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长时间手术后麻醉苏醒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长时间手术后麻醉苏醒的影响

李松林张治明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长时间手术后麻醉苏醒的影响。方法随机分2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其中一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为P组;另外一组采用七氟烷维持麻醉,为S组。比较两组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拔管后5min,P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拔管后的吞咽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S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维持麻醉老年患者长时间手术的效果慢,术后恢复更迅速。

关键词:丙泊酚;七氟烷;麻醉;老年患者;手术;苏醒

老年手术患者大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对麻醉的耐受性较差,不仅麻醉时对血压平稳的要求性较高,而且为预防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迅速苏醒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合理的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十分重要。为探讨老年手术患者长时间麻醉的有效方法,现对不同麻醉方法的血液动力学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老年手术患者,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术前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无恶心、呕吐史,亢精神肌肉疾病病史。无麻醉禁忌症,无药物过敏史,均签署知情同意书。48h内未使用过心血管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ASAⅠ~Ⅱ级。排除心、肝、肾合并有严重疾病者,排除精神病史、药物滥用史者。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0~80岁,平均(67.3±11.2)岁。体重60~76kg,平均(68.5±8.4)kg。手术时间120~160min,平均(145.2±23.4)min。将该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常规注射阿托品0.5mg和鲁米那0.1g。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硬膜外阻滞麻醉。入室后常规开放左上肢静脉,检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测量(NBP)、血压饱和度(SpO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给与5ml浓度1.5%的利多卡因观察阻滞平面[1]。之后依从给予咪达唑仑、顺阿曲库铵、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05mg/kg、0.15mg/kg、2~3μg/kg,1.5mg/kg丙泊酚诱导气管插管。按麻醉机行机械通气,检测麻醉气体浓度,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8ml/kg,吸呼比1:2,呼吸CO2末分压30~35mmHg。麻醉维持:S组:采用七氟烷继续进行麻醉维持,呼出浓度为1.3MAC。P组采用丙泊酚静脉持续麻醉,浓度为4~6mg/kg。两组均复合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手术进展情况调整泵入的丙泊酚的速度和七氟醚的浓度[2]。自主呼吸恢复并达到拔管指征后停全麻药。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拔管时的心血管变化、拔管时间(术毕到拔除气管导管)、苏醒时间、吞咽发射恢复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值,并进行比较。拔管时间为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苏醒时间为拔管后至气管反射、睁眼的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资料的差异性,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比较

两组患者拔管即刻的血压和心率与拔管前无统计学意义(t=1.03、0.35、0.78、1.21、0.45、0.78,P>0.05)。拔管后5min,P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S组,有统计学意义(t=5.21、6.32,P<0.05)。S组拔管后5min的血压与拔管前有统计学意义(t=10.25、9.34,P<0.05)。两组的心率统计学意义(t=1.15,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接受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对长时间手术的患者,手术创伤大,血液动力学改变明显,加之老年患者全身情况差,药物清除率低,对麻醉的要求较高。合理的麻醉药需要理化性质稳定,对呼吸、循环的抑制轻微,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诱导及苏醒迅速、平稳、舒适等。七氟醚和丙泊酚都是全麻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药物,两者均起效较为迅速,镇痛和肌松充分,恢复较快[3]。

七氟醚属于卤代烃基醚族吸入性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及苏醒快,但该麻醉药可直接引起与剂量相关的心肌抑制和对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血压的影响较大[4]。且七氟烷作为气体,麻醉浓度的调节不甚精确[5]。丙泊酚属于烷基酚类的短效麻醉药,在体内消除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完全,持续输注后无蓄积,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6]。有研究显示,丙泊酚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更小,术后恢复认知功能更早。同时丙泊酚输注能够精确到0.1μg/ml的血浆浓度[7]。本研究结果显示,丙泊酚的血液动力学较为稳定,且术后吞咽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丙泊酚维持麻醉老年患者长时间手术的效果慢,术后恢复更迅速。

参考文献:

[1]白玉玮,张伟.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的观察比较[J].河北医药,2011,33(7):1023-1024.

[2]朱红.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对比探析[J].医药前沿,2012,02(15):312-313.

[3]赵加,王建,高素洁,等.七氟烷和异氟烷对维库溴铵协同作用及术后苏醒的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7):1360-1362.

[4]蔡兵,杨孟昌,牟玲,等.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麻与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患者骨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比较[J].四川医学,2012,33(9):1547-1549.

[5]穆宇新,龚志毅,黄宇光,等.丙泊酚或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麻醉苏醒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25-1926.

[6]陈红梅.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9):3701-3702.

[7]作阳兴,黄漫,王远胜.七氟醚复合顺式阿曲库铵对全麻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16(7):71-72.

作者简介:李松林,男,本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