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给中日双边贸易带来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3

日本地震给中日双边贸易带来的影响

焦知岳王蒙

焦知岳王蒙河北经贸大学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此次灾害波及范围极广,东日本长达1000公里的海岸线、约400多平方公里的沿海地区均遭到海啸的袭击,死亡与失踪人数近2.8万人,福岛第一核电站被摧毁,日本6%左右的电力供给处于瘫痪状态。世行预计,此次地震对日本造成的损失金额将达到1220亿至23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00亿元到1.5万亿元)之间,相当于日本GDP2.5%至4%的水平。地震重灾区所在地日本东海岸集中了日本大量钢铁业、电子信息业、汽车工业、核电工业等重点产业和支柱行业,被称为“京滨工业地带”,地震给日本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对中日经贸关系也产生了各种影响。近年来中日双边贸易日趋紧密,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3030.6亿美元,增长30.6%,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496.9亿美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9.4%;自中国进口1533.7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2.1%,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地震给中日双边贸易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日本电子产业链遭受重创,波及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

大地震对半导体、芯片、液晶面板等日本优势产业造成冲击,包括东芝、索尼、富士通、日立、村田、德州仪器、安森美、精工爱普生等在内的多家电子厂商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上电力供应、运输受到的影响,全球产业链都因此而出现波动,此次地震也对我国电子产业发展带来影响。

(一)受地震影响中国市场上

电子信息产品普涨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北京中关村、南京珠江路、深圳华强北等地的电子市场上,不少电子产品售价开始飙升。以日系相机为例,多家数码摄影器材店的报价显示,佳能、尼康入门级单反涨幅约在300元—500元;佳能550D、尼康D90等中档单反涨幅则在600元—800元左右;高端单反如佳能5DMarkII、尼康D3的涨幅多在1500元—2000元之间。佳能5DMarkII数码单反相机,地震之前配标准镜头的套机价格是2.1万元,地震之后每天涨500元,最高时涨到了2.6万元,整整涨了5000元。闪存也开始呈现明显上涨趋势,震后第二天东芝闪存报价已经上涨50%。其它电子元器件也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表1是3月21日的电子元器件涨幅情况,可以看出,涨幅最大的几乎都是受灾企业的产品。

(二)震后日本加速产业转移,

中国电子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日本电子产业链几乎每隔几年就会遭遇地震考验,使日本国内企业遭受重创。此次日本强震会促使日系厂商改变其保守政策,将核心生产技术向全球其他国家进行转移,这无论是对其自身发展还是对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都存在益处。考虑到技术因素、靠近市场需求等原因,中国最有可能会成为日本产业转移的对象,事实也正是如此,震后日本向我国转移产能的势头已经初步显现。据日本媒体报道,松下已决定把更多锂电池生产从日本转移至中国。在2012年前,该公司将投资200—300亿日元,用于在中国建设一座新厂和升级设施。按该计划,到2015年时,松下在中国生产的电池量占比将提升到50%。目前,该公司80%—90%的锂电池仍在日本生产,其余在中国。日本最大通信机箱机柜制造商日东工业株式会社日前也宣布增资中国,将中国公司注册资本从120万美元追加到1550万美元。5月底夏普在华50%的手机营运项目已经落户江苏省无锡市。旭硝子日本株式会社已决定在中国投资1亿美元,新上一条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生产线,旭硝子特种玻璃(大连)有限公司是由旭硝子日本株式会社于1993年1月投资兴建的独资企业,该公司是目前我国国内唯一一家太阳能电池基板玻璃供应商。

应该看到此次日本电子产业转移给中国相关产业带来的极大发展机遇,因为此次日本产业转移涉及更多的研发、设计、高端制造等环节,都是中国电子产业升级所急需的。国内相关企业要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集中精力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技术先进的自主品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增强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增强对整个电子产业链体系布局的掌控能力,才有迎头赶上的机会。

