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慢性咳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经方治疗慢性咳嗽

陈红

陈红(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430014)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6-0375-02

【摘要】慢性咳嗽中医称之为内伤咳嗽,是呼吸内科最为常见、发病率高的一种良性疾病。西医已将慢性咳嗽纳入中国2009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目前西医《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尚无标准化的慢性咳嗽(内伤咳嗽)中医辩证和治疗规范。本文按照中国2009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模式阐述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内伤咳嗽的分型辩证、病因病机以及经验治疗,用中国古代的经典方剂作为分型治疗标准,弥补西医2009年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没有标准化的中医辩证施治的不足。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咳嗽辩证施治

西医又称现代医学,以“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为主体,通过病史和辅助检查来诊断疾病,再对疾病针对性的用药。中医和西医具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有较大的区别。

中医学是以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脏象学说为理论体系核心,以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临床上治疗咳嗽有许多经典的方剂。

1咳嗽的定义

慢性咳嗽是以咳嗽时间大于8周、胸部X线无明显异常为定义。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鼻后滴流综合症(PNDS)、胃食道反流综合症(GERC)、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等。由于大量慢性咳嗽患者伴随症状少、诊断线索少,患者医疗费用较高,经济负担较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医疗保障问题。

中医的内伤咳嗽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咳嗽,通常无外感症状,起病较慢,病程较长,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肃降,气逆于上所致。临床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痰湿蕴肺型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白质稠,常伴脘闷腹胀,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滑;痰热壅肺型表现为咳嗽气粗,痰黄质稠,或伴面赤身热,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肝火犯肺型表现为咳嗽阵作,痰少质粘,胁胀口苦,小便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肺阴亏耗型表现为干咳无痰,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内伤咳嗽临床可见伴随气喘,但不属于必备症状。

2咳嗽的分类

西医根据有痰和无痰将慢性咳嗽按性质分为干咳和湿咳。

中医首先要辨别咳嗽有痰和无痰。

咳嗽有痰须辨寒热,痰黄属火属热,痰白属湿属寒;咳嗽无痰要辨虚实,肝火犯肺型咳嗽无痰属实,肺阴亏耗型干咳无痰属虚。

从舌象上来看,属痰热者,舌质红苔黄腻;属痰湿者,舌质红苔白腻;咳嗽无痰属肝火犯肺者,舌质红苔黄不腻;咳嗽无痰属肺阴亏耗者,舌质红少苔或无苔。

临床根据所辨的症型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差异。属火属热宜清;属寒属湿宜化;肝火犯肺者宜泻肝火;肺阴亏耗者宜补肺虚。

分型按照有痰和无痰、痰色和痰量、伴随症状和舌脉作为辩证依据,常见痰湿蕴肺、痰热壅肺、肝火犯肺和肺阴亏耗四类证型。

3病史收集

西医诊断疾病是通过视、触、叩、听的基本方法来收集病情资料,再结合理化检查进行诊断、治疗。

中医四诊合参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再经过分析、归纳、判断病因病机,拟定治疗原则进行处方用药。

临床上对于咳嗽的望诊是通过望痰的颜色、痰量、粘稠度和舌象辨寒热虚实。闻诊是通过闻痰的气味,听咳嗽的声音判断病情的轻重。问诊是通过问发病的时间,有无诱因,病程长短和伴随症状来审因论治。切诊是通过诊察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来辨别咳嗽所属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中医通过脏腑功能活动反应在外的病理现象来认识人体阴阳的偏盛或偏衰。脏腑功能失调,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舌象和脉象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临床通过了解咳嗽的时间、节律、咳痰的颜色、质地、声音、伴随症状以及舌象、脉象来探求病因、病性,按照中医理论来确定证型,拟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再根据体质、季节、禀赋的不同进行处方用药。

4中医的分型辨治

中医依据咳嗽有痰、咳嗽无痰、痰色、伴随症状和舌象、脉象的特点进行分型辩证。

(一)痰湿蕴肺证

症见:咳嗽声重,痰白质稠,常伴脘闷腹胀。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滑。处方:二陈汤加味(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

二陈汤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咳为君药;陈皮化痰和胃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为佐药;炙甘草和中益脾,调和药性为使药,合用具有燥湿化痰止咳的功效。

(二)痰热壅肺证

症见:咳嗽气粗,痰黄质稠。或伴面赤身热,胸胁胀满,咳时引痛。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处方:清气化痰汤(胆星、黄芩、瓜蒌仁、枳实、橘皮、茯苓、杏仁、半夏)。

