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立体化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构建立体化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

刘慧萍1葛金文1喻嵘1严杰1雷磊1易亚乔1庄乔2

刘慧萍1葛金文1喻嵘1严杰1雷磊1易亚乔1庄乔2黄珍琦2廖永剑2张国民(通讯作者)1

(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结合基础重点学科410208)

(2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2008级中西医结合专业410208)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039-03

【摘要】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本研究针对我校中医药学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工作,需通过多个方面进行改善,建立多维度、多层次、框架式、开放型的立体化互动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创新型中医药高级人才。

【关键词】立体化实验教学创新中医药人才

探索和完善符合国情、校情的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中医学人才,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1]。目前国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正在由“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从“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加强实验教学改革,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事实证明,实验教学不仅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2,3]。医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操作对于医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医学基础实验技能早已不仅仅是医学的专有技术,并且应用于中医学的教学、科研、临床和中医产业化共同的实践方法[4]。掌握医学基础实验技能,对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能力、理解和应用中医学、发展中医国粹,培养创新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1.构建完整系统多层次的中医药学实践教学体系

长期以来,中医院校的实验教学多以西医学科实验为主,中医特色的实验教学缺乏,而且大多数实验室依附于理论课教研室,实验内容也单纯以验证性实验和简单操作训练为主,同时各学科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致使实验内容重复,规模效益不高,形成了“小、散、少”的局面。为此我们通过实践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建设、多维度、多模块或多门课程组成的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教学组织与实施,采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来启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法[5]。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同学构建与其专业思想及知识背景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中药野外实习、实验教学、医学实践强化训练、科技活动、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创新性科研设计等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活动,融入创新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的创新教育理念,形成多维度、多层次、互动的立体化中医药学实验教学体系。将人员、实验室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实验室与实验技术力量进行资源共享,成立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构建机能学、显微形态学、免疫微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建立了神经电生理实验平台、显微互动实验平台、细胞培养技术实验平台、分子生物学实验平台,促进学生探索性自主设计实验,为最终形成多维度、框架式、开放型、立体互动相结合的中医特色实验教学课程提供可能。

2.整合资源,建设多维度、框架式实验教学硬件平台

以实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依据,建成与中医药学科特色相匹配、适应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的多维度、框架式三个层次实践教学硬件平台。

(1)通过学校基础投入方式建成的医学基础实验教学实验室如:机能实验室、显微形态实验室、免疫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构成的中医药学公共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对全校五年制本科生实验教学和创新性科研活动开放,作为多维度、框架式的第一层。

(2)由学校重点投入的中医类、针灸类、中药类3个大类重点学科组建共享的专业基础实验平台,该平台在体制管理和教学运转上实现了与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的有机衔接,每一大类学科共享的平台实验课程和平台课程实验实现了硬件资源共享。

(3)由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省部共建的方式,以本科生专业和研究生学科实验教学共享为原则,结合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建立本科生专业和研究生学科实验教学共享硬件平台,为本科生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毕业论文实践、创新性科研以及研究生专业技能训练服务。以上三个层次的多维度、框架式平台建设,通过分层使用,重点培养,将成为教学实验室与学科实验室集成建设的典范,与已建成的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基础实验平台和重点学科研究实验平台共同构成完整的多维度、框架式立体化实验室体系,为强化中医药教育的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提供理想的硬件环境。

