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3

应用型高校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宋祺,孟利,李军卫,沈振华,赵运铎

宋祺、孟利、李军卫、沈振华、赵运铎(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150086)

摘要:以黑龙江省应用型高校为例,阐述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方法,以及提高教师双师型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途径,对实践教学的体系化、层次化和特色化进行了初步思考,同时介绍了黑龙江东方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进行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服务龙江;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

本文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建筑学专业为例,对其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以“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龙江经济,特别是推动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战略。作为新建本科高校,刚刚经历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更好的提出了以服务地方经济,立足行业需求为目标,着力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目的就是为龙江发展培养出合格人才。

一、服务龙江,特色培养的思考

由于区位、师资、生源、社会影响力等因素影响,各校建筑学办学水平不同,黑龙江东方学院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九所民办高校之一,建筑学专业随着学院发展不断改革,只有坚持特色发展,坚持符合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具生命力,更具活力。

(一)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决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案制订,也是办学定位的问题。根据我校的情况,笔者认为,“上手快、留得住、能发展”是初级目标,即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快速适应工作;具有职业素养,成为企业首选人才;具有前詹思维,有一定发展潜力,能实现自我腾飞。若上述为初级目标,那么“立足龙江发展、放眼全国行业”则是终极目标,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龙江经济建设提供优势人才,同时放眼全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培养特色行业人才。总之,我校建筑学专业定位在:培养具备建筑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了解掌握方案设计的程序和做法,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类相关软件进行制图与表现,懂得现代建筑学科的发展规律和设计理念,熟悉建筑设计规范与结构构造形式内容,通过一系列类型的建筑设计实践训练,培养准职业建筑师或建筑设计技术高级绘图人员。

(二)因材施教。学院从开始招生起,经历了由专科到本科,由三表招生到二表B招生的过程,学生入学分数有较大变化,如何将入学只有四百多分的学生,培养成公办二表学生的水平这是个艰巨的课题。同时,要考虑到创新型社会需求,及行业地方需要,所以我们学校要给学生充分发展的平台。不仅要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将八个学期模块化处理,整和校外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等等,还要细化目标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方法,专业能力指标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增加平时成绩量化考核项,无论考核方式为考试、还是考查,均应明确平时成绩分值。考试课、考查课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堂出勤及表现、课堂笔记、课后作业、随堂测验,并根据不同课程性质进行不同处理。改革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将平时设计草图(40分)+最终绘制成图(60分)=100分,设计草图包括调研报告10分,(总)平面10分,立面10分,剖面10分;如建筑师技能训练(毕业实习)考核,要有企业、设计单位的实习证明,每天要有实习日志,每月或半个月要有阶段性实习设计成果,企业设计师、工程师要给予指导,并签署意见。此外,要注意锻炼学生视觉表达能力和成果展示能力,要求学生运用PPT等技术,在全班宣讲自己的方案设计,由师生共同点评,师生互动反馈,形成良好的效果。

(三)引申。开放式办学,将企业、科研院所、设计单位与学校深度融合,改变一味索取的单一的合作,民办高校建立更灵活的体制机制,变单赢为双赢,组建联合体,促使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条龙,终极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如我院与北京华通建筑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的合作,由最初的就业接收4个毕业生,到深度合作,让学生在第七学期深入企业毕业实习,双方进行双导师培养(教师和工程师或设计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让企业拥有良好的员工储备,同时让学生更具职业素养,企业选留毕业生到该公司就业,现已经实现充分合作,共接受实习生50余人,就业30多人。此外,还要思考校际合作、国际交流,为学生成长成材提供服务。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体系化、特色化

建筑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黑龙江东方学院从立校起,变建立了教授治教的制度,聘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授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科负责人,全面负责学科建设,为此我们学院的建筑学专业可以说是“血统优良”,随着经济的发展,为适应社会、市场需要,就必须走出特色,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上走出特色,教学改革成体系。

(一)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实践四个能力指标。人才培养计划这是教学的纲领,改变公办大学传统培养模式,我们以极大的改革力度,对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任意选修课、公共课进行了大幅调整。对于要求掌握的能力指标,要进行强化,明确通过哪些科目、课程训练,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算合格。

