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泉镇老年人口腔特点及修复类型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洲泉镇老年人口腔特点及修复类型调查

徐佳佳

桐乡市洲泉镇中心卫生院口腔科浙江桐乡314500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农村老年人口腔特点及修复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来我院要求解决口腔问题的老年患者712例,进行归纳分类,再做进一步的讨论分析。结果:712例患者中大部分为不符合修复学原理的不良修复,其中包括有残根无残根的不合理修复,有相当一部分病患选择街边游医使用的自凝塑料修复,将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混为一谈,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并发症的产生,且病患多以并发症为主诉前来就诊。结论:农村老年人的口腔缺失牙数较多且修复类型不合格者占大部分。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口腔;修复

口腔修复是一门集口腔生物学、材料力学及医学美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口腔卫生宣传力度也随之加强,人们的口腔卫生意识也逐步提高,但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老年人,口腔疾病仍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失或缺损,为了维持咀嚼、消化、语言等功能,口腔修复是十分重要的。这里对712例在我院治疗的老年人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712例病例中男性349人,女性363人,45-55岁238人,55-65岁246人,65岁以上228人。所有病例均进行仔细检查和询问,总结归纳后发现,712例病例中修复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首先是口内存留残根残冠的,包括无修复者98例,占13.8%,活动义齿修复者77例,占10.8%,固定义齿修复者35例,占4.9%,自凝塑料修复者86例,占12.1%;其次是无残根残冠的,包括无修复者62例,占8.7%,活动义齿修复者107例,占15%,常规固定义齿修复且符合基牙牙周膜面积应大于缺失牙牙周膜面积的要求者104例,占14.6%,反之不符合上述要求者76例,占10.7%自凝塑料修复者67例,占9.4%。除修复合理者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并且不符合修复学原理的修复患者中年龄越大的所选择的往往越是相对比较便宜的自凝塑料居多。

讨论:

老年人口腔各组织器官因年龄因素均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化,如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牙列缺损或缺失,且口内残根残冠较多。余牙也呈现诸多不健康现象,如龋齿,牙周病,咬合紊乱,下颌前伸,咬合高度改变等。在修复前应拔除无功能或对修复有影响的残根残冠,牙周病较严重无法恢复功能咬合的也应予以拔除,龋齿充填治疗或根管治疗,修复时需做活动义齿基牙者可用金属全冠先修复,若条件允许情况下,固定义齿相对于活动义齿来说较舒适,无异物感,也无需自行取戴,咀嚼力打,另外由于生理或病理性牙龈萎缩,老年人口腔突出的一点是牙齿之间容易食物嵌塞,故设计时尽量做防嵌设计。

总之,老年人无论在生理病理还是心理上均有其特殊性,所以在修复老年人口腔问题时口腔医生必须严密制定修复计划,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特点,综合其口腔疾病,全身系统病史,也要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自身具备良好的系统知识与专业技能,做好医患沟通,将方案通俗易懂地告知患者,使患者既能得到口腔功能上的恢复,也能期望而来,满意而归,达到身心愉悦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