康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养成自私,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的不良性格,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目标分享,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社会学习,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集思广益,遇到争议问题自己找相关证据驳倒对方,很少出现蛮不讲理的现象。长此以往,这些学生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又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既学会了与人合作,又学会了关心、鼓励他人,为他们今后在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优化作文教学

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内在动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记录。因此,抓住这一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把对整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相结合,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们倾吐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可以相机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通过作文、日记等作业的批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作文、日记常常清晰地显露出学生心理活动情形的轨迹,特别是日记,更是学生敞开心扉的窗口。在批改时,一定要认真揣摩、分析,对其思想上的偏激,看问题的片面,给予正确的指导。作文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中学生作文源于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人和事。从他们的作文中,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以及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具体看法。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反过来会促进作文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5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期望

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学习的期望,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当教师采取的方法合适,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语言,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学生的作业完成、问题回答、活动参与等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赞扬和鼓励,让学生重拾自信。即使学生作业有误、回答不对、参与性不高,教师也不要先急着否定学生,而是要耐心地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指出其不对之处,帮助其改进错误,不断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决择,而是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自己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王甫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