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合斯奇康治疗IgA肾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参芪地黄汤合斯奇康治疗IgA肾病

张赛张旭桥

张赛张旭桥(湖南省湘潭市人民路湘潭市中医医院411100)

【摘要】目的:探讨肌注斯奇康注射液结合口服参芪地黄汤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IgA肾病患者60例,分为斯奇康注射合口服参芪地黄汤治疗组(治疗组)30例、单纯斯奇康注射组(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对比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斯奇康注射液合参芪地黄汤口服治疗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IgA肾病安全有效。

【关键词】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IgA肾病斯奇康注射液参芪地黄汤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332-0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病例全部来自我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门诊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6~52岁,平均(35.8±16.3)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2.4±1.8)年;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7~54岁,平均(34.3±15.1)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1.9±1.5)年。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均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七年制)[1]:均为经详细询问病史及肾穿刺活检及免疫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肾小球性蛋白尿和(或)血尿的IgA肾病,临床表现为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的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蛋白尿和(或)血尿。

中医诊断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气阴两虚型[2]:主证面色无华,少气乏力,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纳差食少,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2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肌注斯奇康注射液(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ml/支,含卡介菌多糖0.35mg、核酸不低于30μg;批号:091211),每三天注射一次,连用10次。同时采用参芪地黄汤口服,组方及服法如下。

参芪地黄汤组方及服法:人参10g、黄芪18g、熟地黄15g、山药15g、丹皮12g、泽泻12g、茯苓12g、山茱萸15g。水煎服,1剂/天,复煎与首煎液混合,分2次温服,早晚各1次。偏于气虚者,轻者用党参,重者用人参,黄芪用30g,熟地用15g;偏于阴虚者,补气轻者用太子参,重者用西洋参,生黄芪用10~15g,养阴药熟地用20~30g,加天冬、麦冬等;自服激素开始,每两周加减化裁一次,持续三个月。

对照组:单纯使用参芪地黄汤口服,方法痛治疗组。

2.2观察方法

治疗期间每周查尿常规1次,每月查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排泄率1次。治疗后查肾功能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2.3统计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P值小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项目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3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①临床控制:尿蛋白持续阴性,尿红细胞持续消失。②显效:尿蛋白持续减少≥40%,尿红细胞持续减少≥40%。③有效: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40%,尿红细胞持续减少<40%。④无效:尿蛋白或红细胞无变化或恶化。

3.2治疗结果(见表1)

治疗组30例中,临床控制13例(43.3%)、显效11例(36.7%)、有效3例(10.0%)、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显效1例(33.3%),有效10例(30.0%)、无效11例(36.7%),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缓解率比较

组别例数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

治疗3013113346.7%90.0%

对照300109110.0%63.3%

注:经秩和检验,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排泄率比较(见表2):治疗组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排泄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对照组蛋白尿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红细胞排泄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排泄率比较

组别例数24h尿蛋白定量(g/24h)尿红细胞排泄率(万/h)△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301.63±0.520.52±0.41*659.51±127.0019.29±4.33*

对照301.68±0.581.63±0.65687.47±114.00217.11±47.00**

注:△正常值4万/h;*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

治疗过程中,6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60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及肾功能均正常,说明用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4讨论

IgA肾病常见于青壮年,多表现为镜下血尿,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多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又称隐匿性肾炎,但不伴有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肾脏疾病。

中医学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与脾、肾功能协调密切有关,如脾失传输,肾失开合蒸化就会导致水液代谢异常,治疗当以补益脾肾、益气滋阴,佐以固摄、化湿为主。参芪地黄汤(出自于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是补益剂中的名方,其主药为人参、黄芪、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方中人参、黄芪为补气之要药,二药相互为用,具有共补脾肾之虚的功效;“三补三泻”的六味地黄汤则能益肾滋阴、化湿祛痰之功;全方共奏补益脾肾、益气滋阴、化湿利水之功。现代医学认为补虚药黄芪、党参具有双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经实验研究证实对肾病疗效确切[4,5];动物实验也表明六味地黄汤能明显升高白蛋白,降低尿蛋白,对肾组织的病损也有明显改善[6]。

斯奇康是卡介苗菌体热酚乙醇提取物的灭菌生理盐水溶液,其主要成份为多糖核酸等多种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本次观察中,我们认为斯奇康注射液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有效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同时能调节IgA、IgG、IgE等抗体平衡。参芪地黄汤片通过抗血小板凝集药,防治血栓形成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改善肾小球微循环。二者结合,相得益彰,故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并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584-58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157-158.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162.

[4]王迎新,魏伟,雷红,等.黄芪复方对大鼠阿霉素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3):154.

[5]罗伟文,陈向前.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临床观察.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16(3):189.

[6]许友慧,陈明达,王长江,六味地黄丸治疗肾脏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河北中医,2009,31(6):94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