建筑学专业有五年制和四年制两种,黑龙江东方学院采用四年制,分为八个学期,规划布局好八个学期内容,课程体系衔接有序十分必要。在吸收哈尔滨工业大学已有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整合分析,确立阶梯式三要素能力指标体系。一年级通过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基础、建筑绘画、阴影透视画法几何、写生实习,使学生达到建筑识图、制图能力与基本建筑形体塑造能力;二年级通过三个方面构成学习、四个快速设计、工地实习、计算机软件类学习等,使学生达到准确理解建筑构成与软件应用的能力,调整分析与一般设计能力;三年级通过居住区原理、室内原理、三维渲染、设备(水、暖、电)、四个设计、采风实习、施工图技术等,使学生达到规范化设计与计算机表达能力、快速设计、推介设计方案的能力;四年级通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使学生达到综合设计与表达能力、组织协调相关专业的能力。四个能力指标是阶段式、推进式的,影响着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方向和内容。

(二)专业学习特色明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我们要求学生必须了解行业规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注重在日常设计中,掌握行业规范。加强建筑法规等课程理论时数,强化软件运用学习,引如数字化设计技术,如BIM设计软件,务必使学生掌握行业先进的软件技术,达到熟练水平。身处黑龙江,更好学习寒地建筑特点,将寒地建筑相关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节能环保等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等等,注重采风、设计调研、日常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之间衔接,让实践与理论形成体系化,培养学生有特色实践能力。

随着数字化在建筑设计的应用越来越广,如何紧跟市场需要、行业需求,一直是黑龙江东方学院建筑学专业不断改革创新的动力,以BIM为导向、以寒地区域特色为特点,这是个切入点。同时,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国内优秀设计院所、企业合作,主动以课程为依托,解决企业需求,实现企业、科研院所与学校的充分融合,一个年级可以联合设计一至两个企业方案,各班进行比学赶超,充分发挥学生创新思维和奇特想象空间,形成不同风格的设计方案、设计图纸等,让企业、科研院所的设计师来校讲评,将学生提前引入企业职业实战,即可增强学生职业素养,也可培养学生学建筑热爱建筑的兴趣。此外,根据企业需求初引入BIM设计软件技术外,还要改革课程体系,以用人单位需要决定能力指标的确定,形成以主干必修课为主体,辅助设计限选课为辅助,相关专业知识限选课为补充的三要素。

(三)建筑文化月,丰富第二课堂建设。科技文化的影响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我们学校建筑学专业来说,营造良好的学风,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文化活动,为此,我们拟将设计大赛、仿宋体字比赛等校内文化活动与省级、国家级专业学生作品比赛有机结合,以赛事的题目融进平时课堂作业中,力求达到以赛促学,让老师指导学生,形成同学合作奋进的良好格局。另开辟书香建筑博学讲堂,邀请建筑大家、企业设计院所建筑师、行业领军人物、毕业生优秀代表为同学们做讲座,传递不同角度的声音,使学生们开拓思路,了解最新建筑动态。丰富第二课堂,让师生参与国家级、省级竞赛,锻炼了师资队伍,培养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打造优秀学风。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索。教育的关键在于师资,师资的关键在于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师资。黑龙江东方学院目前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改革,建筑学专业现有教师8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7人,具有国家职业注册建筑师1人。由于我院的民办性在师资引进有一定的难度,但在采取了符合建筑学专业特点的措施。不但吸收省内重点高校兼职教师,同时聘请行业企业的注册建筑师来校执教,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另外,对自由专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输送培训,注册建筑师资格考取等等,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人力保障。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实践教学基地是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我校立足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思考布局,依托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以哈尔滨为中心,覆盖齐大佳牡鹤,着重在高新技术、特色旅游、工业走廊、生态保护上有作为,并运用绿色建筑、寒地建筑的技术,为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工程提供建筑人才。除在黑龙江外,还在以北京为中心,形成京津实践基地片区,这是开拓视野,吸收先进技术的基地;建设以济南为中心,覆盖青岛等山东实践基地片区,这是文化汲取,吸收中华儒家思想建筑的基地。目前,我们已经有15个校外实践基地,正通过不断加强协作,发挥着作用。

(三)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确立。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一套适合实践教学评价体系。黑龙江东方学院建筑学专业经不断探索,逐步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毕业设计教学工作条例》《毕业实习工作管理办法》等,另对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尝试企业、学校双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公开答辩等评价措施,对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结语

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只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为地方发展服务为行业需要服务,才能有长远发展,只有走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黑龙江东方学院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正是通过立足龙江经济,服务龙江经济的过程中,不断通过思考,准确照准定位,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特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障,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注: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韩颖梁献超.创新训练计划在应用型建筑学专业中的实践.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第20卷第4期

【2】周百灵郄恩田伍昌友.基于创新实践视角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研究.高等教育.2011年第4期、

【3】陈喆.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创新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1期

【4】邱德华.苏州科技学院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探索.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第20卷第5期。

作者简介:宋祺(1985-),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建筑工程学部行政秘书兼教务秘书,助教,从事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