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公路施工管理探索与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高海拔地区公路施工管理探索与总结

雷小斌

雷小斌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400037

摘要:高海拔地区由于其高原、缺氧、气候恶劣、运输条件受限等诸多不利因素,这些地区的公路施工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施工管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亚路项目做为在高海拔地区施工的一次成功尝试,对高原极端条件下的公路施工管理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为以后类似项目的施工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高海拔;公路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四川省S216、S217线理塘县城至稻城亚丁段公路改建工程全长222.466公里,线路起于理塘县城,止于稻城县香格里拉乡北侧。全线按二、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我公司承担TJ3标段的施工任务,起止里程为K121+503~K178+000,线路长56.497km,经高原草甸区、跨稻城河、翻越海拔4513米的波瓦山。工程包括路基、桥梁、涵洞、挡防、排水、绿化工程等。

项目特点表现为:

(1)“三高、两差、一美”的特性,即高山、高原、高寒、气候条件和施工条件较差、自然风光秀美。项目海拔37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50%,昼夜温差最大可达35℃,7-10月为雨季,冬春季多风,气候干燥,紫外线强烈。

(2)地处青藏高原,沿线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破坏后不易恢复。

(3)本项目是建设区域内主要的通道,也是稻城、亚丁的省道和旅游公路,地形狭窄,原路改建施工对行车影响大,保通保畅较为困难。

(5)高原高海拔地区交通普遍不便,材料进场受限。

(6)受环境影响,实际工期有效短,人工和机械设备功效大大降低。

(7)线路较长,结构物分散,施工管理跨度较大。

二、前期施工策划

项目确定的管理目标:安全进度可控、创精品工程。

成立项目经理部,对本标段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进行全面的管理、组织协调。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下设测量组和工地试验室)、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综合办公室和计划合同部和财务部。为强化管理,将本标段路基及附属施工分为三个工区进行管理,各工区设副经理、技术室、调度员、安全员,对管区内的施工任务全面协调落实,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安全可控、质量创优。

针对高原施工的特点,结合工程设计文件,对施工沿线的地理、人文、气候等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踏勘、调研,对料场和驻地选址、征地协调、工序的衔接、设备进场、成本管理都进行了详细的策划。

三、施工过程管理

1、实施动态进度控制

(1)实施工期动态预测,按照总体工期要求,考虑雨季和冬休(1-2月)影响,分年、季度、月、旬倒排施工,以旬计划保月计划、以月计划保季度计划、以季度计划保年计划、以年计划保合同工期的完成。按照施工计划对合同段内的施工任务进行合理规划,对施工所需的工料机进行按照计划配置进场。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分项工程的作业循环时间和实际完成工程量,对剩余工程量实施工期动态预测,合理调整工期。

(2)采取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制订了严格的对应施工任务的奖罚措施,项目部成立以总工为组长的考核小组每旬组织考核,对施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大会总结并落实奖惩,鼓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3)制订工期应急预案,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施工人员和人员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工期。

2、标准化质量控制,精品化施工

(1)认真贯彻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和“原材料准入制”,从源头和程序上把好质量关。

(2)采用PDCA管理模式,加强对生产各要素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严把“四关”,一是严把图纸关、首先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复核,让所有技术人员彻底了解设计意图,其次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实施,并层层组织技术交底;二是严把测量关,由公司精测队对整个工程的设计控制数据进行复核,项目经理部施工测量组根据复核成果进行测量控制,负责施工测量放线;三是严把材料质量及试验关,由试验室提供混凝土的配合比,对每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检验;四是严把过程工序质量关,监督和指导施工严格按照技术图纸、规范及技术措施进行。尤其是路基填方和“三背一部”压实关、梁板预制张拉关、路面铺筑碾压关等关键工序。

(3)高原特殊气候条件下重点工序加强质量控制。高原草甸区冻土路基的施工工艺控制。夏季高温天气混凝土覆盖养生,加大洒水的频率。冬季混凝土预制件采用温室内集中预制,覆盖电热加温毯;室外混凝土施工养护期内全部覆盖棉被,涵洞内生火提高墙身混凝土养护温度;路面碾压工艺特殊设计,混合料运输采用保温装置,严格控制拌合、出场、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遍数实时动态调整,保证碾压质量。

(4)“四新技术”的运用,使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进一步加强。

一是自产碎石全部采用颚破→圆锥破→反击破整形的“三级”整形破碎工艺,有效控制出料粒度,颗粒形状好,提高了路面结构施工质量。

二是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料仓全覆盖,有效控制了原材料和拌合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三是针对改建公路采用的路面上下基层“分幅施工、分层铺筑、一次成型”的施工工艺,既保证了改建工程的道路畅通,同时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节约了施工工期。四是箱梁预制底模采用不锈钢板,使用新型脱模剂,有效控制了梁板的外观质量。桥梁预制栏杆采用全套定制定型塑钢模板,成品外观漂亮,尺寸一致,光洁度好,安装方便。

3、尊重自然和谐,保护高原生态环境

由于本项目地处高原、且是旅游公路,对环保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尊重自然和谐,保护高原生态”的要求,施工前对施工区域内的草皮进行移植,完工后进行回植;边坡开挖尽量减小对植被的破坏,严禁大填大挖;施工过程中减少对河道的污染,完工后对沿线的河道进行清理疏通;沿河段土石方施工尽量减少对河道滑落,严禁倾倒废料;生活废水全部净化后排放。

4、“价值工程”的运用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施工工艺、流水作业、工料机配置等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寻找在满足设计要求、质量标准的情况下,较低施工成本的最佳施工方案。例如本项目过程中路面基层采用的“分幅施工,一次成型”工艺、合理的路基土石方挖填调配方案、就地取材的绿化施工等。

同时在工料机的配置上,充分考利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原则,避免窝工。项目内部管理上,出台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四、一些体会

理亚路项目做为本公司在高原高海拔地区的一次施工管理的成功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施工管理经验。对以后同类项目的施工有了一定的参考意义。主要有:

1、前期项目“开篇布局”在高原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高海拔环境下工期计划、施工工艺、资源配置的特殊安排;

3、标准化管理和四新技术的运用对于工程质量控制的巨大作用;

4、重视自然、保护环境在高海拔地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5、“价值工程”在施工成本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