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护理安全管理重在隐患分析及安全防范

/ 2

基层护理安全管理重在隐患分析及安全防范

姚改霞徐艳萍

姚改霞徐艳萍(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卫生院735100)

【关键词】基层;护理;隐患;安全管理;安全防范【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3-01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病人的安危、医院的声誉。应该注重分析在护理管理上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力度,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

1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1.1基层护士人员自身因素法律意识较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好告知义务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缺乏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容易情绪化,对患者态度生硬,有的护理人员语言、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后果,这些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护理质量不能保证,病人不满。

1.2基层医院管理层的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基层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基层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上级对下级的监控缺乏力度、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定期召开全体护士会,对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识别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没有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以及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1]。

1.3患者自身的因素患者或家属对治愈的期望值过高、若病人心理承受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就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意乱等心理现象,不信任医生,怀疑诊断错误,更不听护理人员的安排,拒绝服从治疗,导致病人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2.1要加强医患沟通改变服务观念、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最重要因素的是医患双方要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活动,还能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患者的整个病史,做出准确的疾病诊断和及时性的治疗,从而使病人得到更满意的服务。

2.2首先应该注意服务态度良好的沟通,要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注重伦理医学,注重人文医疗环境,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与对环境的需求等,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构建医患之间的信赖与和谐。在诊断过程中,爱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是医疗服务的重要元素。只要我们真诚相待,真诚服务,我们的医患关系会越来越好。

2.3医疗技术水平仍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医疗质量是医患和谐的生命线。我们要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强化科内病历质量的控制,加强病历内涵的检查,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练就过硬的本领,才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本钱,才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资本2.4医疗服务的“多元化”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服务需求及质量越来越高,最基本的核心服务已不能满足病人需求的物质或服务的利益,各项服务的不断完善和扩展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思想,医患双方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自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3护理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3.1增强法制观念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关键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护理人员进行法规知识培训,明确责任、强化意识,指导自己的护理行为十分重要。

3.2树立质量观念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核心组织常规制度学习,抓住薄弱环节特别是新上岗护士的培训,使护士明确职责,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成立护理质量监控组,每周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总结汇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3.3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要明确安全管理不应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而是全员参与的过程,要及时分析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原因,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

3.4提高整体素质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根本护理人员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只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指导康复训练,做好出院指导。管理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紧跟学科的发展。

3.5提高专业技能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必须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关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要培养护士终生学习观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在护理过程中遇到难点、疑点时,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并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3.6对病人履行告知义务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可行性措施各科设立缺陷登记本,以制度规范约束护理行为,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将护理操作中高风险的项目归类成册,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告知病人。完善签字记录,患者从入院至出院,都要依照程序,把护士需要做的护理内容和目的告知患者,告知时要注意语言艺术,使患者感到可靠和信任[2]。

3.7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是促进护理工作的动力鼓励护士间的相互协作精神尤为重要。由于护理工作较繁忙琐碎、重复性强而又缺乏新意,但又要求有高度的准确性及责任心,致使护士心理上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因此要求鼓励和培养护士间的团队精神,倡导在繁忙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

总之,护理安全的核心是护理质量,只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明确护士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加强责任心,才能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1]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6.[2]张凤清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A):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