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失眠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神经内科失眠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张树玲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方法在辅助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效果观察,治疗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十安神药+吴茱萸敷贴涌泉穴的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安神药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8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24例。结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根据疗效认为综合护理方法辅助治疗失眠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关键词:综合护理;穴位敷贴;失眠;效果观察

失眠是指在合适的睡眠环境中不能进行正常的睡眠,主要表现为人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过早觉醒和睡后无恢复感,可以引起躯体功能障碍或明显不适感,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原因、个体因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目前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睡眠的质量,且副作用较大,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出现失眠是常见的临床症状,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共研究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神经内科住院伴随失眠的病人120例,观察吴茱萸敷贴涌泉穴疗法辅助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情况,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坤有关失眠诊断标准,选取120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纽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男22例,女38例,年龄30~60岁,平均45岁。病程半月~3年。对照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28~58岁,平均42.5岁,病程半月~4年。

1.2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拟定。纳入标准:①失眠典型症状,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无法入睡,白天昏沉欲睡,每天睡眠不足,持续1个月以上者。②有反复发作史。排除标准:①具有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引起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精神病患者。④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1.3统计学方法组问比较应用检验,实用SPSSl7.0软件包进行统计。

2治疗与护理方法

2.l对照组从产生失眠的环境因素、个体因素、精神因素、情绪因素等原因人手进行治疗与护理,①协助患者适应医院的住院环境,消除环境的陌生感,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②通过对疾病的讲解,帮助患者及家人正确认识疾病的原因、发展及个体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使其正确认识疾病并接受治疗。③适当的进行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嘱患者心情放松,保持乐观的心态,消除紧张焦虑的心态。④正确掌握睡眠的方法,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唾前不做剧烈的运动,不喝茶、咖啡等不利于睡眠的饮食和药物。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吴茱萸敷贴涌泉穴疗

法。将适量吴菜萸研末,用米酷和蜂蜜调成糊状,敷涌泉穴,位于足心,盖以纱布固定外贴胶贴,每晚足浴后1次,次日早晨取下,3d为1个疗程。

3结果

疗效标准观察,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失眠的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吴茱萸性热,昧辛、苦。人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具有安神定志之功。涌泉穴是人体位置最低的穴位,可引气血下行,升降要穴,刺激涌泉穴可宁心安神。由于此方法简单易行,安全而无副作用,且治疗各科疾病确有良好的效果,故临床应用较广。穴位贴敷疗法,是

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采用穴位贴敷法具有双重作用,既可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又可使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循经络传至脏腑,发挥药物的作用,以调节脏腑的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组临床观察吴荣萸敷贴涌泉穴对于失眠的辅助治疗具有较明显的疗效,本法具有简单实用、经济实惠的特点,降低西药的副作用。其独特的精法,既有别于现代医学诊疗方法,又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和临床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邵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187

[2]邹迪,董宇翔,孙明然.涌泉穴临床应用探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