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的降将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3

论《三国演义》中的降将形象

孟凡宇

孟凡宇(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在塑造了大批武将形象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降将形象。本文将以蜀汉降将马超为例,着眼于这一特殊群体产生的原因、结果、时代背景,同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价值选择,探究降将群体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罗贯中的个人抱负。

关键词:《三国演义》;降将;马超;作者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1-114-02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其中几百个栩栩如生的武将形象是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其中也包括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降将。在阅读《三国》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一群体并不像中国传统价值观中所描述的投降者那样是见利忘义的无耻之徒,很多人物不仅着墨颇多,甚至在三国争霸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发现对《三国》降将群体研究资料较少之后,我便想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以蜀汉集团中著名的降将马超为例,阐述一些我个人对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以加深我们对《三国演义》文本魅力的理解,以及对作者罗贯中的创作理念的认识。

二、投降的原因

《三国》的故事从头到尾存在大量的投降行为,据统计,“《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位武将,其中降将有四十多位,占所有武将的十分之一……”在不同战役中,不同的角色投降的原因自然各不相同,但大体可以归为主动和被动两类,在这两类中,有各自有其主观和客观原因。

(一)主动投降

主动投降的武将大多是主观原因占主导,主要是不安于现状,或是得不到现任主君的青睐,如甘宁弃黄祖而投孙权;或是觉得自己的才能需要更大的平台来施展,如徐晃离开杨奉投降曹操;甚至有认为现任主君无力割据一方而投奔他人来攻打旧主的,如孟达听从张松之言,投降刘备,并协助他击败了旧主刘璋。在三国这个大争之世,任何人都有可能被霸主们当成一粒棋子任意摆弄,这一批武将能够自择明主,说明他们至少在某些时候还是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的,他们是幸运的。

还有一类特殊的主动投降,诈降。武将出于破敌的目的,向敌人诈降,在敌营中进行刺探、破环、离间等活动,再于合适的时机发起兵变,与友军里应外合赢得胜利,比如最有名的赤壁之战中黄盖上演苦肉计,投降曹操,并在之后东南风起之时火烧曹操水军,为孙刘联军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被动投降

被迫投降的将领事实上占了降将中的绝大多数。这里并不仅仅是指战败被俘,很多武将投降往往不是因为被人在战场上生擒,而是他们知道自己陷入了困境,如果再不投降那么迎接他们的只有死亡。在简单的利益权衡之后,他们选择了能让自己活下去的那条路。这些人也很幸运,他们有自知之明,更重要的是在一败涂地之前被给予了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纵使命运无法改变,但至少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有利条件,比如关羽降曹、黄忠降蜀。姜维投降钟会也可以算作形势所逼,但因他的投降带有明确的离间钟邓二人的目的,也可以看作是一次诈降,可惜的是最终失败了。在他们身上,主客观原因可算是较平衡。

剩下的那些降将,就是最悲惨的一类了。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任意东西。他们于交战当中被俘,完全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更悲惨的是,他们的生死并不是他们自己是否求饶就能决定的,还要看胜利者是否愿意受降。比如吕布,在白门楼上苦苦哀求还是被吸取了董卓丁原教训的曹操杀死了;与之相反的就是他的部下、同样被俘的张辽,在曹操面前宁死不屈,反被曹操认为是忠义之士,而后“亲解其缚”并好言相劝,收入麾下。在这些武将身上,客观现实完全压倒了主观意愿,无论他们作为败者表现出怎样的态度,都动摇不了胜者的考量。

马超降蜀可归入被动投降中的第一类,他是被战场形势逼降的。在兵败于曹操之后,他投奔了张鲁,一开始很受重用,但因他非凡的勇武使张鲁的其他幕僚产生了嫉妒,张鲁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开始怀疑马超;又因同样是悍将的张飞把守着他正在进攻的葭萌关,使战事迟迟无法取得进展,多重原因造成他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对他的勇猛印象深刻的刘备恰在此时遣使来说,这就意味着他体面的出路只剩下了一条:投降刘备。“马超知道,他如果不归降刘备,他将再次面临无家可归的境地,他对无家可归的痛苦有着深切感受,因为他已经不止一次无家可归了。”从他投降的当下来看,他的选择确实是正确的,但在此之后,马超的人生经历却与他的角色设定产生了严重的偏差,使得葭萌关一役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三、投降前后人物的际遇

