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体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 2

旋转体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赖桂凤颜菱莫非浩韦洁黄冬梅陈泳梅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目的:探讨旋转体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保留灌肠的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旋转式体位保留灌肠,即左侧卧位→俯卧位→右侧卧位,每种体位滴入灌肠液的1/3,滴速100gtt/min,灌肠完毕取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每15min变更1次体位,而且臀下垫软枕抬高臀部10~15cm,保持lh以上。以后取自由体位,14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左侧卧位保留灌肠。两组停药后第一天做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灌肠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药液外溢、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旋转体位保留灌肠可以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减少药液外溢,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接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旋转体位;左侧卧位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5-047-01

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是通过药物在肠壁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而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1]。为此,我科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4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旋转体位保留灌肠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男49例,女31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7.5岁。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及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病例纳入标准:按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均经大便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并排除肠结核、慢性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感染性结肠炎患者。

1.2方法

1.2.1操作方法:两组均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保留灌肠,灌肠液为0.5%甲硝唑注射液100mL,温度37~41℃。配合用药:注射用前列腺素E110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静滴。两组患者均采用滴注式保留灌肠法,按输液法操作,剪弃输液针,接上16号一次性吸痰管,石蜡油润滑后插管,插管深度为25cm。实验组取旋转体位:左侧卧位→俯卧位→右侧卧位,每种体位滴入灌肠液的1/3,滴速100gtt/min,灌肠完毕取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每15min变更1次体位,而且臀下垫软枕抬高臀部10~15cm,保持lh以上。以后取自由体位,14d为一个疗程。停药后第一天做电子结肠镜检查。对照组取左侧卧位,滴速、灌肠完毕后护理方法同实验组。

1.2.2效果评价指标:临床疗效、灌肠液是否外溢、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

1.3疗效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大便常规,电子结肠镜结果判定:①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1~2次/d,大便常规检查正常,电子结肠镜检查结肠黏膜糜烂、充血水肿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大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电子结肠镜检查黏膜病变较前明显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大便常规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等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以治愈加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资料统计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药物肠道保留时间及灌肠液外溢比较:见表1。

3讨论

慢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脓血便为主症,其病理改变主要限于结肠黏膜,结肠镜下可见肠黏膜出现水肿、糜烂、溃疡和出血。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接达到病变部位,以达到消炎、解痉止痛、止泻和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传统保留灌肠仅仅作用于直肠,无法达到乙状结肠以上肠腔。因此,如果病变不仅仅在直肠时,用传统方灌法保留肠效果不佳。而药物动力学指出,结肠吸收主要部位在横结肠和升结肠,药物只能达到此部位,才能发挥最佳的生物利用度[3]。故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有学者认为,保留灌肠治疗效果与药液在肠内停留时间长短成正比[4]。保留灌肠不以维持全身血药浓度为指标,而是以维持肠腔药物浓度与肠系膜血药浓度为目的,药物吸收与弥散面积、扩散系数、接触时间有关,而结肠被动吸收药物,保留时间越长,疗效越好。灌肠液在肠道内存留2h才能达到治疗效果,6h以上疗效最佳[5]。周钰静等[6]报道根据病变部位采取合适的灌肠体位,如病变在直肠、乙状降结肠者采取左侧卧位;病变在横结肠、升结肠者采取右侧卧位,灌肠后改平卧位,臀部及床尾抬高10~15cm,交替翻转体位2~3次,使液体在肠腔内保留2~3h或更长时间,促进药物充分吸收,提高疗效。表1显示:两组灌肠液外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6,P﹤0.01),实验组患者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t=7.16,P﹤0.05)。表2显示:实验组临床疗效高达100%,对照组仅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本组研究采用旋转体位保留灌肠,随着体位转动,因受液体压力及其重力的影响,灌肠液流入乙状结肠后,极易进入横结肠及右侧结肠。而采用左侧卧位保留灌肠,灌肠液难以通过结肠左右曲到达结肠各部位。旋转体位保留灌肠,能使药液向结肠深处流动,扩大与结肠黏膜的接触面积,可使药物直达病所,防止药液流出和利于药物的吸收,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增强了治疗面对药物的吸收利用度,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玉霞.舒适法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7):1171~1172.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2):138.

[3]许连桂.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5):5465~5466.

[4]熊玉飞,丁小美,金春莲,等.点滴式保留灌肠法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3~4.

[5]陈雁敏,邹翠芳.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87~88.

[6]周钰静,赖人旭,蔡素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8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