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景观保护理念的园林景观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基于乡村景观保护理念的园林景观规划

汤仲庆

浙江龙晟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随着人类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建设美好的乡村景观,已经成为村民们共同的期许,那如何保护好乡村景观,让乡村景观不断地发展、传承下去就变得非常重要。同理而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也是出现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并且已经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靓丽风景,那该如何保护好园林景观的文化传承发展。本文进行简单的分析基于乡村景观的保护理念的园林规划。

【关键词】乡村景观;景观保护;园林景观;生态平衡

乡村景观是乡村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的综合体,是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伴随着乡村景观的出现,在城市的建设当中园林景观也不断涌现,获得了广大城市居民的喜爱,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都选择在园林中观赏游览一番,既陶冶情操又舒缓工作中的压力与烦闷情绪。但是乡村景观和园林景观的文化保护也变得至关重要。下面先了解下乡村景观的发展保护,这对于园林景观的保护也起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乡村景观发展保护

(一)乡村景观的发展

乡村景观的建设离不开乡村文脉,乡村文脉是由乡村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下来是贯穿乡村景观发展的主要框架。这里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兴元素的积累沉淀。乡村文脉的发展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例如新旧建筑的融合、新旧文化发展的融合,对于新旧建筑的融合方面,首先乡村居民不应该一味的一新换旧,应该保留旧建筑的精华部分,不能完全摈弃。应该加以改造,让其符合现代社会的居住功,配上现代的设施,让传统建筑,发挥其更好地作用。新旧建筑相互融合,共同在乡村景观中重组融合。新旧文化的融合,就要做到对传统文化要加以传承,但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上新文化的科学创新形成新旧文化的完美融合[2]。

(二)乡村景观的保护

美好的乡村景观离不开对它的保护,这是所有村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乡村景观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他的协调性和整合性。整合性的保护主要体现了,新旧事物的完美融合,它将旧事物去其糟粕加以新事物整合,力求将乡村景观的特色与延续纳入乡村景观的保护当中。另外就是整合当中新时代文明的保护,并且要传承和发展乡村景观的特色这也是整合性保护的前提,以突出时代的发展为目标[3]。

在乡村景观的全面向前发展的过程中,要整合前进,不仅在于乡村景观具体的建筑中更在于乡村景观带给我们的文化内涵的整合,因为乡村景观所处的地理区域一般都是依山傍水,风景无限好。整合性的文化内涵就在不要破坏山水间和谐的一草一木的自然生态平衡,那都是大自然完美的杰作,肆意的拔出毁坏,除了会将乡村景观的文化特色消磨殆尽还影响了自然地生态平衡,从长远而看,对于人类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里就应当协调发展,在不破坏山水的整体格局下,尽量做到适应自然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对那些具有历史见证意义的特色加以修葺、营造来突出它的历史文明特色。当然,在不破坏这里基本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加以改造,这是乡村景观保护理念协调性的重要核心。

二、园林景观保护理念的规划

(一)园林景观基于乡村景观的保护来进行规划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理解乡村景观的规划理念。乡村景观的设计理念首先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装点自然,在此基础上建造建筑,用建筑来体现乡村景观的山水秀丽,田园风光。它是通过乡村的整体性来构建筑的整体景观,与田园间的山水等自然因素相结合,在设计理念中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乡村景观中的自然景色全貌,只是加以巧妙地融合。对于自然景观意向的强化,首先在保护和利用自然山水上,园林景观的规划也应遵循这一道理,在城市的园林景观中,应该在保护原有的自然特色中加以城市的思维理念,在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设施的建设、改造,相互间和谐发展,这样既不影响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又可以让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4]。

(二)生态主义的规划的设计

随着生态浪潮席卷全球,人们不得不站在科学的角度来重新规划园林景观行业,园林景观的设计师们也开始将生态发展步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去,设计已经不再是拘泥于一角的景观设计或只是纸上谈兵的空谈。设计师们,已经开始对于园林景观的整个生态设计理念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思索,对于生态设计场地的尊重基础上,进行符合生态发展规划设计,关于物质的循环利用、资源的整合、场地的维持保护都加入到设计规划的考虑中,而且进行不断的探索,对于生物、水文、环境、污染、森林、城市生态学都进行严密的思索探讨总结,希望得出一个最好的答案,来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但值得一提的是生态发展的可持续已经放在了园林景观规划的核心位置,这也说明人类的保护生态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5]。

三、园林景观的发展与保护

(一)园林景观的发展

园林景观的发展,不单单是园林景观行业的发展,更是园林景观文化的发展。园林景观文化的产生时期比较早,大约是公元前3100到2300年,至今为止,在这漫长的园林景观文化发展中积累了很多的历史文明。关于这些历史文明的传承,对于当代社会的我们来讲要做好这些宝贵文化的保护发展工作[1]。

园林景观现代文化的体现就在于,意与形的结合,形就是指园林景观的外形,唯独一个“意”字,难以捉摸,它指一种园林景观的文化意境,一个园林景观的文化底蕴是非常的深厚的,他是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意境的体现在于园林景观建设发展中一草一花一木中,设计师在设计中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将它们在不破坏本身的生态平衡发展过程中加以现代建筑的巧妙融合,体现其文化内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景观得到了更过人喜爱和追捧,在各个城市地区,园林景观的修建也日益增多,园林景观不仅可以让城市居民放松心情,也为其城市的绿色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对居民的身体状况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6]。

(二)园林景观的保护

园林景观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除了为城市空气净化发展贡献外也为人们的生活在工作之余有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场所。我们在享受到园林景观带给我们的好处之余,也应该保护园林景观的发展,首先除了园林景观的定期修葺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对其环境的保护。比如,不乱往园林景观中扔垃圾,不破坏园林景观的建筑,最重要的是保护园林景观的生态平衡,让其可持续发展下去,对于我们的家园我们要有主人翁意识,遵守园林景观的文明规定。不破坏我们的家园,去美化保护我们的家园。让园林景观在城市里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当然我相信最后受益的还是我们。

结语:

园林景观的出现发展是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它是社会文明下的产物,园林景观在带给我们观赏之余,更要求我们保护好园林景观的发展,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像最早的乡村景观一样,村民们只有保护好乡村景观,不破坏其生态平衡的发展,乡村景观才得以生存传承下来,这也体现了人类素质的不断提升,从侧面也可以看出社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伟.基于有机化发展的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D].西南大学,2007.

[2]胡慧琴,温汉平.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4,(3):76-77.

[3]陈虹.基于生态理念的乡村景观更新规划研究--以漳州长泰“慢客村”为例[J].现代园艺,2013,(16):116-117,119.

[4]石慧.浅谈园林景观的理念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158.

[5]李晓芳,闫二矿.城市园林景观中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J].长三角,2010,04(7):65,67.

[6]吴松炎,叶仙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9):1056-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