二、日本地震致使中日汽车贸易受到震荡

日本9级地震对全球包括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影响已经开始显现,虽然目前这种蝴蝶效应还仅限于对日系进口车的影响,但由于日本对华有着大量的零部件出口,且都集中在核心汽车零部件方面。所以,在日本本土零部件企业恢复生产之前,与日本汽车工业联系紧密的中日双边贸易将受到很大影响。

(一)日本地震导致我国汽车

核心零部件供应受波动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从日本进口额达到109亿美元,总进口额为273亿美元,占比超过1/3。按额度依次为传动系统、车身及其附件、发动机零部件、发动机整机、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汽车电子电器和半挂车及其零部件,其中大部分为汽车核心部件。而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除了汽车整车厂外,日本最主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都集中在这里。地震发生后,本田汽车崎玉县3个工厂宣布停产,生产曲轴和变速箱的零部件工厂被迫关闭。日产公司除受灾的2家组装工厂外,福冈县苅田町的九州工厂、制造发动机的福岛县磐城市的磐城工厂宣布停产。丰田公司暂停震中附近2家车厂和2家零部件厂,位于宫城县的丰田东北工厂是丰田出全资建设的外包零配件工厂,生产一些丰田汽车配套用的核心零部件,如电子制动器、悬架、车轴等,也宣布暂时停产。

汽车产业是一个产业链衔接非常紧密的产业,一个零部件不够就可能导致全线停产,而一部成品汽车据称有三万个零件。虽然有数据显示日系汽车零部件在我国已经实现了80%-90%的国产化率,但是这仅仅是宏观上的统计。实际情况却是日本汽车企业太担心技术外流,核心零部件都留在日本国内生产,地震导致供货中断,已经影响到我国国内日系汽车的生产。来自东风本田的消息称,自3月以来本田汽车整车工厂生产间断间续,在经历了两周的延产检修后,东风本田于5月11日恢复生产,但受到零部件供应不足的影响,汽车产量较原计划大量减少,致使一些经销店处于半停工的状态,本田中国方面表示,预计到8月份,本田在华合资厂才能逐步恢复至正常生产水平。丰田中国近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声明,因地震造成零件供应受到影响,经与合作伙伴协商现决定对中国所有的整车工厂和零件工厂的生产计划做出调整。具体计划到6月3日(周五)为止,所有整车工厂的开工率调整为平时的50%,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调整到30%,各零件工厂的生产也随之调整,而且将原计划7月以后实施的夏季休假也做了调整提前执行。丰田中国还表示,关于中国国内工厂6月6日以后的生产活动,将实时确认零部件供应情况,合理调整、安排生产计划。

(二)日本地震将改变日系车在中国的市场消费格局

日本车企此次蒙受的打击是空前的,地震可能会改变中国汽车市场传统的日系车称雄中高级车市场的格局。受此次地震的影响,日本三大车企的产量都有所减少。从发布的信息来看,丰田汽车自4月18日起到4月27日,位于日本的全部工厂恢复生产,生产量仅维持在以前的一半左右;本田汽车自4月11日起全部整车工厂已复工,但产量只有以前的一半;日产汽车表示,位于日本境内的所有装配工厂3月24日恢复汽车生产,但生产也只能恢复到平时的五成左右。作为日本第一大整车出口国,2010年我国占日本整车出口量约42.8%,日系车企减产必然影响中国从日本进口整车,消费者对日系车的需求可能转向欧美韩品牌或者转向国内品牌,韩系、美系、德系甚至中国部分汽车企业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扩大。欧系、美系、韩系等竞争品牌将会分享原属日系车企的中国市场蛋糕。

