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

周文雨

周文雨射阳经济开发区水利站224300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民生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加大了农业水利建设的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对策

引言

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和水利工程管理是分不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命脉,同时也是我国农业得以发展的基础[1]。为农业的抗旱抗涝、粮食的增产、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有利于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因而,必须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而发展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农业耕地灌溉和农村乡镇饮水而建设的农田间的灌溉、排水工程、小型水库、蓄水池、抗旱抗涝灌溉调节工程、水井等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与农田耕作、农民群众的日常劳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型水利工程已覆盖了我国所有的农田灌溉、排涝及抗旱的面积,是农业水利工程的最后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生产和农民的利益,是新时期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未来还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配套实施不完善,老化严重且失修

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存在老化失修的现状,大幅度的降低了灌溉用水的使用效率。主要包括水利工程的蓄水能力降低、灌溉渠道的通畅度下降、给水供水站排涝能力减退,水利工程设施的完好率较低,同时还存在严重的水浪费现象,大幅的降低了农田灌溉用水的平均利用系数,我国大部分农田用水的平均利用系数在0.45左右,比发达国家的水平(0.7到0.8)低很多。另外,还存在节水工程建设不到位的现象,仍以大水灌溉为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不完善,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2]。

2.2工程管理权责不明确,农民参与度较低

对于投入使用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采取粗放式管理,缺乏科学的、必要的维护和改造,没有专门性的监督和管理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日常的维护和检查。大部分人的观点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政府负责建设的,维护和管理不是农民负责的,农民只负责使用,使得农民在使用这些水利工程时存在很大的自我性、随意性,自觉维护和管理的意识较为缺乏。比如一些农民为了灌溉方便,任意开挖渠道、移动机泵等。另外,没有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制度,管理责任不明确,而影响到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质量。

2.3工程管理投入不到位,运行资金较缺乏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是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的,而这些资金大部分是来自水费收入和农民的集资。水费普遍较低,人们对集资的标准很难统一,尤其在偏僻地区,因经济水平较低,集资较为困难,影响到运行和管理资金的筹集。资金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资金投入不到位会直接降低农村水利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到水利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行。

2.4工程产权不明晰,管理主体缺失

由于历史和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产权归属不明晰的问题,使得管理主体缺失,管理责任落实不下去。集体所有制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基本流于形式,存在产权和责任不明确现象,导致无人管理。产权的不明晰,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投入资金建成后的农田水利工程都是由乡镇相关部门管理,水利工程属于国家,而使用权被承包了,更加使得产权和责任难以明确。同时,我国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未能够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标准。

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3.1转变观念,提升全民参与度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因此,各个地区的农田水利管理单位应该严格落实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建设管理并重,管理就是效益”的观念,准确的把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点。加大管理资金的筹集,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强宣传,强化农民的参与管理意识,提高他们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3.2明晰权责,完善管理机制

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明晰产权,科学合理的分配产权和用水权,进而确定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各级水利管理部门应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3.3管护分开,培养高素质人才

要积极转变“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建立“农民为主”的水利工程管理方式,让农民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中去[4]。

4.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程,是新农村和“三农”建设的重要基础性设施。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和改革是深化农业改革,提高农业生产力,推进新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因此,在小型农田水利管理工作中应积极转变观念,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并让他们主动的、积极的参与管理;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明晰产权,落实责任机制,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性;同时,还要强化专业人才培训,提高管理技能,进而促进我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保障农民的灌溉用水权利,促进“三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跟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32,5(20):14-16

[2]吴建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7):201-202

[3]胡学良,李燕妮.湖南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建设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25(10):58-59

[4]吴昌成、朱世旭、刘迎春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考[J].江苏水利.2010,16(01):141-142

[5]胡志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D].2012,5(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