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可视化应用李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可视化应用李琦

李琦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山西太原030032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中事物认知度要求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而大数据分析处理的性能正好较好的满足了人们这一需求,大数据的处理能够将足够大的样本快速、科学的以图像、音频等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在多感官全面了解事物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分析事物的现状以及事物未来的发展形态,从而更好的支持事物全寿命过程的把握。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据可视化;应用

1引言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收集的质量和数量,数据分析的速度和精度是保证整个产品在全寿命过程中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产品可视化的要求非常高,对直观感觉的依赖非常大,因此,质量较好、结果科学的数据可视化处理工作是未来产品研发和营销的趋势。

2数据可视化的概念与意义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据可视化的一般定义可被概述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能力,设计符合计算机性能和操作经济性的通用软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形式,配合一定的图像和音频,尽量直观的了解事物,利用多感官的体验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大数据处理不但会帮助设计人员更好的展现设计理念,帮助人们更为现实的了解事物的实际形态,还可以以更好的图像和音频形态展现事物,同时还可以通过云计算等形式,较为快速的对事物进行更为全面立体的分析。不仅在感官上给予人美好的感受,还给予人们以科学的数据,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事物的原理、作用和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不断优化事物全寿命过程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使产业更加标准化,发展趋势更加清晰化,运行目的更加实用化,设计理念更加超前化。

3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发展趋势

3.1即时的数据关联趋势可视化服务

数据可视化除单纯呈现数据状态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就是通过对若干存在关联性的可视化数据进行比较中,能够挖掘出数据之间的重要关联或者是呈现一个有理有据的数据发展趋势。在大数据环境下,这种数据可视化服务已经能够轻松做到即时生成。也就是说,数据采集完成后可以立刻生成可视化方案。某电子钱包的一项电子对账单服务就是这样,通过用户使用该电子钱包交易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月末自动生成出一套属于用户个性化的数据图表,用户借由这组数据图可以轻松地分析出自身的消费状况,即时地做出调整与规划。

3.2多维叠加式数据可视化应用

这类数据可视化应用常见为社交网络或者生活消费类应用与数字地图的叠加,这种叠加模式针对年轻化的人群很有吸引力,基于地理位置的网络数据信息分享传播具有某种互动娱乐性。比如在微信这款应用中,用户可以依靠对方和自己的距离信息来筛选好友:在世纪佳缘网上,有一种地图搜索的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其他人所标注的地理信息来对一张交友地图进行搜索;在大众点评这款智能手机应用中,可以基于地理信息轻松找到附近的酒店、餐厅,用户可以在地图上对店铺进行留言评价,还可以在地图的对应位置留下图片供其他用户参考。在此类数据可视化应用中,用户所获取的视觉信息不再是单一维度而是多维的。

4数据可视化在变电运维中的方法应用探讨

4.1建立有效的系统

大数据时代下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最初的信息系统只是帮助企业完成事务性的数据整理归纳工作,而现在的信息系统已发展到对企业、组织的基层运行、中层的组织管理提供支持,并对高层的决策产生战略性的影响,并且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和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对组织的作用将会不断加强。在变电运维中,大量的变电运维数据散落在变电站设备的各个角落中,人工进行全数据的记录、处理、分析、类比、归档不太现实,不能把握电力设备运行的全寿命周期,并且每个变电站的运维数据保存在单一的变电运维班组,不利于对变电运维的数据进行调用和展开可持续的统计分析和趋势研究。所以需要一个有效的综合信息系统,用于整合变电站内各方面的数据,形成一系列内容全面的数据库,有利于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人员对变电站内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定量的分析。现阶段国家电网PMS2.0的生产管理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变电运维管理中,而安防系统正在通过另一套系统进行构建。生产管理系统和安防系统可以相互结合,形成一种更具兼容性的系统和数据网。这种系统和数据网不仅使变电运维采集的数据上行得更为灵活方便,还能使数据库中的数据下行到各个运维班组的数据分析系统,使运维数据的指导意义更加地高效全面。

4.2开发企业内部的智能移动终端

要实现变电运维数据可视化,需要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智能移动终端,以解决变电站现场实际的数据量问题和数据结构问题。变电站内电力设备故障与设备自身的属性、运行工况和运行年限有关,也与当地的气象情况、气候环境等因素相关。人工或仪器采集的运维数据不仅应包括设备正常和异常时出现的各类数值,同时还应包含如地理信息、天气、现场温度与湿度等大量的相关数据,以便于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数据相关性分析。所以智能移动终端需要自带地理环境自动检测或获取功能,并能处理图片、视频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开发内部智能设备有利于提高国家电网的科技水平和保证国家电网的数据安全,同时也方便系统接纳数据和存储数据,减少了手机设备上的快餐数据和不安全数据。

4.3提高运维人员的水平

变电运维数据可视化的前提是变电运维数据可靠性。在系统还没有进行实时采集运维数据时,系统无法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这时候仍需要变电运维人员保证自己采集的运维数据的正确性。变电运维人员的数量、运维工作经验、数据采集和整理操作熟练度以及人员的生理、心理素质、责任心都会对系统数据分析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当人员的运维效率低时,电力设备的隐患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可能会导致很大的事故,造成国家电网在社会上的负面影响。所以国家电网需要对变电运维人员进行持续而有效的培训,以增强运维人员在数据核实、数据纠错、辅助协同等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操作熟练度和增强、巩固运维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态度,减少变电站内运维数据的“柠檬市场”效应,在最大的程度上实现运维数据录入的精准度和高效性。

5结语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能够为国家电网和电力行业带来显著的财富价值,在企业内部的应用也将极大地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营收能力,并带来规模效应。变电运维侧重于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变电站的常规维护管理中。在变电运维中引入数据可视化的功能,建立一整套具有兼容性的系统,并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记录,不仅能够提高现场运维效率,有效减少电力系统负面安全影响和经济损失,而且能够为变电站进一步的智能化做好积极准备,实现站内设备连续性数据统计,揭示数据规律变化,深度挖掘数据,并科学精准地安排运维工作,将能够彻底解决变电运维质量较低和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郑乾虹.变电运维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措施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6):85.

[2]刘燕华.变电运维中存在风险及解决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