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李珊珊

北京军区司令部100144

摘要:目前推动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概况入手,重点阐述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对策,旨在解决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的困难,并提出可行的方法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

一、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概况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

关于大众化是指,与广大群众保持一致,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现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抽象的原理逐渐转变为具体的、使人易懂的指南理论,是政党对人民的指导思想逐渐转化为使人民信服的思想信念的过程,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化、普及化的必然成果。而大众所指的范围不能只局限于对教师、学生、企业单位的职员、党员、干部等,要面向广大群众,与普通人民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因此,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强调当代马克思主义得以普及和大众化,既突出强调了当代中国这一历史时期,又突出强调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的关系。

(二)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曾说:所有体系与划时代有关的真正内容都是在这些体系产生所处的时期,为了满足这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换而言之,不管是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还是理论体系的形成,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必定与其产生的历史时期紧密联系着,和国内的发展和变化形势以及相对应做出的回应密切分不开,而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也符合这样的规律。在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党的领导下,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在一起,以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的国情发展情况为根本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思想,进行探索前进。

二、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困境

(一)严重忽视理论宣传工作

自我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一直重视对理论工作十分重视,但却严重忽视了人民的实际生活,人民群众对理论工作仍不够重视。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宣传工作存在偏见,对理论的宣传学习意识不够完善,认为理论与实际工作没有多大关系。只是为了应付工作,对领导制定的理论进行学习、宣传,甚至对于理论的学习也很难做到真正的落实到位,人民群众将理论学习视为一种负担,经常会找各种借口来进行逃避。另一方面,在宣传理论的过程中,只为了走形式,并没有实际的效果,形式十分丰富,而实际效果却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实际的效果。

(二)需扩展宣传普及的领域

要推进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就要扩展其宣传普及的领域,从而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广大人民熟知,以此达到大众化传播的目的。一方面,按照人们的接受教育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对于等级较高的人民群众而言,对当代马克思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不是问题,但对于等级较低的人民群众,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理论的宣传推广到基层人民。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但受到我国人口数量过多的影响,人民的整体首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另一方面,从地域方面而言,我国地域广阔,但各地的经济发展及其不平衡,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人民群众在当地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接受的信息量大、观念先进、思想活跃,生活丰富。而对于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民而言,接收到的信息较少、思想落后、反映较为迟钝。因此,我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对经济落后的地方尤为关注,才能真正做到扩展宣传普及的领域。

(三)需改进宣传普及的方式

在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理论与实际互动相结合起来是很重要的,而就我国的当前形式看来,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方式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一些宣传工作中,大肆宣传,没有针对性,语言过于抽象、生硬,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和理解,更不能达到说服群众,让群众自愿服从理论的最终目的。进而导致我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了隔阂,无法贴近人民群众。因此对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方式要进行改革创新。

三、优化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对策

(一)建立合格的宣传普及队伍

为了进一步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传播,需要建立一支合格的队伍进行宣传普及,鼓励并培养广大优秀人员投身到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工作中去。对于理论工作的宣传工作人员、各大高校的教师以及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成为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传播的主要力量。此外,还有引进整体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大企业的领导干部等都参加到宣传普及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对于宣传普及工作有潜力的人才,引导他们加入队伍当中,为我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工作做贡献。

(二)宣传普及领域应向基层群众拓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在社会中开始除了各种新的人民阶层,但我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并未延伸到这些阶层。这些阶层逐渐成为理论宣传普及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这些阶层都是构成我国社会结构的最基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理论宣传普及工作一定要深入基层,感化人心。另外,理论的宣传普及工作还要针对不同阶层的人民开展不同程度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我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

(三)采取大众易接受的宣传普及方法

在我国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工作中,人民群众至关重要,因此,对于宣传普及的方法一定要让大众容易接受、易懂。让理论与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民群众真实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渗透进来,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无法割舍,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我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流于形式,提高了理论宣传普及工作的效率,加强了宣传普及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N].人民日,2009.

[2]秋石.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求是,2009.

[3]王桂泉,张铁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J].理论探索,2008.

[4]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J].想理论教育,2008.

[5]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

作者简介:

李珊珊女1982年3月23日生籍贯:黑龙江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法制文化职称:助理工程师单位北京军区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