通过对比降将在新旧主君麾下的待遇、地位之变化,可以判断出他们的投降是否是成功的。情况无非分两种:地位升高与地位降低。

(一)投降成功

张辽是投降成功的范例。在被曹军击败之前,他只是吕布手下的一名偏将,并无什么建树,加之吕布刚愎自用,可以说张辽的能力并未得到发挥。但在兵败被俘后,曹操被他表现出的勇毅所折服,又有刘备、关羽二人为它做保,曹操便立即拜将封侯,之后又因他累立战功而不断加封,并对他十分信任,甚至超过了夏侯渊等本家人。“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数有战功,迁裨将军。”张辽更是文武双全,关羽被曹军围困时,便是他前去做说客,向关羽陈说利害,说动关羽归降曹操,虽然最后没能留住,但张辽出众的才华已然展现出来。

张辽戎马生涯的高光时刻在逍遥津一役。即使兵败合肥,曹操仍让他做先锋大将,之后张辽用计大破甘宁、吕蒙带领的吴军,威震逍遥津。“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即使到了曹操病逝,曹丕即位后,张辽的地位仍然很高,被加封为千户侯,病重时更是能得到太医问诊。他去世后,曹丕说:“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显然是对张辽为曹魏集团所作贡献的肯定。可以说,张辽当初的投降是十分明智的。

(二)投降失败

马超对蜀汉集团的投降就是失败的,最后甚至是以悲剧收场。在投降刘备之前,马超寄身于张鲁屋檐之下,因为张鲁对他并不信任,加之马超本人的能力也不是张鲁能驾驭的,所以马超离开张鲁转投他人只是时间问题,而刘备则及时抓住了这个机会,将其收入麾下。从张鲁手下一名小将变为蜀国五虎将之一,这么看来地位当然是高了不少,但若是与割据西凉时期的马超比,他的地位实际上低了不少。马超与其父马腾长期屯兵西凉,位于曹操之后,每次曹操出征都十分忌惮西凉军偷袭其后,若是马超当初与东吴结盟共抗曹操,那很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刘备与蜀国了。从这个角度看,虽然马超在蜀国的地位看似很高,但因其出身,刘备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可能不对他有所忌惮。

马超在刘备麾下的征战仕途也并不出彩,他先帮助刘备平定了西川,被封为平西将军,前途看似一片风光,但之后就被派去镇守阳平关,并且一守就是七年。到了《三国演义》后半部分,尤其是关羽、张飞、刘备相继去世之后,马超几乎是完全隐身,在外征战的多是赵云、魏延,甚至老将黄忠的戏份都比马超多,这与前期马超逼得曹操割须断袍、大战许褚形成了强烈反差。从中可以看出,马超在投降之后并不受待见,空有五虎将的虚名,地位甚至一度低于被诸葛亮预言日后必反的魏延。“……刘备也深知马超不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辈,赵云与黄忠都是肱骨之臣,而马超是他与诸葛亮用计逼来的,而且马超原来就是割据一方的豪杰人物,要完全驾驭马超有难度,所以对他并不是太信任,甚至都不及被诸葛亮预言日后必定会造反的魏延。”

究其原因,除了刘备、诸葛亮对马超的忌惮之外,马超本身也是存在性格缺陷的。首先,从他与韩遂产生矛盾、并未及时与孙吴联合抗曹等方面可以看出,马超勇则勇矣,但他缺乏作为一个成熟的军事家的战略眼光,这就决定了他日后必然失败,同时也能看出马超性格中同样有自负、粗心的一面。其次,当马超成为左将军之后,他便对刘备怠慢了起来,甚至在军事会议上直呼刘备姓名,使得关张二人对他十分愤怒,之后更有马超告发彭羕一事发生,使得他在蜀汉集团中渐渐被人所孤立。这也可以看出马超不具备做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敏锐和谦逊,虽说这些些问题同样发生在了关羽、张飞等人的身上,但因其降将身份,使得他做事的容错率比张飞等人低得多,但他又一再地挑战刘备的底线,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距离权力中心越来越远。马超病死时只有四十七岁,并且只有诸葛亮单薄的一句评价,连爵位都需要他自己临殁上疏争取。“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四、作者的态度

那么,作者罗贯中对降将是怎么看的呢?从故事情节来看,至少他对那些因被胜者的知遇之恩感动而投降的武将是并不鄙视,相反是有喜爱的。作者之所以会如此描写降将,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大众价值观脱不开关系。

(一)社会背景

根据苗怀明先生的整理分析,罗贯中生活在社会剧变的元末明初。元朝对汉族知识分子来说是一段黑暗时期,他们的才能无路施展,改变社会阶层、身份地位的晋升仕途被统治者堵死,很多人只能投身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愤懑以及希望改变的情绪。又因为当时全国各地均处在动荡之中,各处农民起义频发、战火连天,这样的社会现实自然使得作为知识分子的罗贯中联想到了同样处于大争之世的汉末,三国时代。“大体说来,依据较为可信的《录鬼簿续编》,罗贯中主要生活在元末明初。这是一个大动荡的年代,作者身处群雄并起、改朝换代的环境中,其创作必定受到相当的影响。这些从《三国演义》中是可以感受到的。”