从目前丰田汽车官方公布的数据看,受地震影响,其4月份在华销量下降23.5%至4.87万辆,5月份,丰田在华销量持续下降,为3.85万辆,同比下降35%,相比4月份同比下降23.5%的销量,跌幅扩大。本田(中国)也发布数据称,公司5月在华新车销量为27204辆,比2010年同期下降31.6%,高于上月22%的降幅,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大地震导致汽车零部件供应短缺而被迫减产。与此同时,欧、美、韩则正在试图抢占更多的在华市场份额。德国奔驰5月在华销量暴涨43%,至1.64万辆。一汽大众奥迪销量达到2.5万辆,同比增长45%。美国福特汽车5月在华销量也增至45162台,同比跃升14%。世界第五大汽车厂商韩国现代表现同样抢眼,5月在华销量同比上涨14%。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如今德系车步步为营,韩系车后生可畏,美系车迎头赶上,正逐步蚕食日系车的市场份额,这无疑会对目前遭遇困境的日系车带来更大压力。

三、地震利好我国高端钢材企业,刺激我国建筑钢材向日本出口

我国与日本的钢铁贸易往来主要以进口为主,2010年我国钢材进口1645万吨,其中向日本进口747万吨,约占进口总量的45%;出口钢材总量4256万吨,其中向日本出口81万吨,占比仅为2%。地震会影响到我国从日本的钢材进口,且主要集中在中高端钢材;而对我国钢材出口来讲,地震导致日本向世界出口钢材减少,这有利于我国钢材的出口,此外由于日本钢铁企业基本不生产建筑钢,灾后重建也将会刺激我国建筑用钢对日本出口。

(一)日本钢铁生产受冲击明显,自身钢材供应能力下降

本次地震使得日本几大主要钢铁生产企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震后发布的消息看,新日铁距离仙台市最近的釜石长材厂受损情况最严重,整个釜石港遭到海啸摧毁,该厂以棒线材为主,年产量60万吨左右;君津钢厂设备在地震中遭到破坏,恢复生产需要一段时间,君津是新日铁最大钢厂,2010年粗钢产量接近6000万吨。住友金属东京北部茨城县鹿岛钢厂的两个高炉正在进行无限期的筑堤防护,检查期间停止其它所有设备的运营。该厂以生产冷热轧薄板、中板为主,2010年粗钢产量约570万吨。JFE千叶和京滨钢厂2010年粗钢产量超过500万吨,高炉都已进行筑堤防护,型板公司仙台钢厂和东北制钢公司则被海水淹没,粗钢年产量分别约为80万吨和26万吨。这些企业在短期内均无法恢复生产。而日本钢铁联盟的数据,2009年到2010年受灾区域钢材的订货量基本占到日本钢材订货总量的30%左右,因此短期内日本部分钢材品种的供应必会受到影响。

(二)日本高端钢材供应减少,利好中国高端钢材企业

日本是全球重要的高端钢材生产基地。据世界钢铁协会(IISI)统计,2010年日本钢材总产量为1.1亿吨,占全球产量的7.78%,其中有70%以上属于高端类品种。2010年日本出口了4340万吨钢铁,约占其产量45%,为全球第一大钢铁出口国,其中冷热轧宽幅带钢、镀锌钢板这几个品种钢材的出口量超过1400万吨。按照2010年的出口数据,停产修缮半年将导致日本高端板材类钢材出口减少至少700万吨,从而导致高端板材全球市场短期内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需求缺口周边国家难以单独弥补,这对中国生产高端板材的公司而言是一大机遇。国内宝钢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冷轧板材生产企业,2009年冷轧产品销售量883.9万吨,占据公司总销量的42.8%。其中宝钢的汽车板国产市场占有率50%以上,家电板和彩涂板国内占有率在37.3%-54%。2009年宝钢出口钢材172.7万吨,占比约为7.7%,地震可能提高宝钢的市场占有率。此外日本是我国硅钢的主要进口国家,尤其是取向硅钢和高磁感无取向硅钢。日本钢厂遭受破坏,我国具有硅钢生产能力的企业如武钢集团和宝钢集团,将有望填补这一市场空缺。武钢是国内最大的取向硅钢生产企业,产能44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

