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体会

欧阳焰

欧阳焰(普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云南普洱665000)

【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6-0030-02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发生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16例治疗后宫缩好转,出血停止,无一例因血液循环不良或再出血而再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及安全易行,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成功率高,无术后并发症等诸多优点,早应用可避免输血、感染以及失血性休克、DIC的发生,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关键词】剖宫产术产后出血背带式缝合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分娩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又居产后出血原因的首位,因此及时有效的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十分关键。而为抢救产后出血孕产妇生命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行全子宫切除术,造成患者丧失生育功能,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选择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处理产后出血方法,一直为广大妇产科医生所关注。近年来我们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效果,明显提高产科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住院分娩2833例,其中剖宫产术1476例,剖宫产率52%,发生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60例,患者年龄18~42岁,孕周37+3~42+5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28例;57例采用连硬外麻醉,3例为全麻,所有病例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剖宫产指征包括双胎妊娠、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巨大儿、剖宫产史、前置胎盘、产程停滞、臀位、胎儿窘迫、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社会因素等.新生儿出生体重3300~5100g,术中表现为胎盘娩出后即发生出血多,继而子宫不收缩,呈“软袋”状改变。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均用缩宫素宫体及静脉注射,按摩子宫,出血部位“8”字缝合,纱布垫压迫、宫体注射欣母沛500μg,观察10~15min,患者经过这些处理后大部分宫缩好转,有16例经以上综合处理仍无效,出血达500ml以上(其中有5例在血源紧张无备血情况下急诊手术),立即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1.2方法将子宫托出腹腔,用两手挤压宫体,观察出血情况,判断背带式缝合术成功的几率,加压后如出血减少,表明成功的可能性大,可行背带式缝合术。用1号可吸收缝合线从子宫切口距右侧端2~3cm右下缘的下方3cm进针,缝针穿过宫腔至切口相应上缘的3cm处出针,可吸收缝线拉至宫底距右宫角3~4cm处,在宫底浆膜层下穿过(浆膜层下行程2~4cm),出针后在右后壁与前壁相同水平的部位进针至宫腔,水平出针至左后壁,同法在子宫底左宫角浆膜层下及子宫左侧切口的上下缘进出针,这样子宫表面可见2根缝线,似有肩章的背带。助手向下、向内挤压宫体的同时缓慢渐进性拉紧缝线的两端后打结,使宫体缩小呈纵向压缩状。子宫切口连续贯穿缝合肌层并连续缝合浆膜层。将子宫送回腹腔,观察10~15分钟,确认子宫色泽转为红润,收缩变硬,阴道流血渐止,生命体征平稳,方可关腹。术后肛门放置卡孕栓1mg。

1.3出血量的计算产科出血量的计算以临床常用的目测法+容量法。

2结果

16例剖宫产术中因宫缩乏力出血的患者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后均有效,出血均逐渐减少停止,产后出血量为600~1800ml。出血量在1000ml以内占70%。6例接受输血治疗(占37.50%),输血量为400~1200ml。术后用B超监测宫腔无明显积血,术后无一例因血液循环不良或术后再出血而再次手术。术后常规给予静滴宫缩剂,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术后恶露排出无异常,术后切口均Ⅱ/甲级愈合,平均住院7天。产后42天复查体检未发现异常,子宫复旧好。随访3~12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其余44例宫缩乏力出血中有12例产后8小时内又再次宫缩乏力大出血,出血在2000ml以上,2例经处理无效行子宫切除术。

3讨论

3.1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止血机制及临床疗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即B-Lynch缝合术,是英国MilfonKeynes医院报道的一种新的外科手术控制产后出血的缝合方法,尤适用于剖宫产术中经一般处理无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可能避免子宫切除,保留生育能力,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处理产后出血的新方法。其原理为机械性纵向挤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壁的弓状血管有效地被挤压,血流明显减少;刺激子宫收缩而进一步压迫血窦,使血窦关闭而持续止血。

3.2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优点子宫背带式缝合时,缝线由子宫下段前壁绕过宫底直达子宫下段后壁,缝线游离于子宫表面;本法于子宫底近宫角3~4cm处在宫底浆膜层下穿过,避免了缝线从子宫上滑脱及子宫收缩后形成线圈,使其他器官套入引起梗阻的可能,应而更安全。此方法不用特殊器械,缝线为可吸收线,不会造成肠管嵌顿和缝线残留,因未穿透宫腔,不会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基层没有血源的单位,减少了救治过程中大量失血及子宫切除的几率。

3.3注意事项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应注意:①此术式适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在按摩子宫、药物治疗等无效,出血达400ml后尽早应用,术前用手挤压子宫观察出血能否被控制,这一步骤是决定施行本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前置胎盘因胎盘剥离面出血影响子宫收缩,难以有效止血,可先在前后壁胎盘剥离面作“8”字缝合止血,而后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于重型胎盘早剥子宫卒中造成的出血,顾虑会在挤压时造成凝血因子入血,诱发或加重DIC的发生,我们不选用此术式。②术中缝合进针不要太靠宫颈边缘,以防损伤子宫动脉,引起血肿。注意进出针避开膀胱。前后壁进针基本水平,后壁多以两侧骶韧带“八”字附着点两端为进出针点。缝合后前后两条线将子宫体和子宫下段切口分成3等份。③要点在于拉紧缝线使子宫能被扎紧,注意用力的方向必须垂直于子宫壁的平面,不要斜向拉拽,以免缝线损伤子宫,造成缝线处出血。缝合后打结要牢靠,以免缝线松脱。打结力度适中,缝线拉紧后提起以缝线与肌壁间能容一小指为宜。缝合结束后必须观察10~15min,观察子宫色泽、阴道流血量、尿量、生命征等,以确定出血是否被控制。④术中、术后一定要配合缩宫素及米索类药物的应用,以巩固疗效。

3.4与其他手术方法的比较①基层医院乃至大医院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行宫腔填纱条止血,效果肯定,但操作过程中费时较长,需准备宫腔填纱条,可能面临感染及再次出血,若操作不当易造成宫腔内继续出血,而阴道不流血的止血假象。②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髂内动脉缝扎术及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宫缩乏力性出血有效,但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手术时间长、损伤大。③宫腔气囊压迫止血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宫缩乏力性出血及前置胎盘剥离面出血的方法,手术操作简单,但费用较昂贵,一个进口气囊约2000元。④前上述处理无效或合并DIC短时间内不能纠正,为抢救产妇生命,子宫切除术是最快、最有效的措施,但会使患者失去一个脏器,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简单易行,术前无需过多准备,耗时短,费用低,只需多一根可吸收线,手术容易掌握,既起到明显止血作用,又能保留子宫和生育力,缝合后能立即估计止血效果是否满意,若失败仍可改用其他更彻底的手术方法,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特别是严重宫缩乏力性出血行之有效的外科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尤其适用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凤荣.改良B-Lynch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1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6):473-474.

[2]丁惠群.子宫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处理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2005,2(6):309-311.

[3]蒋美华,刘晓梅.改良B-Lynch缝线术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42例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