清气化痰汤来源于《医方考》,方中胆星清热化痰为君药;黄芩、瓜蒌仁清肺火,化热痰为臣药;枳实、橘皮行气消痞,茯苓健脾渗湿,杏仁降气止咳,半夏燥湿化痰共为佐药,合用具有清肺化痰,降气止咳的功效。

(三)肝火犯肺证

症见:咳嗽阵作,痰少质粘,胁胀口苦,小便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处方:黄芩泻白散(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黄芩泻白散来源于《伤寒太白》,方中黄芩、地骨皮清肺泻肝为君药;桑白皮泻肺利水为臣药;粳米、甘草健脾护胃为佐药,合用具有清肝泻肺止咳的功效。

(四)肺阴亏耗证

症见:干咳无痰,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处方: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桑叶、玉竹、天花粉、生扁豆、生甘草)。

沙参麦冬汤来源于《温病条辨》,方中沙参、麦冬、花粉、玉竹滋养肺胃为君药;扁豆、甘草益气养胃为臣药;桑叶清肺润燥为佐药,合用具有润肺和胃止咳的功效。

中医治疗疾病是按理、法、方、药的顺序进行的,首先根据中医理论,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归纳、总结,确定治疗原则,拟出治疗方法,再以古代的经典方剂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君、臣、佐、使配伍开出中草药处方治疗疾病。

5中医的病因病机

慢性咳嗽中医称为内伤咳嗽,究其病因,一是肺系疾病迁延损伤肺气,气阴不足,导致肺失肃降,上逆而咳;二是他脏病变累及于肺。如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木火刑金而致咳嗽,或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气道被阻,上逆为咳,或肾不纳气而致咳喘。

《内经》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肺脏受邪或脏腑功能失常均能导致咳嗽的发生。咳嗽的病位在肺,与肝、脾、肾有关,是内、外病邪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的病理反应。肺为五脏之华盖,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肺的功能失常,肺气不宣易患感冒;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而见咳嗽。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干结,腑气不通则肺气不降也可出现咳嗽,故临床上有通腑止咳的治疗方法。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通降,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吸收和转输过程。中焦运化失常,往往湿聚成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白痰属痰湿阻滞之象,黄痰属湿郁化热之象。咳嗽属于痰湿重的患者常常伴随食欲不振或脘腹胀满之象,治疗上应该配伍健脾和胃或行气和中之品。

肺气贯百脉而通它脏。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而化热,木火刑金可致咳嗽。心主血、藏神。心之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不能将消化之后的饮食精微上输于心肺,影响肺部结合自然界的清气,可表现为脉细无力。肾主纳气。肾气不足,肺脏所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不能下达于肾,肾失受纳就不能维持正常通畅、均匀的呼吸运动,临床上往往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的症状。

6经验治疗

“生物—心理—社会”属西医医学模式,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注重生物遗传因素、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生活方式、行为因素、卫生服务因素。

中医的医学模式是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注重体质因素、病邪因素、情志因素、行为因素、时间因素和地域因素。《黄帝内经》的《素问·征四失论》和《素问·疏五过论》有医师诊断疾病必须了解病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情况、心理活动、居住条件、和饮食生活等方面的记载,再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方可得出正确的诊断,给予合适的治疗。

咳嗽患者老年人居多,经常在夜间或冬季发病。中医认为白天属阳,夜晚属阴,如果白天过度劳累或经常熬夜,体质下降就容易在夜晚发病。冬季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属于最寒冷的季节,人们往往需要穿棉衣保暖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如果感受风寒往往容易患病。

根据病情需要临床上痰湿蕴肺型可加全瓜蒌、厚朴宣痹行气;桔梗、枳壳通调肺气;痰热壅肺型可加鱼腥草、山栀、天竺黄清热化痰;葶苈子、知母清泻肺热;肝火犯肺型可加山栀、鱼腥草泻火止咳;郁金、瓜蒌皮利气通络;肺阴亏耗型根据病情可加南沙参、川贝益气润肺;芦根、杏仁生津止咳。

中医学脏腑的概念不仅包括解剖形态的部分功能,而且还概括了其他相关器官的某些功能。五脏六腑虽有各自的功能特点,但相互之间又有相生、相克、相乘和相侮的关系,即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中医的脏腑名称与西医某些器官的名称相同,但生理功能并不完全相同。中医学认为脏腑功能协调,阴阳平衡则不致病,如果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出现偏盛或偏衰则疾病发生。