在元末农民起义的大环境之下,各地起义军首领虽不再像汉末那样是一方诸侯,但他们也确实是拥有私人武装的地方军阀,当时各军之间相互攻伐,投降行为就时有发生,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将。例如为朱元璋起义、建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常遇春是从强人刘聚处投奔而来;傅友德更是先降陈友谅,后降朱元璋;朱元璋自己也遭遇过侄子朱文正叛变,投降张士诚的事件。在例如汉末、元末,甚至上古春秋战国时代,本就充满机遇,在那种时代,坚守所谓“道义”固然令人钦佩,却也是无法生存的,唯有灵活机变才能立足于乱世。在如此社会背景之下,再加上罗贯中创作较为尊重史实的原则,决定了他对降将的态度不会刻薄鄙视,而是相对客观,甚至有些赞赏。

(二)大众价值观

在儒家传统道德观来看,投降行为是对主君的不忠,是十分无耻的。罗贯中为了贯彻《三国演义》中“拥刘贬曹”的思想,都特意贬低了背叛蜀汉集团转投他人的武将谋臣,比如间接导致了关羽兵败身死的糜芳和傅士仁,二人投降东吴,在三国志的记载中二人最终都留在了东吴,并未回到蜀国。“(吕蒙)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但在小说中,孙权为退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而率领来攻东吴的大军,想将糜、傅二人处死,二人听说后逃回蜀国。刘备见到他们后大怒,不听他们的辩解,亲手将他们在祭台之上凌迟处死。“先主大怒曰:‘朕自离成都许多时,你两个如何不来请罪?今日势危,故来巧言,欲全性命!朕若饶你,至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关公乎!’……将糜芳、傅士仁剥去衣服,跪于灵前,亲自用刀剐之,以祭关公。”但作者只在描写关系到蜀国的降将之时如此,在写到魏吴两国尤其是魏国之时,他都对降将有些偏爱,这与汉末、明末都流行的“唯贤是从的择主观”“效忠新主的政治观”以及“立功疆场的人生观”都是有密切联系的。

罗贯中因自己生活在看不到希望的元末,所以就把他对仕途的向往投射到了三国时代,把曹操、刘备等人塑造成了一位位重用人才的明君,同时又创造出许多怀才不遇的将领在遇到这些明君后便被他们的真诚和英明所打动,心甘情愿地投奔到他们的麾下的情节,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同时在降将看来,主君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在他们投降之后大部分都对新君忠心耿耿,甚至不惜以生命的代价来证明自己,姜维跟着诸葛亮六出祁山,在孔明去世后又九伐中原就是明证。

五、结语

《三国演义》故事中的降将确实被作者塑造得丰富多彩,艺术高度完全不输于张飞、关羽等主要角色。但罗贯中在塑造这些角色的同时也确实出现了些许冲突:降将毕竟只是配角,他们不能抢了主角们的戏,但他们身上又被寄托了作者的个人情感,所以两相矛盾,就有兼顾不周之处,最明显的就是马超在投降前后角色地位在书中的巨大落差。这在无形中也渲染了马超这一降将角色的悲剧色彩。事实上,以马超为代表的降将们都是悲哀的,他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找不到施展的舞台,只能等待别人来将他们发掘,更别提投降之后在新环境中仍然不稳固的地位。纵使罗贯中大力美化,也改变不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心中的无奈与不甘,这也能让我们对《三国演义》的主题产生更深层次、更新角度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小蓉[1],.论马超的政治抱负[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

[2]蔡美云,.《三国演义》对马超形象的重塑[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

[3]刘立,.《三国演义》中马超的悲剧形象[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8)

[4]佚名,.宁可犯错,不可犯忌[J].领导科学,2013,0(20)

[5]陈英[1,2],.马超和林冲的悲剧形象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4)

[6]张东[1],.马超与蜀汉政权[J].襄樊学院学报,2008,29(6)

[7]刘朝晖.《三国演义》蜀汉“五虎上将”形象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58-160.

[8]王莹雪.文化视域下的三国降将群——析《三国演义》降将形象的文化意蕴[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32(02):65-68.

[9]苗怀明.罗贯中生平史料的发现、整理和研究[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8(02):125-137.

[10]钱海鹏.《三国演义》降将群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

[11]陈寿.《三国志》.古诗文网.https://www.gushiwen.org/guwen/sanguo.aspx

[12]罗贯中.《三国演义》.岳麓书社,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