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众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1

浅谈大众文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闫蕾

闫蕾(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德州251114)

大众文化,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复制并消费的文化商品。在大众文化中,通俗歌曲、音像制品、影视剧、畅销小说、各种形式的广告等构成了它的内容,与传统的文化相比,大众文化更易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可以说,大众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一、大众文化已经影响语文教学

首先,表现在对学生课余生活的影响上

几乎所有的学生业余时间都上过网,都痴迷于一些大众文化的课外书,都哼唱过流行歌曲。这种痴迷不是简单的课余爱好,不是纯粹的娱乐消遣,而是一种不见于课程表却更重要的课程。在大众文化的强大攻势下,虽有教师和家长在为学校这个传统教育作苦苦支撑,也只能保证学生在45分钟内精力集中,而课后依旧迷恋网络、通俗歌曲等。大众文化已经无可辩驳地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又一大因素。

其次,表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的影响上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它所产生的作用都有双重性,大众文化也不例外。从积极方面来说,它的出现无疑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尽享轻松与快乐,他们课下玩够了,在课堂上才不会分散精力,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在大众文化诸多内容中,也不乏教育精品,如电视公益广告,报刊上的一些小品文、流行歌曲等,这些文化形式经过制作者的精心策划,把一些优秀的人格精华融入其中,通过轻松幽默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和快乐中受到人格上的熏陶。从消极方面看,一些商家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惜一切手段,制作了一些品位低下庸俗不堪的文化形式,如色情小说、三级片等,这些文化垃圾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使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另外,一些好的文化形式,学生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但一旦过分的迷恋也会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

再次,还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上

一方面,大众文化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已引起了教师的注意,但学生对这些文化形式的兴趣却有增无减,这说明大众文化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既然有价值,就应去研究它利用它。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形式呢?这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转变问题,更是教育观念的更新问题。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已成为当今意识形态的主流,语文教师的思想应该是敏锐的、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学应该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及时把握当代文化的动态与主流,这样,才能体现和落实“语文就是生活”的大语文教学观。

二、正确面对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凭着自身的巨大魅力,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个社会,对学生、教师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正确面对大众文化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大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它作为新生事物,对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它产生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对它进行“扬弃”,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如对一些经典的广告语进行评价,对电视剧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进行理性反思,对一些精美的小品文、电视散文进行赏析,甚至可以把一些相声小品搬到我们的课堂中来。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学生们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在教材的运用上,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意知识性和思想性,趣味性稍差,语文是否有吸引力能否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是关键。过去学生对课外读物接触不多,教材选文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所以,可以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现实生活、符合学生审美情趣的文章及时地融入语文课堂,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比如,“诚信”方面的可以将《林海燕放弃500万》纳入课堂,“自尊”方面可以把《请把名片还给我》加入课堂,“自强不息”方面可以在课堂增加《五次敲开微软之门》一文。

还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随着学生在生理上的日渐成熟,知识面不断扩大,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逐渐增强,也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判断能力,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而自身又缺乏自制力,一旦迷上某种东西就难以自拔。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正确引导学生。

总之,大众文化对语文强有力的冲击,使传统语文没有了“围墙”。对于大众文化,我们不要害怕,更不要拒绝,只有大胆地把大众文化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大放异彩,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