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工作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高校社会工作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初探

李忠帅赵宁

李忠帅赵宁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社会工作的出现与发展本身就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功能性的需求,作为社会工作支撑的社会工作者更是社会模式维持的必不可少的要素。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迫切需求,打造一批专业化、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阐述高校社会工作人才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然后本文着重对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模式建构的创新并给出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1

一、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自重建以来对西方理论和方法的照搬照抄,专业教育的本土化不充分,使得社会工作在高校中的专业化不足,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1.高校社会工作人才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的、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且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创新社会工作专业技能。但是这种目标定位太模糊,对于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层次、类型等问题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其次,高校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目标定位并没有与市场相结合,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需求并没完全契合。高校培养人才强调的是一种知识的转化能力,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的品质、整合的能力和实践的能力。然而市场的需要的是大量可以处理基层社区事务,能够提供社区服务工作的专业的、实践的具有整合能力的社会工作人才。[1]

2.体系不健全。

首先,学科体系不健全。一是课程设计不健全。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计一般是讲授基本的社会工作知识以及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个案、小组和社区。二是学科建设不健全。目前社会工作缺少博士这样的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利于社会工作人才继续深造,创新社会工作技能。

其次,教学体系不健全。目前,学校的教育体系的设计还是主要依靠“教”,并没有真正将“产—学—研”相结合,也没有真正的实现“三元整合互动”即“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的互动整合。[2]

3.专业认同度不高。

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并不高。在社会上,大众对于社会工作还并不知解,更不知道社会工作专业的用途和前景。社会缺少工作岗位和健全的职业体系,没有明确的前途导致了学校教师积极性不高和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

二、高校社会工作人才体制机制的模式建构

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模式建构大体分为三部分:吸引—培养—产出。吸引主要是指对学校的老师的吸引和对学生的吸引两部分,即师资力量和招生工作。培养就是指在学校中社会工作老师对学生的专业化教育。产出主要是指学校能够培养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并且能够很好的在社会中实现价值。

首先,吸引模式建构需要学校、市场和政府的互动整合,创造条件与设施吸引教师和学生。布劳谈社会吸引时指出,社会吸引主要指与别人交往的倾向性,也就是期望得到某些报酬,就会受到这些报酬提供者的吸引。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吸引,要有一定的报酬,此报酬是教师和学生所期待的。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报酬吸引一般为社会工作专业的知名度。所以学校的这种报酬需要市场和政府的支持与构建。

其次,培养模式建构主要包括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建构。人才的培养机制不仅需要课堂知识的传授,还要将实验与实践整合进来,实行课堂—实验—实践联动机制。人才的考核机制要考核专业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水平,实现双考核机制。

最后,产出模式建构需要学校、机构和社会部门三方联动,整合人才培养与就业,通过社会化和制度化的设置将人才培养整合到就业之中,将就业整合到人才培养之中。

吸引、培养和产出三种模式还应该实现联动。吸引、培养和产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每个环节都是与其他环节相互联系,互为前提和结果的,缺一不可。

三、学校社会工作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

1.建设社会工作岗位。

建设社会工作岗位首先要增设社会工作岗位。在此基础上建设社会工作岗位。第一,建设社会工作岗位要建设明确的职业指标。每一个社会都有分层,按照马克斯•韦伯的权力、声望、财富的标准可以把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分为不同的社会层次。每个人都对自身的社会层次有一个认识,也同时希望自身能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第二,建设社会工作岗位要大力建设职业文化。一种职业文化的建设是职工对于自身认同的建设,是对包括自身职责、自身权利、自身兴趣以及自身消费等在内的职业认同。

2.从政府角度,应该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投入和宣传。

造就这么一批宏大的职业的、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需要加大社会投入,包括资金投入、政策倾斜、文化支持。在社会需要社工的新形势下,政府要进一步重视社会工作专业,除了加大宣传和增设更多岗位外,还要加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覆盖面,充分开展与NGO组织的合作。[3]当代的我国可以借鉴民国时期政府培养社工的模式和方法,当时作为政府部门的社会部不但开展短训班培养社工,同时委托高校培养社工,并给予支持。

3.从学校角度,应该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

首先,完善学科体系的建设。在学科体系上,专业分类要细化,培养一批可以应对不同场所的专业化人才。同时,增设博士点,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次,完善教学体系的建设。“吸引—培养—产出”联动模式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就将课堂教学、实验模拟和实地实践有机整合,实现学院、社会部门和机构的联动,整合人才培养、就业和社会服务。最后,提升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力量。主要从完善学校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和效仿民国时期的一些做法,如: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中,会出现大学教授去机构办公或者请一名机构人员来校担任课程,这样实现了教学和实务的对接。

参考文献:

[1]黄梅芳.基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思考[J].人才培育,2010(1).

[2]林顺利,张岭泉,李海洋.“三元互动整合”的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创新[J].社会工作,2011(10).

[3]周林波.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社会工作,2009,(12).

作者简介:

1.李忠帅,1988年,男,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2.赵宁,1990年,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