3.注重创新,构建基于多维度、多层次、框架式、立体化互动的开放型实验教学共享平台

在新世纪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实现实验教学的开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开放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特别是对于传统的中医药学实践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利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病症探讨及治疗方案的确立,加强学生对传统医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利用专家与学生的交互性进行答疑解惑,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能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通常是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方法、步骤去做,得出预计的实验结果。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弊端是学生始终置于被动接受训练的地位,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思维的发挥。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变被动为主动[6]。例如可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创新性实验等,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自行安装调试实验仪器设备,自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作出结论,写出实验报告。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一般应先开基础实验,再开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开设基础性及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可开设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修,以拓展实验教学空间,在实验教学中还应根据不同的实验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可应用电视录像、软件各种多媒体实验教学系统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段进行教学。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与质量。实验课要由单一的课内教学向课外教学转变,在完成正常实验教学的同时应逐步实现实验室全方位地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多进实验室,多动手,勤训练,以提高其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和思维方法。同时将以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开放教学等作为支撑,建立了实验教学网站,在高速教学局域网内实现了网络的完全交互化和多媒体化。建立虚拟的网络实验室,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专业知识使用能力。实验教学大量引入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实际应用的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使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中医药实验课程内容中去,使中医药学的实验教学更贴近科技研究前沿。引入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对丰富实验内容,深入探究生命现象和规律,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和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7]。另外,实验中新技术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中医药实验的兴趣,并对后继专业实验课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4.创新性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与实验教学管理立体化建设

4.1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的创新

提高医学基础实验研究性实验教学的质量关键,靠实验教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建设一支一流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其中一线实验教师是队伍中的核心,不定期选派青年实验教师到各大院校学习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管理经验。

4.2实验教学管理的立体化建设

建立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实验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是创新实验教学管理的一种必须的先进运行机制。建立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平台,建好实验教学网站、仪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和资料室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网络实验课程课件。另外,通过实验教学网站还可及时查询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回馈情况、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实验设计中纯在的问题等有关的各类实验教学信息和通知以及仪器设备动态使用情况,同时收集反馈信息并通过对外交流来改进实验教学管理和服务。

4.3实验教学立体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是实验教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中“一考定全局”终结性评价模式,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验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立体式多样化的实验考试方式,推进实验考试制度改革,使实验考核评价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不同实验课采取不同的实验考核方式,实验动手操作、图片考试、切片分析、病案讨论、细胞培养、细菌培养、电泳分析等多维立体化考试方式与卷面考试相结合,综合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高级人才。

对于教师实验教学绩效评价,评价指标的构成既要有实验课堂组织、信息传递、师生互动、实验课气氛、激发兴趣等常规指标,又要有展示学科发展前沿和不同流派学术、引入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等反映发展趋势的实验教学特点及教师实验教学个性风格、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成分的指标。院教学督导组可定期到课,跟班听课,开学生座谈会[8]。可鼓励教师建立实验教学电子教学档案,在实验教学网络平台上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教师的实验教学理念、设计、经验和成果,必定能够有效地推动实验教学立体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5.展望

5.1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学生创新能力

本项目的设计包含了传统实验课改革、综合设计性实验改革,也包含了从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到实验设计思维的综合训练,并将实验室开到网上,实现虚拟实验,充分体现了跨越时间、空间、以及适合不同技术水平学生的多维实验平台。可以实现学生从实验技能→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提高,并进行实验互动,有利于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5.2体现互动,全员参与

突出教师和学生互动、实验教学与科研互动,有效激励教学双方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学生可通过在实验室对生命微观现象的观察、发生机制的演示,更好的理解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加强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欲望,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5.3充分利用网络拓宽实验室开放内涵。

基于网络的实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大型实验仪器的网络资源共享、自主设计实验网上讨论室、实验室开放网上预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的建立,打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大大地延伸和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和师生互动交流的途径。

5.4立体化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采用立体式多样化的实验考试方式,推进实验考试制度改革,使实验考核评价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静,周增桓,熊梦辉,等.构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J].医学信息,2008,21(1):35-38.

[2]刘传勇,高英茂,于修平,等.创建基础、综合、创新相结合的医学基础实验课程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5-17.

[3]郑东升,郑小伟,李慧,等.中医综合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09,28(1):47-49.

[4]王素坤.竞教结合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48-49.

[5]郭平,周恩萍,王晶中,等.医七年制综合性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医教育,2006,25(5):47-49.

[6]丁国强,李树良.医学教育考试方法改革与实验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3):54.

[7]张庆莉,马保华,张晓丽,等.运用现代化实验教学手段创建国家一流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6(1):81-83.

[8]周俊宜,陶莎,袁广卿,等.高校实验教学体系之三要素及立体化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医学,2010,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