(三)建筑用钢出口将受益于日本灾后重建需求

日本城市化建设末期的发展阶段和以汽车制造、船舶重工为支柱型产业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建筑钢材在日本钢材总产量的比例较低,目前日本已基本淘汰了低端的建筑用钢生产。考虑到此次日本地震的受灾面积之广,灾后重建工程庞大,灾后重建的建筑钢材将存在巨大的供给缺口,这无疑为我国建筑钢材出口创造良好的契机。一方面,国内企业可以占领部分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可以替代进口占领国内市场。国内相关企业要抓住此次机遇,积极扩大市场占有率。

四、日本地震导致中国对日农副产品出口贸易量激增

此次受灾地区主要是日本的农业地区和渔业地区。灾后大面积农田被海水浸泡、地下水上涌,导致土地盐碱化,今年可能难以耕种,从中长期看也会受到影响。另外,灾区渔场、海岸水产品加工设施被毁,特别是核辐射的影响更加致命,福岛核电站向大海排泄核污水,导致食物链遭受严重污染,对近海甚至远洋渔业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一)日本农产品受重创,我国农副产品对日出口猛增

这次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的重灾区是日本的农业生产基地,其中水稻、猪肉、蛋鸡、蔬菜等农产品产量占日本国内产量20%以上。海啸冲毁了大量的农田,造成了农产品供应的短缺,而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引发了日本民众对本土农产品的担心。日本开始转向海外市场采购农产品。中国是距离日本最近的农业大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从而给我国一些有出口资质的食品企业带来新的出口机会。

这种商机目前已在福建、山东等地显现出来,部分企业的输日订单近期出现飙升,不少企业甚至是供不应求。福建圣农实业有限公司在日本地震后的一个月,对日本的鸡肉熟食出口量已较2010年全年翻10倍左右,由于熟练工短缺,6月份仍有400吨的日本订单无法满足,只能延后安排。位于山东省胶州市的青岛恒孚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冷冻蔬菜加工,产品100%出口,其中,出口日本的比例占60%左右。该公司与日本的订单都是一年一签,但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不久,有一半客户要求提前完成订单,还有许多之前没有谈成的客户最近也与公司签了合同,新增订单大概能有去年的30%。山东另一家向日本出口洋葱、牛蒡等蔬菜的公司,地震后订单较平日增长10%以上,即使相关产品涨价5%左右,日本客户也欣然接受,但要求尽快发货。

(二)日本海产养殖蒙上阴影,中国企业获得良机

日本发生核泄漏后,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从日本进口的水产品被核辐射污染,市场对日本海产品已经产生了排斥心理。日本国内海产需求量下降了大约25%,其中近海鱼类的需求量降幅更是达到50%,韩国水产品销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我国国内许多消费者纷纷表示近期不会购买任何来自日本的海产品。与日本海产品受冷落相反,我国海产品企业出口订单急剧上升,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此次日本核泄漏所带来的日本海产品安全问题,增加了日本对我国海产品进口的需求;同时也使欧美等一些国家的需求转移到我国。相对来说,我国的海产品安全系数较高,山东、浙江、福建等多个沿海省份已组织有关专家,对日本核泄漏海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估,认为我国近海养殖和捕捞的海产品从饲料及洄游路线等方面来看,受日本东海岸核泄漏影响微乎其微,不会影响到水产品质量安全。因此此次日本核危机对我国部分替代性强的海产品来说,无疑是个开拓市场的好机会。我国海产品养殖业要抓住市场机遇,同时严把质量关,长远提升我国海产品的竞争力。

五、结语

中国是正在崛起的“金砖国家”,日本是发展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此次地震揭示了中日经济依存度之深。灾难具有两面性,给一些行业带来重创的同时,也创造了机遇,中日两国应继续在经贸领域加强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够互利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