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内科呼吸临床治疗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关于中医内科呼吸临床治疗的探讨

龙丽莉

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中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摘要:目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中医内科呼吸临床治疗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方法: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将研究范围内的患者分成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数量相同,都是40个,针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支气管扩张剂与氧疗治疗,同时还要进行呼吸肌的康复训练。而对综合组的患者采取中医的综合治疗方式。完成后观察其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康复几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的康复几率高。对实验组进行血气分析和肺部功能等指标进行观察发现,呼吸肌疲劳的现象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内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要比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在改善呼呼吸肌疲劳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功效。

关键词:中医;内科;呼吸;临床;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是当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多发生在患者的肺部,产生这种病症之后,患者的呼吸肌在弹性上会产生明显的下降,同时肺部的正常功能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治疗这种疾病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西医的常规治疗,另外一种就是中医的综合疗法,本文主要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共80例,这些患者都有比较明显的呼吸肌疲劳的症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一组是综合组,一组是对照组,每组的患者都是40人,综合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一共22人,女性患者一共有18人,患者的年龄跨度在45到8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2.6岁左右,患者患病的时间都在5到18年之间,对照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共有25人,女性患者共有15人。年龄的跨度大约在48到76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1.3岁左右,患者患病的时间在6到20年这个区间内,所以对二者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之后发现其各项因素都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统计学的角度,二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支气管扩张剂和氧疗治疗,同时还要对病人进行呼吸肌的康复作为对治疗的辅助,具体来说就是让患者的左手放在上腹部,右手放在胸部,在患者呼吸同时腹部产生明显下沉的过程中,用手指将膈肌向上抬起,在吸气的过程中用患者腹部的力量来抵御手指产生的压力,同时还要让其逐渐的隆起,在这一过程中要选取不同的位置进行训练,通常要选择卧位、坐位和立位三个位置,在训练的过程中还要让患者进行缩唇吸气,尽量采用鼻子吸气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呼吸的均匀和顺畅,在训练时注意放慢节奏,训练的时间应该保持在每次10到15分钟以内,每天至少训练三次。按照疗程对其进行治疗,一般一个月是一个疗程,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

实验组:针对综合组的患者应该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重要汤剂和针灸的方式,同时为了保证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配合虚喘膏穴位贴进行治疗。

⑴中药汤剂治疗方案:药用组方为:30g剂量黄芪,15g剂量人参,15g剂量茯苓,15g剂量山药,12g剂量白术,12g剂量麦冬,20g剂量桑寄生,10g剂量陈皮,9g剂量炙甘草,6g剂量川穹,10g剂量柴胡,10g剂量升麻。煎服,1剂/次,1次/d;⑵针灸治疗方案:针灸取穴:足三里、气海、膻中、脾俞。每个穴位进行5次针灸,1次/d;⑶以虚喘膏穴位贴敷方式进行治疗。组方构成情况为:10g剂量矮地茶,10g剂量岩白菜,15g剂量黄芪,10g剂量山萸肉,5g剂量白术。选取穴位为足三里、气海、膻中、脾俞。贴敷保留时间为8h/次,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之后,用血气分析仪对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检测和分析,同时还要使用肺功能仪对患者肺部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和计算。

1.4疗效评判标准

痊愈患者的表现是患者咳嗽、咳痰的现象完全消失,同时患者的肺部没有哮鸣音,同时患者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一定治疗效果的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以及气短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进,同时肺部的哮鸣音也减小了很多,患者基本能够实现生活的自理。治疗效果一般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咳嗽、咳痰现象又了一定的改善,同时肺部的哮鸣音有了一定的减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但是和患病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进。完全没有效果的病人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病症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哮鸣音也变化不大,生活很难实现自理甚至还会有加重的趋势。

1.5统计学方法

稳重的实验数据都采用了专业的软件对统计学结果进行分析,这中间采用的是方差检验的方法,同时以P<0.05作为差异的标准,所以其具有非常强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在对照组的治疗中,总有效率只有67.5%,而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2.5%,所以综合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两组比较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在统计学上有其实际的意义。

2.2两组患者血气分析、肺部功能、呼吸肌疲劳等指标对比:对照组血气分析、肺部功能、呼吸肌疲劳等指标改善不明显,组内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血气分析、肺部功能、呼吸肌疲劳等指标改善明显,组内差异明显,P<0.05;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是因为患者的气道受到了比较严重的阻碍,这样就使得患者在呼吸的过程中消耗明显加大,同时二氧化碳还在患者的肺部滞留,使得患者出现了胃肠道淤血的现象,所以患者在患病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出现了明显的减弱,甚至还会出现厌食的现象,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患者消化不良,这样也会加速患者呼吸肌疲劳的进程,人们的呼吸主要就是依靠呼吸肌的支撑,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肌疲劳就是指,呼吸肌在负荷比较高的状态下收缩的能力和水平迅速的下降。这种病症如果一直蔓延下去就会导致患者呼吸衰竭,一般西医的治疗是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但是这种治疗方法需要高昂的治疗费用,同时,治疗之后的复发率较高,所以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对这种方法进行替代。

中医观点:慢性阻塞性肺病属“喘症”、“肺胀”的病理学范畴,患者动则喘甚、咳嗽、咯痰。在本研究中,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并辅以隔姜灸治疗,后以自制的虚喘膏进行穴位贴敷。药理研究证实,人参中所含的人参总皂甙能改善膈肌收缩力。黄芪健脾益气。桑寄生助黄芪大补宗气。川芎行气活血。其所含川芎嗪有钙通道阻断作用,抑制细胞内流,有助于改善膈肌功能。麦冬清肺润肺,有明显止咳化痰、平喘收敛的功效。

在该项研究中,实验组的患者恢复情况要比对照组的患者好很多,这也证明,中医综合疗法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更加有效,同时治疗的也更加彻底,同时,对照组在肺部功能相关指标的恢复上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在实验的过程中,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指标改善十分明显,实验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中医的综合疗法对患者呼吸肌疲劳有着更好的治疗作用,和常规的治疗方法相比,这种治疗方法对于缓解呼吸肌疲劳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其也可以增强患者的肺部功能,所以在内可呼吸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中医综合疗法是非常值得普及和推广的,这种治疗方法也一定会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波,李泽庚,孙志广.肺气虚证的认识及内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8)

[2]李泽庚,彭波.中医呼吸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兼论中医呼吸学科的建设方向[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