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舞台——如何引导学生自主交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1

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舞台——如何引导学生自主交流

秦丽

秦丽广西灵川县八里街学校541213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实就是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要求教师改变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让学生自主交流的舞台,让语文课“活”起来。

我觉得老师在堂上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为了做到这一点,我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活语文课,让学生在愉快中交流合作学习并学有所得。

一、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给学生良好的交流情景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最好是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才能使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使他们主动去探索,自主学习交流。好的语文课,要改变阐释课文的旧传统,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喜读书、爱表达、敢质疑。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交流而获得知识呢?我认为应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把故事、漫画、名言名句以及时事热点引进课堂,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为了强化语文课上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如上《犟龟》一文时,我让一个学生扮成犟龟,缓慢行走,去参加狮王盛大的婚礼,让一个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叙述语,让沿途的学生做劝阻者进行表演。学生边朗读边表演,再由学生做评述,这样,课文的教学要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剧情,科学合理地调动各种因素,使学生投入其中、乐在其中,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养成了自主交流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觉主动地学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大胆质疑,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由于现行教材通俗易懂,并有大量的例子,具有可读性,这就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让他们独立思考,找出课本中相关概念、观点以及重点、难点问题,并加以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进行归纳、分析,主要是对学生不懂或认识模糊的内容进行解释,强调重点难点,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每次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三、培养学生提问和思考相结合的能力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当教学目标明确后,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明确的“导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考。把课堂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交到学生手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解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领悟出思考、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所以,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好贴近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效交流中设计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激起交流欲望的问题,引导探究的问题,触发联想的问题,引发争论的问题,启发智慧的问题,引导多元答案的问题,带出新的疑惑的问题。

学生由于知识能力的局限性,在思考过程中往往不是很顺利,有时会被卡住,教师适当地点拨,进行问题引导,会使思考探究活动继续得到开展,会让学生得到启发,会使交流不断深入。

四、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要适当开展课堂讨论与辩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学习。《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浅显易懂的想象文章,用辩论法来组织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我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甲方,一部分为乙方。甲方的观点是:人类没有尾巴生活会更加便利。乙方的观点是:人类有尾巴会更加美丽,生活会更加便利。双方根据自己的观点,寻找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积极好学、思维活跃、轻松交流,辩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开拓了学生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能力。

五、做好交流后的及时评价与激励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对有效交流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过程,珍爱学生的见解,促进学生质疑思维的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给予得当的疏理、评议,让学生明确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提得好、哪些带有普遍性、哪些提得还缺少针对性,从而引导学生找到发现问题的切入点。这样可以使学生把握提问的契机,提高其质疑的兴趣,改进思维模式,锻炼思维能力,提出有针对性、普遍性、高质量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希望得到更大、更好的成功,当他们正确回答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或解决了一道比较难的题目,都会从心底下升起一股兴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